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论坛专题 > 经济现代化-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 理论探讨
吴述尧:世界现代化研究趋势
  文章来源: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2005-03-17 【字号: 小  中  大   

一、对几个概念的认识

1、现代化是知识应用的升级

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经历了两个阶段:知识被应用于工具、工艺和产品,创造了工业革命;知识在新的意义上开始应用于劳动,创造了生产力革命,显示出“知识就是力量”。

从工业社会到知识社会,知识开始被应用于知识自身,即利用知识来找出如何把现有知识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生产力,这就是管理革命。知识正在加快成为生产的一个要素,与劳动和资本并列,知识就是能力。

2、关于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

贝尔。丹尼尔:“如果工业社会的定义是根据作为生活标准标志的商品数量来确定的话,后工业社会的定义则根据服务和舒适所计量的生活质量的标准来确定”。

第一次现代化已是过去,其评价指标体系用于参照比较;第二次现代化是将来,其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应重在发展导向。

3、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称知识社会为时过早。时代特征是脑力因素超过了体力因素,创新因素超过了规模生产,信息成为最重要的资源。

4、农业和农民问题——“隐蔽的失业者”成为工业发展的潜力

乔根森:“农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1)只有农业发展了,才能提供追加劳动力;2)工业发展不取决于资本规模大小,而取决于有无农业剩余”。

美国南北战争爆发时期,农业有了巨大发展,耕种面积巨增,农业专门化迅速发展,实施农业科学化和耕种方法机械化。美国政府支持科学研究是从给大学提供土地进行农业研究开始的。农业持续高速发展,促使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工业中去。1929年,美国农业劳动力占劳动力投入量的比重为22。7%,到1969年只占5。1%,后来降到3%。以1963-1964年为例,由于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业,使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减少了0。12%,而非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增加了0。43%,显然,总共使国民收入增加了0。31%。

1850年,英国进行工业革命,西欧和北美的许多国家立即效仿,从而先后实现了工业化。没能仿效的国家成了非工业国家。

哈维:“制约发展的三个因素:农业产量低、非农业就业机会缺欠、人口增长。农业剩余体现在产量远远供大于求,”隐蔽的失业者“涌现,促使城市化过程。劳动力转移过程就是城市化过程,城市化与发展水平、生产和贸易类型有密切关系。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阿根廷和智利等自然资源充足的拉美国家是富国,大部分为农业国。从那时开始工业化进程以来,城市化速度一直很快,城市规模急剧扩张,城市人口1930年占总人口的32%,1990年占71%,目前已超过75%,接近欧洲的水平。而欧洲城市人口由占总人口数40%提高到60%经历了50年,拉丁美洲实现相同水平的跨越仅用了25年,造成“过度城市化“。相对失控的城市化进程虽然对工业化前期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但随之而来负面影响:居民分布与经济布局失衡,”都市病“日以严重,就业压力持续增加,贫困现象有增无减,债务危机和金融危机冲击,经济增长缓慢。

在当代发展中国家,拉丁美洲国家最先开始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在工业化进程之初,人们对许多事物的规律认识不足,农业劳动力向工业和服务业部门转移,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这是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只看到移民过程缓解农村社会冲突的途径,没有探索适合国情的城市化模式,形成移民向大城市集中的单一模式。此外,农业现代化模式也有偏差,拉丁美洲原本就土地高度集中,农业现代化走的是发展机械化、集约化的现代农场,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被挤入城市。政策上的失误造成工业部局过份集中在大城市,价格方面保护农民利益不够,信贷偏少,城市居民远优于农村等。城市化的发展始终存在一个是否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问题,超前或滞后都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二、工业化过程——知识用于劳动

工业革命是第一次“生产方式”的变化,它改变了社会结构,创造了新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生产力革命突出了资本主义不可避免的矛盾——阶级斗争。

泰勒(1856-1915)首先运用知识研究劳动——对劳动进行分析和设计。泰勒本人从制铁工人到工头、到发明家,他对劳动的研究基于他对资本家和工人间增长的相互仇恨感到震惊。他的主要动机是创造一个所有者和工人,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在生产率上有着共同利益的社会,能建立一种将知识应用于劳动的和谐关系。泰勒最大的影响可能是培训,他的原理是所有的体力劳动——有技巧的或没有技巧的,都能运用知识来分析和组织。这一观念还刺激希特勒于1941年对美宣战。美国首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系统地运用泰勒的方法,在几个月内培训了“第一等”工人。这一点,比其它任何因素都更好地解释了为什么美国能形成强大的军备生产,最终打败了德国和日本。

