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科研专题 > 东风送我西部行 > 江河之源 > 黑河流域治理
合理利用黑河
——记“黑河流域水-生态-经济系统综合管理试验示范”项目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网站整理 发布时间:2003-06-05 【字号: 小  中  大   

黑河流域


从卫星上看黑河,就象茫茫戈壁上的一条银链。


黑河,一条古老而神秘的河。这里曾经是汉唐时的战场,是300年前回归的蒙古族土尔扈特部的故乡。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流经青海、甘肃、内蒙古三省(区)。流域南以祁连山为界,北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东西分别与石羊河和疏勒河流域相邻。黑河发源于祁连山北麓,干流全长821公里。出山口莺落峡以上为上游,两岸山高谷深,河床陡峻,气候阴湿寒冷,植被较好,是黑河流域的产流区;莺落峡至正义峡为中游,两岸地势平坦,光热资源充足,但干旱严重,人工绿洲面积较大,是黑河流域的主要用水区;正义峡以下为下游,除河流沿岸和居延三角洲外,大部为沙漠戈壁,气候非常干燥,属极端干旱区,风沙危害十分严重,是目前黑河流域的缺水区。黑河流域开发历史悠久,自汉代即进入了农业开发和农牧交错发展时期,汉、唐、西夏年间移民屯田,唐代在张掖南部修建了盈科、大满、小满、大官、加官等5渠,清代开始开发高台、民乐、山丹等地灌区。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60年代中期以来,黑河中游地区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水资源开发利用步伐加快。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和进入下游水量的逐年减少,黑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突出表现为流域生态环境恶化,水事矛盾尖锐。

由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主持的“黑河流域水-生态-经济系统综合管理试验示范”项目可为西北干旱地区内陆河流域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河示范样板,论证该流域分水方案的合理性,为西北干旱区的生态建设、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进行山地与绿洲的系统耦合、绿洲与荒漠的系统耦合模式试验示范,已成为黑河流域水源、生态恢复的“希望工程”。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程国栋先生担任首席科学家,肖洪浪研究员任执行负责人,并与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等单位合作进行的。

(资料由中科院资环局、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所提供)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