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论坛专题 > 我国兴起现代化研究新浪潮 > 现代化理论研究
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信息化与工业化)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现代化研究中心提供 发布时间:2003-08-19 【字号: 小  中  大   

作者:李泊溪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世界上各国工业化其实并无统一的模式,成功国家的工业化都会根据国际形势和特点进行,特别是后起的工业化国家,都要借鉴先行工业化国家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充分享受后发性利益,这点在美国的工业化和日本工业化差异上表现的很明显。美国工业化的当时其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6-7%,但却消耗60-70%的能源和资源。因此,在后来他们付出了沉重的结构调整代价,而日本相对而言,确定的是低消耗能源和资源的工业化道路。但由于受当时世界科技水平、发展水平的限制,这样的道路走的并不彻底。

我国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有基于深刻的战略思考和广泛的背景支持的。中国关于国情和世界发展趋势选择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其本来是指经济、科技、环境、人口、社会的协调发展,进而发展为“以人为本”的发展,这样的发展战略对工业化提出了要求。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际上是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提升,是把人民生活与国家发展密切结合,国家战略经济发展惠及人民。重视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这对工业化提出新的要求。在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国际背景下,中国提出了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这是从信息化角度提出了新型工业化模式道路问题。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使各国的发展和工业化战略面临着新的选择,对比较优势和国际分工要重新审改,同时要考虑经济多极化因素。我国应综合考虑上述背景,全面论证新型工业化模式(道路)问题。

一、基于工业化的内涵(信息化与工业化)

(一)信息化

信息化涉及国民经济众多领域,而且是动态不断发展的概念。

1、信息化是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最广泛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以提高生产力和人民生活;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包括五个方面的内涵:

一是用于收集、加工、处理输送、发布各类经济信息所需的各类硬环境,包括计算机、传真机、电话、摄像机、计算机网络、光纤及卫星网等。

二是一套完整的信息标准和科学的信息立法。

三是一套有效的经济信息化的应用系统。

四是多方面反映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的各类经济数据库。

五是符合要求的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队伍。

2、信息化是指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通过普遍地采用信息技术和电子信息装备,更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使由于利用了信息资源而创造的信息经济增加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步上升直至占主导地位的过程。其内涵包括:信息基础结构、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信息应用和信息服务。

3、信息化是指在工业化的过程中,要逐步提高信息经济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同时通过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把我国的信息产业发展起来,把信息技术的应用普及,把信息技术的自主开发能力提高上去。其内涵包括:信息基础设施、信息产业、信息技术、信息人才和信息环境。信息产业则是支柱;信息技术是根基;信息人才是动力;信息环境则为有序运行的保障。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依托,构成“中国信息化基础结构”(CNII)。

4、信息化就是要加快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部门内部以及企业间的信息沟通和交流,促进企业技术改造,使企业的发展更适应新技术的发展和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从而加快经济的运行节奏,促进经济发展。国民经济信息化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有利于建立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运行体制,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降低资源消耗、加快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益。国民经济信息化不仅表现为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它还使国民经济各部门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信息产业的发展而获得巨大利益。

5、信息化是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充分发展四个基本要素,并通过四要素提高全社会的经济效率,全面刺激、促进和带动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这四个要素是:信息市场要素、网络要素、公用软件和硬件要素及数据库资源开发要素。

6、信息化是指随着近代工业的产生与发展,国民经济结构日趋复杂,并处于不断变化中,用信息化创造智能型、强大性的社会生产力,改造更新和装备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通过快速、高效、低能耗的信息传递,把社会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提高管理与决策中运用信息的层次,加快知识、技术、人才和资金流动,缩短时间和空间,建立国民经济的稳定有序状态。这可以大大提高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推动经济和社会进步。

分析一下这些观点,不难看出信息化不仅局限于经济范畴,而且还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是因为信息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定阶段。在这个阶段社会产生力将实现由农业、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变,反映了经济发展形态由工业化到信息化的过渡,即由注重物质、劳动的密集投入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向注重知识、信息的密集投入的集约生产方式的过渡。

(二)工业化

1、工业化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狭义的工业化定义认为,工业化是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如A.K.Bagchi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认为工业化是一个过程,其基本特征是:“首先,一般来说,国民收入中制造业活动或第二产业所占比例提高了;其次,在制造业或第二产业就业的劳动人口比例一般也有增加的趋势。在这两种比例增加的同时,除了暂时的中断以外,整个人口的人均收入也增加了”。著名发展经济学家W.A.Lewis、H.Chenery、S.Kuznets等人也都持相同或类似的观点。

广义的工业化定义,如著名发展经济学家张培刚先生在其哈佛博士论文《农业与工业化》中将工业化定义为,“一系列基本生产函数连续发生变化的过程”,后来又将工业化定义修改完善为“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本的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或变革)的过程”。张先生一再强调其工业化定义可以反映产业革命以来经济社会的主要变化,既包括工业本身的机械化和现代化,也包括农业的机械化和现代化,这与一般只强调工业自身现代化的工业化定义明显不同。