二战以后的经济力量,首先是日本,之后韩国、台湾地区、香港和新加坡,它们所有的成功都归功于泰勒的培训。二战后数十年,泰勒式培训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真正发动机,正是知识应用于劳动,引发了生产力的爆炸,从而创造了发达的经济。正如泰勒所预测的,无产阶级获得了这个增长的大部分好处,发达国家制造业的蓝领工人成为资本主义和工业革命的真正受益人,工资增加、劳动时间减少。今天,美国、日本和德国的工人,一星期只工作40个小时,工资可达到5万美元,税后4。5万美元,大约是美国最便宜的小汽车价格的8倍。工业革命创造了一个世界的文明,工业化从一开始就意味着物质的改善。生产力革命把无产阶级转变成接近上层收入的中产阶级。

日本战后的国家主要资源是採纳和完善美国在二战期间发展起来的管理(特别是培训),用了20年时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力量和技术领先者。韩国一直是落后国家,借鉴美国的学院和大学系统教育其有才能的年轻人,通过引进和应用管理,在25年内成为高度发达的国家。

三、第二次现代化——知识用于知识

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在全球范围内成为主宰的时间持续了100年,从1880年到二战结束,生产力革命用了70年在世界范围成为主要力量。从1945年到1990年,管理革命在不到50年的时间成为世界范围的统治力量。知识应用于知识,也称知识管理。管理是所有组织的一个生长功能,不管这些组织的特殊使命是什么,管理是知识社会的一个生长器官。

澳大利亚依靠牧业和原材料生产(两者都与土地有关),几乎没有工业部门,通过对外贸易,增加国民收入,增加制成品的国内市场,进口替代实现了工业化。在沙特阿拉伯的沙漠中,放牧骆驼的贝都因人营地,虽然距离最近的公路和输电线仍有数公里之遙,但营地上却架起了卫星天线,由发电机带动,可观看我们能看到的同样电视,这就是现代世界。21世纪,没有任何国家能仅仅依靠拥有原材料而致富。波斯湾商业银行家穆罕默德。曼内说:“没有知识和理解,我们便一无所有。我们进口一切,构成房屋的砖头,我们进口;建造房屋的人,我们也进口。你到市场买东西,它是由中国人、德国人、美国人——它不是由阿拉伯人制造的。一个不能制造砖头,或者摩托车,或者书的国家富有吗?我认为不是富有的“。

进入21世纪,人类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仅管网络技术、电子商务模式等能够大幅度降低交易费用,提高劳动生产率,但其本身不具有独立创造财富的功能。网络信息技术必须应用到财富创造领域,才能发挥其价值创造的功能。作为主要财富创造行业之一的制造业愈发达,知识经济的功能就愈大。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组成部分,其竞争力强弱是一个国家能否取得国际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

制造业作为美国国民经济的核心构架和国家城市化的基本驱动力,为美国各行业的技术进步提供了基本的发展条件。从发展趋势上看,仅管制造业在美国经济发展中呈现出逐步缩减的态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其核心地位的丝毫削弱。正是由于制造业的高度发展,才有力地推动了生产性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如果没有制造业的超前发展,就没有新兴第三产业的飞快跃进。从二战到上世纪60年代末,美国制造业处于强盛时期,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竞争力衰退,一度被日本和欧洲制造业所追赶,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摄像机和录像机(由美国人发明)、传真机(由美国人发明)以及激光唱盘机(由荷兰人发明)的情况,当这些产品步入商品交换、产业化和盈利阶段时,它们全成了日本产品,仅管日本人并未发明任何一种产品。如果一个国家只是单纯的产品发明者,而不同时是其低成本生产者的话,它所能获得的经济利益微乎其微。这一时期,市场需求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日本、德国以及新兴工业化国家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随着教育水平和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的需求偏好也发生着变化,开始追求质优价廉、新款式等产品特性,要求企业具备快速开发新产品的能力;多品种、小批量和低成本的生产能力。美国制造业经历了令人痛苦的解雇和工厂关闭时期,实施企业重建竞争优势的战略,包括国家科学基金会支持的先进制造技术计划。到1993年,美国重新夺回制成品的第一出口大国地位,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美国制造业再领世界风骚。仅管在世纪之交的2000年,纳斯达克指数曾经一泻千里,但这次经济下滑的主要根源是由于网络科技股“神话”的破灭。而在同期,道琼斯工业指数的下滑幅度较小,这表明制造业的运行质量是稳定的。

