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论坛专题 > 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文选 > 特邀报告
门洪华:从对外开放到全面开放——关于我国对外开放三十年的若干总结
  文章来源: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 发布时间:2008-09-28 【字号: 小  中  大   

    内容提要:本文从战略地位、战略效应、历史经验、战略走向、战略布局等方面对中国1978年至今的开放战略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总结。作者强调,对外开放是中国处理与世界关系的核心战略路径,它实质性地促成了中国与世界的良性互动,成为中国正在开创的和平发展道路的本质特征;中国对外开放的未来战略目标是从开放型大国到开放型强国,应当更加明确把全面开放作为21世纪的基本国策;中国对外开放的战略布局应围绕国家战略、地区战略和全球战略的平衡协调展开,具体内容包括:优化国家战略,完善国内开放布局;深化全球战略,拓展国家战略利益;强化地区战略、主导地区一体化进程。

    关 键 词:中国 对外开放 政策建议

    1978年以来,中国秉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和地区一体化,从闭关自守的贫弱国家成长为名副其实的开放型大国。对外开放促成了中国与世界的良性互动,成为中国正在开创的和平发展道路的本质特征。

    当前,中国全面对外开放的格局已经形成,开放型经济框架基本确立,但从外向型经济向开放型经济的转变尚未完成,其中许多教训需要汲取;中国从封闭型社会向开放型社会的转变正在进行,随着融入世界的深入,中国遭受外部冲击的可能性在增大。这些问题有赖于通过深化改革开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决,而全面开放被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

    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核心就是全面开放、全面参与、全面合作、全面提升,实现从开放型大国发展为开放型强国的宏大目标。

    一、我国对外开放的战略地位

    对外开放是中国处理与世界关系的核心战略路径,处于中国和平发展的基础战略地位。

    几千年的中国历史证明,开放总是和繁荣昌盛相随,封闭总是与落后衰败同在。历史上的中国是最开放的大国之一,“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留下了千古美名。可以说,对外开放是中国长期作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来源,也是中国展示其辉煌成就的主要路径。

    15世纪初叶、19世纪初叶、20世纪中叶,世界大国经由开放走向强盛,与之相对照,中国转向闭关锁国,错失重要的战略机遇期。15世纪初叶的中国拥有强大的经济、贸易乃至航海优势,但统治者固步自封,限制乃至放弃海上活动,错失了第一波全球化的浪潮。1820年之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启动工业化进程,1870-1914年世界经济进入第一个黄金时期,中国则困于内忧外患,与这一波工业化浪潮错步。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经济进入第二个黄金时期,中国则遭受美国等西方列强的封锁和包围,向苏联社会主义阵营的开放也以苏联蓄意侵犯中国主权、中苏交恶而告终止,中国再次与经济全球化浪潮擦肩而过,总体发展程度也远远落后于其他大国。

    1978年至今,中国抓住新一波经济全球化浪潮,从突破观念障碍和体制约束起步,从一个近于封闭的国家转变为全球市场的积极参与者,迅速建立起了世界上最为成功的开放型经济体,加深与世界经济关系之迅捷在诸大国中史无前例。正如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指出的,“中国将对外开放置于发展战略的核心地位,获益良多。” 在短短30年间,中国充分利用了“天时”,主动打开国门,改变自己,影响世界,进而塑造世界;中国充分利用了“地利”,抓住地区一体化浪潮,成为东亚合作最强大的推动力,对外来访也随之成为中国正在开创的和平发展道路的本质特征。

    未来20年将是决定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展望未来,中国将继续秉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进一步巩固对外开放的基础战略地位,开拓全面开放的时代,实现成长为世界性开放强国的战略目标。