张先生还将工业化的特征概括为,一是生产技术的突出变化,具体表现为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二是各个层次经济结构的变化,包括农业产值和就业比重的相对下降或工业产值和就业比重的上升;三是生产组织的变化;四是经济制度和文化的相应变化。

2、工业化的依据

无论是经济理论还是实践经验都表明,工业化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是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支持工业化的理论依据之一是:“配第--克拉克定理”。配第和克拉克认为,商业(第三产业)收益高于工业(第二产业),工业高于农业(第一产业),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首先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然后更多地移向第三产业。

支持工业化的理论依据之二是,恩格尔消费规律。这个规律表明,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食物和必需品消费支出比例下降,舒适品和奢侈品的消费支出比例则相对上升,而舒适品和奢侈品主要是由工业和服务业生产的,因此,工业部门需要更快的发展。

支持工业化的理论依据之三是,刘易斯等人的二元结构理论。这个理论表明,在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低于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将一部分劳动生产率很低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工业部门中去,整个社会的生产率就会提高。

支持工业化的理论依据之四是,普雷维什、辛格的“贸易条件恶化论”。该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中初级产品价格与工业品价格相比呈长期下降的趋势,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发展中国家应大力发展自己的工业,以代替进口的工业品。

支持工业化的理论依据之五是,赫尔希曼的“联系效应理论”。该理论认为,工业部门特别是资本品工业部门的联系效应比农业部门要大,为了使有限的资本产生最优效果,发展中国家应将资本投入到联系效应较大的工业部门去,实施“不平衡发展战略”。

3、工业化的阶段和类型

工业化不仅是工业部门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而且是工业部门内部结构不断变化的过程。撒克、霍夫曼等个从理论和经验上证明,工业化过程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消费品工业(如食品工业、纺织、烟草、家具等,相当于轻工业)居主导的阶段;第二阶段是资本品工业(如冶金、化工、机械、汽车等,相当于重工业)加速发展并逐步赶上消费品工业的阶段;第三阶段是资本品工业居主导的阶段。

张培刚先生依据发动者是政府还是个人将工业化分为三类,一类是个人或私人发动;一类是政府发动;一类是政府和私人共同发动。现实中究竟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属于其中哪一类有时是难以说清的,但如果允许有一定的误差,则可以将英国、法国、美国的工业化归为私人发动的,前苏联归为政府发动的,日本和德国归为政府和私人共同发动的。一般来说,私人发动的工业化往往属于“渐进型”,政府发动的工业化则属于“激进型或革命型”。渐进型工业化往往始于消费品工业如纺织工业和食品工业,激进型工业化则往往始于资本品工业如重工业。

二、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特色

1、要善于利用当代的信息,实现跨越式的国家发展战略,完成工业化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思想和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任务尚未完成,又面对实现信息化的艰巨任务”,都是务实的对我国国情及发展目标准确的估计。

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的分类,二战后涌现出大量“发展经济学”的研究,也有种种不同的学术观点,但目前普遍采用的仍是联合国对发展中国家和世界银行早在1978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所作的分类。1978年,世界银行根据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及其它指标,列出了19个已工业化了的国家,这些国家1976年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自1340美元(南非)至8880美元(瑞士)不等,平均为6200美元,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能作为惟一指标。由于那时缺乏我国的统计资料以及外汇折算等问题,把我国也曾列为中等收入国家,直至在1981年在世界发展报告中,又改把我国列为低收入国家,那时我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260美元(1979年美元)。在1981年报告中,又剔除了南非而列出了18个工业化市场经济国家。目前国际上发展经济学文献,都以世界银行的分类作为依据。在2001年,世界银行以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中上等收入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平均为4460美元,高收入国家达25506.4美元。根据同一标准,世行计算我国2001年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到了4260美元。从这些数据来理解我国的现状,也可以使我们能较深入地理解我党的第二、第三代领导人对完成新世纪发展的目标与战略的务实性。

通过20余年的改革开放,2001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对外贸易及引进外资均居世界第六位,但由于我国人口数量的巨大及结构调整的刚性,我国2001年在GDP中一、二、三次产业的产业结构比例仍为15.2:51.3:33.5,而就业结构的比例,则为50:22.3:27.7,我国的城市化率在2001年仅为37%。而1980年的工业化国家其一、二、三次产业就业人数之比分别为6:38:56, 居住在超过50万以上规模的城市人口,平均达到55%。2001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了51.1%,大部分制造业产品的产量已居世界前列,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仍处于继续工业化,属于发展中国家行列。因此,我国必需大力加强第一产业,调整提高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并“在完成工业化的过程中注意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工业化的水准,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注重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注1)。