知识已经变成了关键的资源,而不是一般意义的一个资源,这一改变使我们的社会正在成为“后资本主义社会”或“后现代化”(西方经济学家语),它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结构,它创造了新的社会动力,它创造了新的经济动力,它创造了新的政治学。

1,经济全球一体化

(1)“头脑国家“和”驱体国家“

经济全球化主要指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过程。经济全球化并不意味着各国经济利益的全球化。全球化趋势一方面是商业机会增多;另一方面则意味着竞争力的加剧。全球化过程可能拉大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经济不平衡的差距。其中,最不发达国家甚至地区在信息化和全球化中可能被“边缘化”。联合国2000年底发表的报告指出,从1990年到2000年,世界各国中前15名和后15名的人均收入比率已从60:1扩大到74:1。联合国曾作出决议,发达国家要将其国内生产总产值的0。7%用于援助不发达国家,但到目前为止,除了少数几个北欧国家外,其它富国提供的官方发展援助只占国内生产平均总产值的0。24%。

不断扩大的收入差别,财富将会不断集中在那些积极参与到知识部门的人手中。1979年到1992年,下降到贫困线之下的美国人的百分比提高了5%。而新兴的知识劳动者手中,他们大约占人口总数的20%,其收入却超过其余 五分之四的劳动力的总合。

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人正与网络相连,越来越多的公司放弃生产而把全部精力集中在设计和销售产品上,他们使用较少的蓝领劳动力提供较高技能的工程和销售工作,这就是先进国家的后工业化秩序,有人称“超资本主义”。超资本秩序下,上述类型的公司取得了极高的价格——收益比。但是,仍然必须有人去生产产品。那么,那些生产产品的人就注定只是为第二次现代化添砖加瓦。

全球经济系统将面临一次新的国际分工,在这次分工中,知识经济国家将进一步摆脱物质生产的拖累,而成为向全球提供知识、技术、智能和思想的“头脑”国家。而另一部分无法进入这一时代的国家,将成为利用知识、技术和智能思想进行物质生产的“驱体”国家。世界将被分割为“头脑”和“驱体”国家,或综合两种功能的国家,诸如澳大利亚和加拿大这样靠自然资源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也以媒体、金融和电子通讯等服务业令世界羡慕,他们强调指挥部(或头脑)的功能。诸如中国、俄罗斯和印度被认为是21世纪的“驱体”国家模式,都将成为世界生产的主要场所。

日本企业加速移师中国,以前,基本上是将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产品拿到中国,只将中国视为组装基地。而今天,它们的新使命是成为以代表业界最高水准、最低成本为目标的规模生产基地,着眼于全球化,开始在中国设立名-符其实的研发中心,开始用最新的技术生产最新的产品,占领全球市场,为全球客户服务。福特公司总裁谢尼克来华参加中国发展论坛时也声称,将把世界第一流的产品、技术和管理引入中国。

“一个连地铁和高速公路都没有的国家竞建立起了发达的信息高速公路”,2000年,印度软件产业出口额达57亿美元,占印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部分的四分之一,国际市场占有率为20%,仅次于美国,排世界第二。政府支持、英语流通、人才储备、重视管理以及开放的态度等比较优势(软件合格人才25万,人均年薪1万美元)吸引着跨国大公司的进驻,但印度本地没有软件市场,要保持生产过程的标准化,与国际接轨,产品大部分属中间产品,不是最终产品。没有突出的软件人才,靠分工协作。超过100家的美国公司,把它们软件的“代码切片“外送到印度,在那里由熟练的项目员完成工作,并在一夜间用电子手段送回美国,这些项目的劳动成本只相当美国本土所需的一小部分。事实上,超过400多万的外国人受雇于美国的劳动力,这些美国的劳动力居住在国界之外,消减了传统的劳动力市场,不用付税,只通过电子通讯网联系。开发市场和创新的能力本身已取代了生产的效率,成为国际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器。本世纪初,美国所有工作中,80%以上的工作实际上属于”脑力“工作,而印度显然走向”驱体“国家的模式发展。

