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科学会议专题 > 中国科学院2006年度工作会议
朱森第: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需要三块基石
  文章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6-09-19 【字号: 小  中  大   

9月16日,在“2006中国科协年会——先进制造与自主创新”分会场上,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朱森第呼吁,面对装备制造业进出口逆差居高不下、只有30%的国内企业进行研发的情况,要大力提高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他说,为在较短时期内实现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必须尽快解决三个关键问题:加快转变积极增长方式;提供自主创新能力;以信息化带动提升装备制造业。

朱森第指出,未来的制造业应满足小批量、多品种、质量高、成本低、研发期短、生产柔性、环境友好的要求,产品的功能特征应是生态化、信息化、个性化和适应极限工作条件。

近年来,国内装备制造业不能全部满足用户的要求,进出口逆差居高不下。2000~2004年,机械工业进出口逆差分别为191亿美元、255亿美元、392亿美元、512亿美元。而且我国制造业产品基本以低端为主,附加价值不高。同时,据2003年对我国22276家大中型企业的统计,仅有30%的企业进行研发活动,企业科技支出只占销售额的1.52%,R&D支出占销售额的0.75%。

朱森第强调,原有体制造成研发与产业发展脱节,致使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高,主导产品的技术来源大部分依靠国外。科技体制改革后,原有的产业部门研究所全部转制为企业,产业共性技术的研究“缺位”。而我国装备制造业的企业还不够强、不够大,尚无实力从事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和前瞻性的研究,还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朱森第认为,要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体系、机制、人才是三块基石。从产业层面讲,要着力于创新体系的建立,大力推进信息化,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并以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作为产业创新能力提高的基础和主体。从企业层面讲,准备制造企业可通过类比、移植、积累、修剪、演进、延伸、集成等主要途径,激活技术创新,逐步形成和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此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需要活跃的技术创新活动,也需要技术创新的有力组织,要在企业内形成技术创新的氛围、体系和队伍。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