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科研专题 > 纪念周立三先生专题 > 生平事迹
周立三院士主要学术思想
  文章来源:院士工作局 发布时间:2006-12-12 【字号: 小  中  大   

周立三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他开拓了我国现代地理学和国情分析研究的新领域。他的主要学术思想可概括为如下四点。

一、坚持任务带学科,为国民经济服务

周立三院士对科学的性质有深刻的理解,他常说“科学是什么?科学就是探索未知,要发现前人尚未发现的事物与规律”,按现在的说法也就是创新,地理科学和资源开发、区域发展、经济建设有密切的关系,周立三坚持在国民经济的主战场上进行研究,急国家之所急,根据不同时期的建设需要与问题,开辟和拓展研究领域,承担了国家与地方的重大研究项目。例如1987年周立三接受国务院农村研究中心的委托,主持中国国情研究,以高度的责任感投入了大量精力,确定“生存求发展,发展求生存”的思路,亲自撰写了两万多字的“中国农村国情简要分析”,科学地论证了我国现代化只能选定持久战和非传统模式,强调资源节约和适度消费。这是国情研究的开篇,此后他又提出2-4号国情分析报告的框架与基本思路。

周立三所承担的其它几项重大研究项目或是接受国家的任务,针对发展过程出现的问题,组织重大项目的研究,或是站在国家层面上分析与发现问题,组织有关学科共同开展工作,在完成任务的基础上使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论得到提高。

文革后期,他在江苏省仪征县研究高产稳产农田,寻求农业发展的途径,不辞辛劳在丘陵山区和平原圩区作调查,发现基本农田建设及农业生产布局的一些问题,提出建议,春节前夕还专程去仪征向当地领导汇报。

针对太湖平原的问题,周立三在调查的基础上,发表论文“太湖地区经济发展面临人口、土地、和粮食三大问题的挑战及其对策” 并在一次专门会上报告;1983年他参加了上海经济区领导组织的太湖流域规划考察,历时22天,最后的总结会上,他发表了重要意见,认为太湖流域规划涉及自然与经济关系、城乡关系以及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关系,必须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力图把自然和人文联系起来,对区域发展问题作为整体来研究。他的上述活动都是从国家目标出发,还为后来组织太湖平原水土资源与农业发展远景“六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又如周立三在完成全国农业区划的基础上,考虑到研究农业问题应该有一部全面而直观的图集,他抓住机遇,极力促成并亲自主持国家农业地图集的编制,这是我国第一部大型农业地图集,具有学术和实践的双重价值。

二、坚持实地调研,重视收集第一手资料

地理学是一门区域性和综合性很强的科学,周立三认为必须面向自然、面向社会、深入实际,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并从中较快地增长自己的知识和才能,逐步发现地理现象的分布规律和结构演变,做出正确的判断与结论。周立三的整个学术生涯都是身体力行和实地考察联系在一起的,不仅年青时如此,即使年迈也不放弃野外考察的机会,1996年地学部组织红壤地区考察时,他已八十六岁高龄,仍然主动要求参加。由于在长期的考察中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和经验,又善于及时加以综合,周立三总能敏锐地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他热情支持新技术的应用,设法增加经费,添置设备,但是反对不切实际写空洞文章,针对一些人不重视实地调研,满足于玩弄数字游戏,他严肃指出用没有根据的数据只能欺骗计算机,计算机算出来的结果也只能欺骗自己。认为只有深入实际调查取得有价值的数据,才能得出可信的结论。

三、重视理论与方法的探索,善于组织多学科研究

周立三强调任务带学科不是仅仅完成任务,他要求在完成任务的基础上找出规律,形成学术观点。为了开展农业区划,他根据多年的研究撰写了“试论农业区域形成演变、内部结构及其区域体系”,引起了当时地学界、农学界学者的很大关注,这篇论文至今仍然具有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意义。他还多次到基层宣讲农业区划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指导地方的农业区划。在他和许多学者的建议下,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我国从中央到大多数省、市建立了农业区划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成为党和政府规划农业生产布局的得力部门。

也正是有效地组织了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周立三做出许多重要结论。如通过全国农业区划研究,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他尖锐指出我国农业生产存在着掠夺式经营,严重破坏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问题,又积极提出了一系列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生产布局的建议,引起中央和地方的重视,社会上也有很大反响。当时左的思潮仍很普遍,拨乱反正还很困难,在那种情况下他能冒着风险、大胆陈述上述科学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四、严谨的学风与科学哲理

从事科研,周立三从不考虑名利,他常说“生活上要知足常乐,业务上要以不知足常乐”。对一些人研究中的华而不实和夸夸其谈十分反感,告诫年青学者不要大题小作,主张从一点一滴作起,深入分析,应该“小题大做”,重大的研究项目更应认真筹划,花大力气去完成。

针对不切实际的结论,周立三一语指出其谬误,要求文章至少“自圆其说”。他带队考察告一段落之后,虽然已有看法,但不忙于下结论,常要求大家整理原始笔记,经过充分讨论再动手写报告。同样,他对于项目的评审实事求是,从不夸大。

科学发展到现代靠一个人单枪匹马去干已很困难,地学更是如此,周立三认为凡是国家的重大科研项目都应该多方协作,老中青结合,发挥不同专业人员的作用和集体智慧。他也是这样做的,所以各方面的学者都愿意和他共事。

对青年学者,周立三热情指导,鼓励后来居上,要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同时他又很愿意听取青年人的各种意见。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