俄罗斯也不能为自己描绘工业的未来,因为种种原因他们仍然集中在土地产品的生产上,他们的商业法规现在还允许形成用“驱体”型制造商为其国外的“头脑”提供优质产品的那种微妙复杂的安排。

(2)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核心是国际竞争力。在这一时期,发达国家都进入了第二次现代化的起步期和发展期。发展中国家,即不具备工业化、信息化前提的国家,显然不是能否绕过过度阶段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而是在发达国家因知识经济到来而极大地扩张了自己的国际竞争优势的条件下如何通过战略性努力,避免国际竞争地位的进一步恶化,并改变自己的被动地位。

发展中国家贫困反映在低生产率下的失业、低收入和低生活标准上,而农业产量低、非农业就业机会缺乏和人口是制约他们发展的三大要素。低价格要素的存在确实形成比较优势,进而为低成本增长提供了可能。关键是在比较优势与结构变革间建立有机的联系,在不过份放大区域差距的前提下,对知识经济作出梯度响应,充分利用知识经济提供的成果改造传统产业,大幅度缩短工业化进程,在最逼近知识经济的前沿领域、地区、部门深化社会、经济的知识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在当今的市场竞争中,怎样营造一个吸引资金的市场氛围比过去任何年代都重要。

2,大力开发人力本

据世界银行统计,世界财富的60%由人力资本构成,未来的产业需要创造,它们不是现成的。

(1)教育和培训。贝尔认为:“后工业社会的主要问题是要有足够数量的受过训练的专业和技术人才”,“专业和技术人员是职业类别中增长最快的,将成为后工业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职业集团”。在后工业社会,专业技术是取得权力的基础,教育是取得权力的途径。在工业化过程中,政府的教育投资创造了一个中产阶级。目前,非熟练劳动力将从任何世界上最便宜的地方购买,发达国家的熟练工人正在走向社会的边缘。

教育和培训的周期很长,许多相关技能在正规教育机构是学不到的,特别是那些生产性技能,只能在生产环境中学得。在教育普通青年该如何为全球经济时代的到来作准备方面,德国人採取了一条与美国截然不同的路线,他们把每个年轻人的技能都看作是一笔社会财富,个人技能的发展不仅仅是为了自我实现,也是为了社会的共同利益。在德国人的观念中,每个年轻人的成长都是一件对社会极为重要的事情,因此,不应放任他们自由发展而不闻不问。他们相信,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历程——生活中极为艰难的过度阶段之一,必然具有其社会后果。在德国,许多社会团体参与协作,共同设计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国家战略——“双元教育”体制,即大学教育和见习培训计划,其核心是产业界的深度参与及其与教育界的紧密结合,所有德国人都有一个信念:对人的投资是最基本的投资。《经济学家》周刊援引OECD的统计显示,1996年德国的知识经济比重达到58。6%,超过美国的55。3%居各国之首,日本是53%为第三名。

美国人把整个过程肢解开来,学校只培养学生,产业界只雇用培训工人,大家相信市场的力量会自动地理顺一切关系。美国的公共教育系统把其教育资源集中应用在有可能考上大学的学生身上,说明它无意中违背了民主原则,变成了精英教育论的信奉者,这种倾向正在为美国制造一道危险的界线——一道横贯在少数的大学教育接受者和占70-75%的未接受过四年制大学教育的人之间的界线。因此,美国和英国清楚地显示,面对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提供以知识为基础的技能所必需的全民教育和培训基础設施正变得即不充分也不合适。目前,在美国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结合起来的新方案如雨后春笋。新的柔性型企业在工人中强调主动性、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勇于改变的能力。而且,企业愿意为获得这些技能支付学习费用。

日本被称为一座教育的发电站,他们发展出一套强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以安置高中毕业生,确保从高中到工作岗位的顺利过度。日本高中在教学方法上更注重知识的灌输而不是创造性的学习,目的是培养和强化一支与全球经济相适应的劳动大军。

(2)社会阶层结构关系

目前,所有的各种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最基本的是社会阶层结构关系。马克思曾经指出,一切社会关系中,最为根本的关系就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所结成的各种利益关系。社会中资源分配与占有的关系,决定着人们社会互动方式、互动过程及占有关系的形成,因而,也是社会结构中占主导性的社会关系。

