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科研专题 > 珠峰地区综合科考 > 科考回眸
珠峰复测其公众价值何在
  文章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05-04-06 【字号: 小  中  大   

□记者 许秀华

珠穆朗玛峰究竟有多高?随着国家测绘局珠峰复测工作的一步步展开,珠峰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但是,珠峰的高度是怎样测出来的,为什么要对珠峰高度进行复测,什么是测绘工作,测绘工作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吗,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昨日走访了国家测绘局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张燕平先生。

记者:珠峰复测所依据的基本数学原理是什么?

张燕平:珠峰复测所依据的基本数学原理仍然是立体几何学原理,但是又不仅仅局限于此,珠峰涉及到复杂的地质学概念,涉及到地球引力,涉及到物理学意义上的高度概念,如果是单纯的数学问题,所得到的高度是表观高度,而此次珠峰复测,所要测量的是珠峰和地球之间引力方向上的高度,就是重心所在直线的高度,和表观高度是有所差别的。

记者:珠峰复测,为什么要历时两个月,从多个地点进行各种测量,从单纯数学的角度,似乎不必如此?

张燕平:喜马拉雅地区的地壳运动一直比较活跃,在这样经常变动的地层上任意选择一点,进行测量所得到的数据是不准确的,因此,要进行大量的地层调研工作,以便获得较为准确的珠峰高度数据。

记者:众所周知,珠峰上常年覆盖着冰雪,那么我们所得到的数据,是珠峰的岩石高度,还是冰雪层高度?

张燕平:这个问题比较难于回答,登顶后,我们的队员会使用便携式雷达,根据反射波判断所处区域的岩石层和冰雪层厚度,理想的情况下,我们应该能够获得珠峰顶部岩石和冰雪层高度和分布情况的数据。但是,珠峰顶上严重缺氧,队员登顶后往往体力透支极大,能否保持清醒的头脑很难判断,为此,我们的仪器设计成傻瓜型,队员只要进行一个动作——按动按钮,雷达就可以自动进行测量。但是珠峰上气候变幻无常,对仪器的稳定性和队员的耐受力都是很大的考验。科学实践是有很大风险的,我只能说我们做好了一切准备。

记者:登顶的队员是测绘专业人员还是登山队员?

张燕平:我们很希望我们的测绘人员也能登顶,但难度太大了,所以必须需要登山队员的奉献精神。

记者:每逢国家进行重大科考活动或大型基础研究活动以及实施重大科技计划时,我们总能听到一些不同的声音,认为与其投入巨额资金进行这种看不到任何经济效益的科研计划,不如将这笔钱投向别处,您能否就此次珠峰复测,向公众介绍一下测绘工作的重要意义呢?

张燕平:我想谈四点:

第一、珠峰作为世界第一高峰,作为我国第一高峰,其高度的测量,不应由任何别的国家完成,应由中国人自己来完成,这涉及到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尊严,这涉及到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自尊心。

第二、此次珠峰测量,是测绘技术的一次大规模集成,是对我国测绘科技水平的一次考验。前几年,英国人对珠峰高度进行过一次测量,但其测量结果迟迟不能拿出来,说明了珠峰测量的复杂性和难度。我们希望此次能够有所突破。

第三、我们希望借此次珠峰复测,拉近测绘科学和公众的距离,让公众了解测绘工作,关注测绘工作,我们希望把这次复测,变成一次面向公众的科普活动。

第四、喜马拉雅是地球上最年轻的山脉,其内部的版块仍在不断变动之中,这种变动会以地壳变化的形式表现出来,也就是地表的微观变化表现出来。这种变化,虽然还不足以大到可以在我们日常使用的地图上标示出来,但在地质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往,地质学以地层、岩石层作为研究对象,所得到的地质时间跨度往往长达几十万年至数百万年,而测绘技术可以将这个尺度缩小到几十年,人们可以研究几十年内的地质变化,可以预计几十年后的地质变化。地质的变化会影响到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的变化,也就是我们所生活的自然界和所居住的城市,所以,测绘和地质学是分不开的,测绘和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记者:但是,普通公众对测绘的理解还停留在地图的制作上,如何才能真正地拉进测绘和公众的距离呢,也就是您刚才所谈的如何将此次珠峰复测演变成一次真正的测绘科普活动呢?

张燕平:说起科普,很难。测绘科学涉及到大量的专业知识、技术性非常强,很难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公众解释清楚,如何进行科普,我们一直在摸索。另外一个难题就是,我们的工作很忙,科研工作很重,很难抽出时间作科普。科普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花费很多的精力和时间。我们非常重视科普,也正在摸索。

记者:事实上,如果一门学科重视科普工作,科普做得好,就会吸引大量的中学生,就会有大量的年轻人对这门学科产生兴趣,最终投身于这门学科,那么受益最大还将是这门学科,张主任,您的看法如何?

张燕平主任笑而不答。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