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论坛专题 > 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文选 > 大会报告
刘赛力:和平发展的中国在竞争与合作中同世界共赢
  文章来源:外交学院国际经济系 发布时间:2008-09-28 【字号: 小  中  大   

    摘 要: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经历长期的动荡战乱,更加懂得和平的珍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中,坚定不移地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与世界各国友好相处。中国在全方位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同时,努力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积极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各项指标,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和参与多边安全合作,建设性地参与国际热点问题的解决等。中国在全球贸易、国际发展和减灾、金融稳定、能源安全等重大经济问题上与各方进行坦诚对话和交流,并通过自身努力,为这些问题的解决作出了贡献。中国已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中国主张,除了竞争之外,各国(各地区)还应相互取长补短,不断寻求新的合作机会和扩展合作平台,寻求共同利益,即双赢,多赢,共赢,与世界共同发展,特别是使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普遍受益。面向未来,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关键词:中国经济 和平发展 互利共赢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也是全人类的共同利益所在。中国是一个热爱和平的国家。中华民族一直以和为贵,历来把“万邦咸宁”、“天下太平”作为崇高的理想境界。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曾饱受列强的欺压凌辱,经历长期的动荡战乱,更加懂得和平的珍贵。中国30年改革开放,大力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开展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促进各国的经济繁荣,对维护世界的和平和稳定及加强各国人民的友谊是有力的推动。

    一、中国走的是和平发展的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中,坚定不移地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与世界各国友好相处。中国积极参加了各种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经济组织的活动,恢复了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合法地位,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中国领导人每年出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多次率团出席亚欧会议、社会发展首脑会议、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世界经济论坛等,2003年起中国连续六年应邀出席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中国领导人在许多国际场合一再表明我国坚持改革开放,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努力实现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明确阐述中国关于推动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张和原则立场。中国主张: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成员,都有权平等地参与国际事务;各国有权选择各自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经济模式和发展道路;各国必须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坚持通过对话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反对以各种形式和借口实行以大压小、以强凌弱、以富欺贫;各国在经济交往和全球及区域经济合作中,应当平等互利、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而不应当相互排斥,不应当采取任何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或歧视政策,更不应动辄采取制裁的做法;发达国家有责任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缩小南北差距。2005年9月中国领导人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首次提出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 中国政府的这些主张和原则立场受到国际社会尤其是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的普遍欢迎和赞同。

    中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全方位的。至2008 年3月,中国已与166 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设立了240多个驻外外交机构,与中国有经济贸易联系的国家和地区更是发展至227个。

    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总体保持良好;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全方位、多层次向前推进;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与邻为善,以邻为伴”,中国与周边合作积极务实。中国以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东盟地区论坛、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等为桥梁,积极推进周边利益共同体。我国同周边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处于建国以来最好的时期:中日关系重新回到正常轨道,双方在发展战略互惠关系上达成了一致;中印经贸合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两国建立了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朝鲜、韩国、巴基斯坦、越南等邻国的关系进一步发展。中国本着“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已经同包括越南、菲律宾、日本在内的一些国家在共同开发矿产、能源问题上达成共识。

    进入21世纪,中国先后分别与非洲国家、与阿拉伯国家共同创建了合作论坛;同拉美和加勒比各国的合作进一步向全方位、宽领域方向稳定发展;与西亚北非国家的经贸合作迈上了新台阶。

    作为世贸组织的新成员,中国认真履行各项承诺并通过了世贸组织对中国首次贸易政策审议,获得了“A+”的好成绩。

    中国还努力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中国努力帮助不发达国家发展,在援外中着力实施民心工程,使受援款更多地用于当地社会、文化和公益项目,使受援国人民切实受益。截止2006年4月,我国共向110多个国家和区域组织提供了2000多个援助项目,对44个不发达国家减免了200多亿元人民币的债务。 2002年以来,仅中国援建发展中国家超过亿元人民币的会议中心、公共建筑等标志性工程就有29个; 中国认真落实中非合作论坛上宣布的8项对非合作重大措施,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赞扬。“中国在非洲援建公路、桥梁、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项目受到广泛的好评,西方任何没有偏见的政治家和学者都能够看到这一点” ;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减灾、扶贫、反恐、防扩散、人权、法律、人权、环境等众多领域的国际合作;积极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各项指标;缴纳联合国会费和维和行动摊款逐年激增,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规模和领域不断扩大;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和参与多边安全合作,建设性地参与国际热点问题的解决,积极推动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主张通过和谈解决伊朗核问题;支持和参与伊拉克的战后重建工作等。中国在全球贸易、国际发展和减灾、金融稳定、能源安全等重大经济问题上与各方进行坦诚对话和交流,并通过自身努力,为这些问题的解决作出了贡献。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已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

    中国及世界各国的发展都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在经济区域合作和国家间经济合作相互依存不断加深的今天,国际经济竞争日趋激烈。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环境更加恶化,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 能源、粮食、环境、金融动荡等一些关系到人类共同利益的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正在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因素。人们所渴望的和平与发展依然面临严峻的挑战。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共同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流和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

