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科普专题 > 神舟五号专辑 > 焦点纪实
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速写:紧张有序的“中枢神经”
  文章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03-10-15 【字号: 小  中  大   

这里是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载人航天飞行的“中枢神经”。宽敞的指挥大厅里,120台微机的显示屏上跳动着令人眼花缭乱的数字,四块大屏幕显示着“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的运行曲线,三维动画把一组组数据描绘成形象逼真的图像投影于巨幅屏幕上。

当“神舟”五号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记者来到与发射场相距千里之遥的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此刻,来自9个地面测控站和4条海上测量船的测控数据,正源源不断地汇聚到这里。上百名身着海蓝色防静电工作服的技术人员,目不转睛地监视着荧屏上一行行流动的数字,飞速地敲击着计算机键盘。偌大的指挥大厅内除了手指敲击微机键盘的轻响,便只有指挥调度员向测控站下达指挥口令的声音,现场气氛紧张而有序。

坐在指挥台前的总调度员申敬松通过扬声器果断地发出调度号令,大厅后部计算机机房内一位年轻的工程师立即用鼠标点击发令键,向飞船发出入轨指令。这些指令2秒钟内就可到达飞船。

船箭分离8分钟后,轨道专家组综合技术人员的计算结果,确定了轨道选优,表明飞船已经进入预定轨道。稍顷,申敬松大声宣布:“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进入预定轨道。

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集指挥通信、信息处理、监控显示、控制计算、飞行控制等功能于一体,担负着“神舟”五号飞船的遥测数据接收、处理和显示,遥控指令和数据注入实施,轨道计算和确定,飞船返回控制监视和搜救指挥等各项任务,是名副其实的总指挥部。

9时31分许,停泊在南太平洋的远望二号捕获飞船信息,“神舟”五号舱内图像清晰显示在指控中心左侧大屏幕上。

“‘神舟’五号,我是北京,下面由医监医生与你通话。”

“‘神舟’五号明白!”

“‘神舟’五号,我是医监医生。地面观察你状态很好,你自我感觉如何?”医学监督医生李勇枝就坐在申敬松的旁边,她将密切监控航天员在飞行过程中的身体状况。

“我感觉良好!”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的声音再一次在北京响起。

地面测控站和远望号测量船的测控数据源源不断地汇集到北京。飞船发回的一组组抽象数据,在指控中心右侧大屏幕上还原成形象的三维动画图形。飞行过程的可视化,是北京指控中心技术先进性的一个体现。

按计划,飞船在第五圈进行变轨,由椭圆形轨道变为距地面约343公里的圆形轨道。飞船变轨既可保证科学试验所需要的重力平衡,又能保证飞船落点准确。从今天凌晨开始就进入出征状态的杨利伟,将在太空中休息两次,每次约三个小时,分别安排在飞船第三、四圈和第九、十圈飞行时。

指控大厅大屏幕蔚蓝色的背景上,相互交织而又排列有序的飞船飞行曲线,犹如一幅色彩斑斓的优美画卷。在指挥控制中心技术人员的精心指挥和准确控制下,“神舟”五号按预定计划正常运行。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