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强烈地改变着整个社会的职业结构和人们的职业位置,影响着人们因职业属性变化而发生的阶层属性变动。拉开收入差距,使之产生激励效应以及促进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和流动效应,是激发劳动热情,强化竞争意识,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投资规模和结构,加快经济发展的需要。哈根说过,经济增长越快的发展中国家,收入分配越不均衡,而且越来越差异悬殊。巴西就是世界上财富分配最不均衡的几个国家之一。因此,就业和收入分配政策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库茨涅兹提出的倒U型假设,只有在人均收入超过1000美元或非农业劳动力达到60-70%以后,收入分配差距才开始缩小。现代社会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中间阶层在社会上占很大比例,85%以上的美国人认为`自己是中产阶级或中产阶层。可见,这个群体在社会上是一个主导群体。中间阶层相对来说即不是上层,也不是下层,他们和一般民众的生活方式`、社会态度比较贴近,社会接触相对来说比较频繁,跟上面有接触,跟下面也有接触,增加了社会阶层之间的理解,增加了社会之间的流动,它代表了一个社会主体。一个社会如果多数是下层,那将成为社会稳定最严重的隐患。

3,知识管理

知识社会是以知识为主要资源、知识工作者为主导的社会。提供知识,去有效地发现现有知识怎样能最好地应用于产生效果,就是管理。知识管理将成为未来竞争的关键。知识管理的任务是要管理和开发好人力资源,释放人脑的智能,运用集体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促使民族进步和国家的兴旺。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是在计算机和信息通信网络高度发展的条件下,尽可能在共享全球知识中进行创新。各国的国家创新系统建设就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发展的战略需要,是防止市场失效和系统失灵的关键措施。国家创新系统是一种创新的系统战略,把知识与经济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把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融为一体,使创新系统成为系统创新和持续创新,使知识经济的发展充满活力和强大动力。

当代企业知识管理研究,正在成为管理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重点,人们正认真开展企业知识共享活动,寻觅知识管理的有效途径,精心组建企业知识库,为知识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当今企业都广泛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尤其是快捷的网络技术和准确的数字技术,实施最佳的知识管理。先进技术与社会需求的关系、先进技术与企业发展的关系以及先进技术与企业员工的关系等知识经济时代的新问题是知识管理理论研究的热点。

4,民主化

现代化的内涵是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经济基础是关键、是主导,而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对经济基础和生产力产生一定的影响。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的关系,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发达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已经碰到过的难题,也成为21世纪现代化面临的基本挑战。

英国首相布莱尔1997年在讲到英国的现代化时说到:“现代化是一种目标。在过去很长时期里,现代化和社会正义被认为只能选择其一,不能两者兼顾。我相信现代化是实现一个更加公正社会的一种途径。现代化过程为我们提供了更好的机会,去创建我们所希望的更公正、更和睦的社会。我们的现代化不是随心所欲,而是大量地激励我们最传统的价值观念、我们这一代人的态度,也是世代相传的价值观念”。为此,布莱尔提出英国必须站在面对现代化挑战的最前列。这就要做到:创建一个完全适应新的全球市场的经济,这种经济兼容创业精神、灵活性和利用全民创造潜力;改革现代福利国家,保持高水平、基于共同责任和社会公正价值的社会包容性。当然,政府的角色要改变,政府没有必要去提供和资助全部的社会供给,但是,政府要更加有效和公正地组织和管理社会供给;实现国家法制的现代化,促进各类法律更接近民众;在世界上创立我们自己的鲜明特性和角色。

* 本文为“世界现代化研究趋势”(2001年立题)子课题的结题报告

参考文献:

(1),《知识、创新和经济》,维托德。瓦斯尼基著,仲继银 胡春译,江西教育出版社。

(2),《现代化进程中后发展理论》,刘秀萍著,民族出版社。

(3),《西方经济学名著精览》,梁小民 姚开建主编,中国物资出版社。

(4),《知识经济》,达尔。尼夫主编,樊春良等译,珠海出版社。

(5),《第五代管理》,查尔斯。M。萨维奇著,谢强华等译,珠海出版社。

(6),《现代性——吉登斯访谈录》,安东尼。吉登斯 克里斯托弗。皮尔森著,尹宏毅译,新华出版社。

(7),《现代化:过程、特征与回应》,胡承槐著,浙江人民出版社。

(作者吴述尧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政策局原局长、北京同响现代化学术研究中心理事、 研究员)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