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科学会议专题 > 中国科学院2006年度工作会议
陈君石:媒体食品安全妙作误导消费者
  文章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6-09-19 【字号: 小  中  大   

在9月17日举行的“2006中国科协年会——科技创新与食品安全”分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陈君石,发言直指食品安全问题上的媒体炒作和舆论的不科学导向,并指出媒体进行的食品不安全炒作导致消费者在食品安全问题上产生认识误区。

陈君石指出,世界卫生组织将不包含有毒有害物质和对人体健康没有影响定义为食品安全,而许多媒体上炒作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并没有基于上述定义。他表示,在舆论引导下,肯定有众多消费者认为农药、兽药甚至食品添加剂是我国最重要的食品安全问题。实际上,我国乃至全世界最主要的食品安全问题是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的疾病,而大家恰恰对其了解很少。

陈君石认为,消费者现在要求食品安全“零风险”,但从科学角度讲,食品领域也应该存在可以接受的风险。“许多人要求食品能够保证下一代的安全,但谁能说清吃什么能保证下一代的安全?这本身就是不科学的。”他说,大家习惯笼统地把假冒伪劣和食品安全画等号,但专业地讲,这是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问题。

陈君石尤其强调,致癌物污染的食品不等于致癌食品,不合格的食品也不能认为是有毒食品。他表示,自己并不否认苏丹红是动物的致癌物,但报纸上把含有苏丹红的油炸方便面等食品称为致癌食品,甚至认为人吃了会致癌,这都是错误的——人通过辣椒酱吃进的苏丹红远比不上吃烤羊肉串等摄入的致癌物。

陈君石介绍说,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新老问题并存。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一些老的问题比如铅、汞重金属污染问题仍然存在。同时,我国也有工业化国家出现的新问题。此外,我国农民生产具有分散性,源头污染问题突出,加上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素质较差、食品安全信息交流渠道不甚畅通,出现一些问题是正常的。

陈君石认为,专家作好风险评估,政府部门制订好管理措施,和消费者作好交流,再加上正确的舆论引导,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才能不断改善。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