    中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实践证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是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就是利用世界和平的有利时机实现自身发展,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就是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的同时,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改革创新来实现发展;就是坚持对外开放,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中国已在多个场合明确表明现在和将来都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永远做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

    二、中国寻求在竞争与合作中同世界共赢

    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加速向全球化发展,经济因素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竞争与合作,是当代国际关系的重要特征。

    在新的国际环境下,中国的国家领导人出访都将发展双边经贸合作作为重要内容,并积极推动中国与世界和各地区的经贸合作。中国始终认为,竞争不可避免,也不可怕。只要是在大家共同认可的规则之下的公平竞争,对推动世界进步是有利的,也是国际经济保持蓬勃发展的动力。中国乐于积极参与这种竞争。中国主张,除了竞争之外,各国(各地区)还应相互取长补短,不断寻求新的合作机会和扩展合作平台,寻求共同利益,而共同利益就是在合作中双赢,多赢,共赢,与世界共同发展,特别是使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普遍受益。

    随着中国的发展和“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一方面,外界总有一些人不断地以各种名目的“威胁论”的眼光看待中国,另一方面,国际社会上“中国责任论”的压力增大,中国已是国际媒体格外关注的焦点。这些都显示出一个迅速发展的大国正在对既有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带来巨大影响。中国并未对此采取经济民族主义的对策,而是努力让世界了解中国,始终保持一种寻求合作共赢的立场。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中国即便在最强盛时,也从未对世界构成威胁,却在近百余年间一再受到外来屈辱与侵略。在今天日益变小的世界上,如果失去了中国的稳定与发展,很难想象会有世界的稳定与繁荣。鉴于中国的幅员与地位,中国的稳定与发展已不再是孤立的国内问题而具有巨大和深远的国际影响。事实证明,中国的发展,不会给任何人带来威胁,只会给世界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空间,成为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巨大的市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快速发展的经济,令世界各国都能从中国的发展中找到发展机遇和巨大商机。中国成为国际资本的重要投资对象国:跨国公司纷纷增加对华直接投资,它们带来的先进生产与管理技术和中国充裕的劳动力相结合,提高了全球劳动生产率,改善了全球的供给结构,也使各国投资者分享到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利益。中国每年近万亿美元的进口需求,强有力地拉动了许多国家的出口经济,还为相关国家创造约1000万个就业岗位;中国每年大量的出口,使物美价廉的商品走进各国人民的生活,减少了相关国家通货膨胀的压力。2007年中国与美、欧、日及东盟国家的进出口额都已超过2000亿美元。 2007年我国平均每天货物进出口额达59﹒6亿美元,外资流入2﹒3亿美元。 根据世界银行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入世使中国每年获益400亿美元,也使全世界的收入每年增加750亿美元。 中国已经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数据表明,2007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按购买力平价计算高达33%左右,为世界之最;按市场价格比重计算,为12﹒5%左右,仅次于美国。

    中国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需要中国。长达近30年的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不仅使中国的综合国力有了显著的增强,使中国人民走上了奔向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也有力地推动了世界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巨大的贸易、投资市场,在增强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与互动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市场机制在世界市场内配置资源的有效性,使我国经济在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实现了与世界各国的互利共赢,对世界和平与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如果说战后以来,美、日德等发达国家、四小龙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曾经被认为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的话,那么现在中国也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火车头之一,中国的发展促进了世界经济的繁荣,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承认和重视,现在世界所有国家几乎都在积极地发展与中国的经济贸易关系。

    60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的明朝时,中国的GDP是世界的1/3,以后开始下降,改革开放前降到1.7%。2007年我GDP占世界的5.99%。中国的发展模式使许多发展中国家深受启发。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托曾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过去30年中国在经济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令世人注目,中国经济取得的成绩是这个时代了不起的成功之一。拉托认为,中国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市场化经济,得益于中国对全球化进程的融入。

    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有13亿人口,而人口的60%又是在发展相对落后的农村。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任何一种微小的需求,只要乘上13亿,就会形成巨大的需求。更何况中国的人均GDP只有2000多美元,中国劳动力成本只有发达的国家5%左右,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方兴未艾,中西部地区的开发正刚刚开始,中国的第三产业发展也还相对落后,这都构成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潜在的巨大市场。中国与发达国家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在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方面存在着差异,各国的比较优势很不相同。因此,中国和世界其它国家在经济的各个领域都存在着很大的互补性,合作的基础十分广泛。中国已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21世纪头20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基本实现工业化、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这意味着中国经济还要保持年均7%以上的增长速度,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要素转移加快,这为各国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但同时,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和潜在风险在增加。美国次贷危机还在发展,世界经济增速缓慢,国际金融市场波动,石油、粮食等初级产品价格飞涨。对此,中国希望同世界各国加强合作,携起手来,积极应对,共同维护世界经济稳定发展。

    “我们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将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道路”, 这是当代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重要原则和政策。中国经济已与世界经济密不可分。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将“建立更加开放的市场体系,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同世界各国广泛开展平等合作,积极推进利益共享、互利共赢。”

    面向未来,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