    二、我国对外开放的战略效应

    对外开放解决了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国家在现代化启动初期面临的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等难题,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提供了有效的经济制度供给,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对外开放成为一种普遍接受的价值观念,加快了中国的社会结构转型,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培育和塑造了当代中国人的现代品格;实行对外开放并没有伤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是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观念视野。在短短30年里,中国从一个几乎完全封闭的国家转变为开放型大国,迅速成长为世界大市场、大工厂,中国不仅是生产基地,还在逐步向兼具销售基地、开发基地之功能的巨大市场转变;中国明确支持自由贸易、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成为全球开放主义的积极推进者。

    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渐紧密,迎来了为世界做出较大贡献的时代。中国经济规模庞大、增长迅速、高度开放,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一大源泉。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贸易迅速增长,给世界各国带来明显的正外部性。近年来,中国为世界各国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更多的投资收益和更丰富的价廉物美商品,中国同外国的经贸合作、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以及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投资逐步扩大,给有关国家和地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在融入东亚一体化的进程中,中国进行了基于共同利益的战略调整,并与地区内国家达成了以共同利益为导向的建设性合作。可以说,这是典型的互利共赢范式。

    对外开放既有正外部性效应,也必有负外部性影响,因而是否开放、如何开放一直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争论焦点。加入WTO之后,国际竞争直接发生在中国国内市场上,形成国内市场国际化的趋势,面临着改变粗放型外贸增长方式、应对贸易保护主义压力、加强海外投资、实现互利共赢等大量新课题;在国家一体化上,中国东部沿海和内陆地区相对脱节,国家一体化水平不高、提升不显著,被视为中国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最大障碍;在经济全球化上,由于中国融入国际社会未久,尚不熟知如何将国家实力转化为国际影响力;在东亚一体化上,中国在推进地区一体化及各种双边合作中的主动性尚不够,尤其在东亚自由贸易区的推进上尚乏总体战略框架和路径设计。

    三、我国对外开放的经验总结

    中国对外开放的辉煌成就,取决于对如下战略基点的秉持:

    第一,党的领导是对外开放的政治保证。坚持、加强和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顺利进行的政治保证,是保持政治稳定的前提。

    第二,经济全球化是中国的最大机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是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之一。对中国而言,经济发展不仅意味着经济总量的增长,更重要的是体现为产业演进、技术进步、制度创新、结构变革,从而积极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和完善。经济全球化显然是催化剂,身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更需要全球经济体系,更需要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当然,经济全球化本身是一柄双刃剑,一个国家参与成功与否端视其战略布局得当与否。

    第三,国家一体化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基础,必须夯实。中国呈现梯次开放格局,对外开放偏重于东南沿海地区,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滞后,对外开放目标优于对内开放目标,国内尤其是西部、中部和东北地区的潜力尚未得到有效发挥。当然,中国梯度推进的经济发展战略导致国内出现实质意义上的雁行效应,也为进一步对内对外开放准备了基础条件。

    第四,地区一体化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新增长点。自对外开放以来,东亚一直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中之重,是中国吸引外资的主要来源。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为中国向地区开放提供了机遇,中国宣布做国际社会中负责任大国,从此积极融入地区合作,并将地区一体化视为对外开放的地缘战略依托,与东亚的全面合作正在迅速展开。

    第五,全球一体化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持久动力,而加入WTO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新起点。WTO既给我们的对外工作带来了压力,更带来了全新的动力。对外开放以来,经由领导人的高屋建瓴,压力向来转化为积极的发展动力。外来压力变为更强大的、更积极的动力,这也许是加入WTO之后中国获得的最大红利。中国通过引入国际通行规则扩大对外贸易关系,建立起以国际规则为基础的透明、公正、可预期的经济贸易体系,并积极推动产业改革与重构,为构筑开放型经济体系夯实制度基础。

    四、我国对外开放的战略走向

    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目标是从开放型大国到开放型强国。在经济全球化和日益竞争的条件下,我们应当更加明确把全面开放作为21世纪的基本国策。