2、要利用信息化提高工业化效率

我国制造业的产品,数量位居世界第一,但在我国制造业的产品中,高技术产品的比重还不高。由于对市场信息把握不够及体制等因素,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等现象,影响了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联合国工发组织,通过其多年积累的资料建立了工业竞争力指标,它由四项指标组成,分别是人均制造业增加值;人均制造业出口额;制造业增加值中高、中技术所占份额;制造业出口产品中高、中技术产品所占份额。根据工发组织所计算的工业竞争力指标,我国由1985年的第61位上升至1998年的第37位。虽然已有了很大进步,但与1998年名列第一位的新加坡及名次在15位以上的发达国家及名列第18位的南朝鲜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要提高制造业的经济效益,还牵涉到管理问题。根据瑞士洛桑IMD年度竞争力报告,我国的服务与管理,由1999年居世界的第32位下降至2000年的第39位。同一报告把我国对通信的投资作为竞争优势,居世界47个国家中的第2位,但该报告又把每千居民占有电话干线数作为我国的劣势,在47个国家中居第44位。

从以上国际资料的分析可见,我国所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是正确而迫切的。也要看到,在联合国工发组织竞争力指标的四个组成部分中,强调的是高、中技术的产业,即不仅强调高技术产业,也要注意大部分中等技术的传统产业。目前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主要因素仍是固定资产投资,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在1995-2000年间,为37.1%(2000)-40.8%(1995),几乎高于亚洲任何新兴工业经济。今年1-7月,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达到了24.1%,其中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重仍很小,而传统产业则仍然依靠粗放式增长方式,这是导致经济结构调整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面临经济继续改革的艰巨任务,用信息技术去改造传统产业,具有独特的作用。

3、要用信息化推动新能源和新材料发展的工业化模式

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是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并成为促进当代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但同时我们要重视信息、能源、材料之间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本文的第一部分所作的历史回顾,目的是为了说明材料、能源、信息三者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工业革命前,人类社会的进步主要由于原材料的改进及加工、钢铁产量曾成为衡量国力的主要标准。工业革命也可以说成是能源革命,它依靠蒸汽机、内燃机及电动机等动力,替代了人们体力所难以完成的劳动。公元105年左右蔡伦的造纸和公元1050-1059年活字印刷的书籍则大大地促进了信息与文化的传播。18世纪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也是由于信息向邻国的传播,使西欧一度主宰了全球的经济。当代信息通信技术的革命则通过半导体,光纤等原材料的创新、卫星通讯应用和太阳能新能源技术来完成的。因此,我们在发展现代信息通信技术时,需要同时注意电子元器件的开发和生产,例如发光二极管的高亮度的红、橙AlGa、Inp的材料和新型电源的氢蓄电池、动力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实现包括信息能源原材料系统的综合发展,才能把我国信息产业发展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同时,也体现信息产业的关联带动性。

4、要用信息化提高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联合国于2002年8月,在南非的约翰内斯堡举行了首脑会议,对10年来世界各国实行21世纪议程的进程作一回顾并对未来世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取得共识。联合国秘书长的报告中指出,“21世纪议程引入了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概念,它把经济、社会与环境目标综合为战略行动蓝图的手段”。解决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个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现代信息通信系统手段有关键性的重要作用。

自1992年世界首脑会议后,联合国环境保护委员会向100多个发展中国家及经济转轨国家提供了在环境领域建立服务体系,包括法律、政策与技术咨询等服务,这些都属于信息服务业的范畴。此外,新的信息技术,同时改变了信息流的基本规律,它可以实现当地的信息管理,扩大群众参与制定决策范围,也可以更好地提高我国对环境的友好水平。从信息系统的软硬件角度来看,现在对全球环境系统的观察和数据收集,例如对影响臭氧层物质与森林状况的监视,以及目前世界实施的综合全球观察战略(IGOS),把空间观察站与地面观察站联系在一起,其支持技术都属于信息产业范畴,如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系统、人工智能与神经网络等,这些都属于现代信息系统范畴,它们从技术上促进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5、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中国缩短与发达工业化国家差距的主要途径

世界经济史证明,一个国家只要具有正确的发展战略,在开放的经济世界中,可以通过获取信息而赶超其它先驱者。

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在1820年,其人均GDP位居世界首位,达到了1756美元,从1913年起,其人均GDP就连续被美国和澳大利亚所超过。1992年,美国人均GDP居于世界首位,瑞士其次,日本则位居第三。世界银行的报告指出,“美国和日本都是通过模仿与革新国外技术而崛起成为世界工业领先强国(1900年初期,美国在主要科学发明方面还落后于英、法、德等国,但在实际的创新与发明方面却并不落后)。模仿与革新国外技术,来源于信息的传播、应用与创新,这是后来者所特有的优势。因此,世界银行在其《中国与知识经济:把握21世纪》中提出了为迎接全球知识革命的挑战,中国必需更加开放,形成驾驭塑造全球经济模式的力量,利用快速进步的技术力量,特别是信息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

促进信息与通讯技术在整个经济中的应用,提高新技术及相关知识的传播与应用是重要措施之一,因此,要进一步缩短我国与发达工业化国家的差距,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应是主要途径。

注1:引自江泽民同志《在第十六届世界计算机大会开幕式上讲话》(2000年8月21日)见参考资料2。

(题图由《科学时报》记者段煦摄)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