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科学会议专题 > 春天的脚步—纪念全国科学大会召开30周年 > 媒体报道
李振声眼中的1978
  文章来源:科学时报 2008-3-13 发布时间:2008-03-13 【字号: 小  中  大   


    受益于全国科学大会奖

    作为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遗传学家、小麦育种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李振声,在30年前的全国科学大会上,同样获得了激动人心的奖项。

    1978年3月,在北京隆重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862个先进集体、1192名先进科技工作者和7675项优秀科研成果受到表彰。以李振声为课题组组长的“小麦与偃麦草的远缘杂交研究”项目榜上有名。

    此时的李振声还在陕西杨凌西北植物研究所工作(“文革”中,李振声所在的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下放到陕西省,由陕西省科学院领导)。在村庄和农田包围之中的杨凌,已经开始有了浓郁的春的气息,但信息还不是那么便捷,李振声事先并没有想到自己的研究项目会获奖,也未能到达北京会议现场,亲历那让人心潮澎湃的时刻。

    当时,西北植物研究所上报两项多年积累的科研成果参加评奖,都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一项是“秦岭植物志”,一项就是“小麦与偃麦草的远缘杂交研究”。“秦岭植物志”的负责人付坤俊研究员代表西北植物所赴京参加了全国科学大会,领取了两份奖状,回所后向全所人员作了传达。经历了“四清”、“文革”的长期干扰,此时,能得到全国科学大会奖,能从国家层面肯定他们所做工作的意义,全所工作人员都非常振奋。那时,虽没有太大场面的庆功会之类的特别活动,但对全所人已经是极大鼓舞。

    小麦远缘杂交组的研究人员从1956年开始远缘杂交研究,到1978年已经是第22个年头,这时他们育成的小偃4号小麦新品种已开始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并取得了效果。同时,由于自身工作的成就,李振声也成为1979年度的全国劳动模范。

    当时,全国科学大会奖的获得,调动了全组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在此基础上,他们展开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继续小偃系列新品种的选育,到20世纪80年代初先后育成了小偃5号、6号等新品种,推广后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为了提高对小麦远缘杂交的规律性的认识,他们同时开展远缘杂交的理论研究,包括细胞遗传研究。

    “小偃6号的育成和大面积推广,证明远缘杂交确实是改良小麦品种的一条重要途径。但是,育种过程耗费的时间太长(20年),别人很难重复。于是我想必须另寻捷径。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我们学习美国遗传学会主席E.R.Sears的经验,开展了染色体工程研究。”李振声说。

    李振声将染色体工程技术引入小麦育种领域,创建了蓝粒单体小麦系统、自花结实缺体系统和缺体回交法,仅用3年半的时间就育成了新的小黑麦异代换系,为染色体工程育种开辟了一条新途径。这一创新引起了国际染色体工程界的注目,在Sears等知名专家的支持下,1986年的第一届国际植物染色体工程学术会议在西安召开。

    同时,当时的陕西省科学院以及杨凌西北植物研究所也对他们的工作给与了极大的支持和鼓励。

    “此次国际会议能由我们组织在中国召开,在西安召开,可以说是全国科学大会鼓励之下取得的成果。”李振声对《科学时报》记者感慨说。

    反思不同的工作机制

    那么当时的科研立项程序是怎样的?支持科研工作的资金渠道与现在有何不同?又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开展国际合作?

    “我们国家的科研工作真正开始需要申请项目、按项目拨款,是从1981年中国科学院‘六五’科学事业发展计划和1982年国家‘六五’科技攻关计划开始的。”李振声说。在这之前,都是国家拨款到科学院,科学院拨款到研究所。科研项目是根据科学院给研究所下达的任务,由研究所自己安排的。科研项目只要经所长批准,就可实施。试验经费(包括仪器购置费)由所财务负责报销。科研人员可以专心致志地从事科研工作。

    那么当时的科研经费是不是够用呢?李振声解释说,“文革”刚结束,能作科研就很好了,研究人员从来不去想科研经费是多了还是少了。那时大家都习惯于精打细算,很注意节约、节省,像他们做杂交工作用过的回形针,只要没生锈的,他们都回收继续使用。到了年底,如果经费有剩余,往往都会用来购买仪器设备。

    “两种做法各有优缺点。那时我们基本上是全力以赴做工作,只要所里同意做,不用操心申请经费。不过缺点是,那时从研究机构到社会上众多单位,都是‘大锅饭’,人人都有份,不利于调动个人的积极性。我们写文章都是以课题组的名义发表,只在脚注里注明主要参加人员的名字。‘文革’没结束时,文章都以课题组的名义发表,‘文革’以后,开始以个人名义发表文章。”

    今天反思起来,李振声认为,后来所采取的竞争方式有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只要用得好就会有很不错的效果。但现在来看,这一点可能强调得有些过分了。“过分强调竞争,每个人都想快点出自己的成果,影响团队精神,影响大的项目的组织。大的项目应该有一个团队,没有团队怎么能承担大的项目?!相比以前,现在课题组人员比较少,通常是一个课题组负责人带一两个助手、几个学生,很难承担大的任务。目前一个迫切问题是,需要解决组织协调的工作,要组织综合项目。”李振声表示。

    李振声课题组大约是在1978年以后开始有国际合作渠道的。他们最早的国际合作是经过中国科学院介绍的。在中国科学院遗传所的介绍和配合下,来自美国波士顿大学的丁玉澄教授每年到西北植物研究所工作一段时间,同他们开展小麦研究方面的合作。

    同时,也主要是通过丁玉澄的介绍,李振声的文章被推荐给美国遗传学会主席Sears。Sears看了很高兴,帮助作了些修改,并推荐到一家杂志发表。也就是从这时开始,Sears了解了李振声的工作,双方开始沟通与对话,并最终有了1986年第一届国际植物染色体工程学术会议在西安的召开。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