    所谓全面开放,就是强调开放领域、开放范围的全面性,全面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以建立开放型市场、开放型经济和开放型社会为目标,尤其是,在经济建设上,促进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较为自由地跨越边境流动,按照市场规律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实现生产与消费国际化、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经济体制的市场化与国际化。全面开放并不意味着彻底开放、完全放开,它并不排除适度的符合国际惯例的保护措施,而加强对开放的制度化、法制化监管亦是开放战略的题中之义。全面开放战略的基本内容是:

    第一,全面开放,建立开放型经济、开放型市场和开放型社会,全面激发中国的创新力,全面提高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全面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

    第二,全面参与,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坚持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和国际组织,并发挥积极的作用。既运用政治、外交手段维护和拓展中国国家经济贸易利益,又运用经济、贸易、投资手段维护和保障中国国家政治安全利益;

    第三,全面合作,既与发展中国家合作,也与发达国家合作;既与大国合作,也与小国合作;既推动“南南合作”,也推动“南北合作”;既推动经济、贸易、技术合作,也推动安全合作;

    第四,全面提升,通过开放全面提升国内企业和产业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和抵御外部冲击和风险的能力,中国政府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第五,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促进世界和平,努力实现中国的和平发展、开放发展、合作发展、和谐发展。

    五、我国对外开放的战略布局

    我国对外开放的战略布局,应围绕国家战略、地区战略和全球战略的平衡协调展开,具体地说:

    第一,优化国家战略,完善国内开放布局。中国必须进一步强调依靠国内条件支撑和平发展进程,努力实现国内、国际协调发展,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实现国内一体化。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是中国国内开放布局的核心目标。东部沿海地区应调整从出口导向转向进口导向,进一步巩固开放型经济,同时加强向中西部的投资;而中西部要强调出口导向,优先向东部沿海开放,积极向世界开放。同时,加强国内产业的有序转移,将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有步骤地向中西部转移。进一步鼓励东部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的投资和提供更多援助,实现沿海与内地的互利共赢。

    第二,深化全球战略,拓展国家战略利益。中国全球战略以全面参与、力所能及地提供公共物品为基本路径,具体地说:其一,全面参与全球性国际制度,在其中发挥积极的建设性作用;在新国际制度创立或有可能创立新国际制度的领域积极参与,也要明确反对创立仅由发达国家参与的国际制度;参与俱乐部性质的国际制度要有所慎重,尤其是对仅由发达国家参与的国际制度,应以特殊伙伴、观察员等方式参与,并在其中发挥发展中世界代言人的作用;大幅度提高对国际组织的资助力度,推进国际合作,推动利益融合;其二,强化“走出去”战略,全面参与国际农业、能源、矿产等资源配置的产业分工、分配和市场竞争,提高利用海外资源的能力和水平;以多种方式加快建立一批重要短缺资源多元、稳定、可靠的海外供应基地;其三,确保并继续加深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其四,加强对外援助的制度化建设,借鉴日本等政府开发援助(ODA)的经验,建立对外援助基金及相关机构,通过对外援助延伸中国的战略利益。

    第三,强化地区战略,主导地区一体化进程。世界大国都是先从自己所在地区事务中占主导地位而发展起来的。东亚是中国的战略依托地带,中国可采取的措施包括:其一,着手制定参与地区合作和推动地区一体化的中长期战略规划;其次,稳定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双边关系,率先推进双边贸易、投资、交通运输的便利化;其三,通过共同利益的寻求和扩大,进一步稳定中日关系;其四,利用传统关系,加强内陆地区与周边国家(如西北与中亚、俄罗斯,西南与南亚、东南亚,东北与日本等)的经贸一体化;其五,加强与周边国家的自由贸易区谈判,着重与澳大利益、新西兰、印度和俄罗斯的自由贸易区谈判,并将之提升到反战略包围圈的高度;最后,在推进地区一体化上保持开放性思维,做出必要的让步和贡献,力争通过共同利益汇聚及其制度化建构一个稳定的东亚秩序,并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