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科普专题 > 世界物理年在中国 > 05聚焦
受用与挑战——爱因斯坦就在我们身边
  文章来源:北京日报 发布时间:2005-04-18 【字号: 小  中  大   

爱因斯坦的理论光电效应为太阳能电池和光电探测器奠定了基础

射线受激辐射是激光器的理论基础相对论为GPS提供了所需的修正

爱因斯坦在百年前(1905年)发表的5篇物理学论文,被称为“改变了现代世界”的科学。今天,我们的生活中,几乎每时每刻都有爱因斯坦的身影。美国著名科普杂志《科学美国人》最近就刊载了philipYant的一篇专稿“天天有爱因斯坦”,作者介绍道:爱因斯坦的基础理论深刻地影响着社会进步,当代几类重要消费产品在技术上都是依据爱因斯坦的理论,它们是:光电效应理论为太阳能电池和光电探测器奠定了基础,射线受激辐射是激光器的理论基础,相对论则为GP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提供了所需的修正。

光电效应理论从电动门到火星探测器

光电效应并不是爱因斯坦的发现,1839年便有法国科学家注意到这种现象。1900年德国著名物理学家普朗克指出,热物体会以离散量发出被称为“量子”的特定频率的光。1905年爱因斯坦将普朗克的观察理论化,阐述了光有粒子流似的行为,当它传播时,将电子从金属中击出,就像母球击打排列好的台球一样。爱因斯坦也解释了光电效应令人困惑的特征,虽然更强的光将更多电子从金属中击出,但无论光明亮还是微弱,获得的自由电子速度都相同。改变电子速度的惟一方法是用不同颜色的光。为了解释这种现象,爱因斯坦指出,每个光粒子、即光子的能量决定于它的频率和h的乘积。

光电效应理论产生了当今无数的光电控制设备。最常见的是电动门,当光电池电子眼探测到人到来之后,门旋转着打开了。这种传感器由两个电极夹着一块半导体制成,可以对光做出响应。当光强变化时,例如光束被截断或总体亮度减小,传感器产生的电流大小发生改变;与相应的电路耦合,就可以触发将门打开。还有:黄昏时路灯自动打开,调控复印机中碳粉的浓度,控制相机的曝光时间等,事实上,光电效应涉足于任何控制或响应光的电子器件中。光电效应器件甚至应用在呼吸检测仪中,在检测气体与酒精作用后,光电池显示出颜色的改变。光电效应也导致了光放大器的发明。抽空的玻璃管中包含着一系列的金属阶梯,当初始的金属靶被光子击中后,这些台阶依次放出更多的电子,这样,一个微弱的光信号就被放大。光放大器在天文探测器和电视摄像机中起引导光的作用。

光电效应最明显的应用是太阳能电池,或叫作光伏电池。从1950年开始,太阳能电池可以将15%到30%的入射光转换为电能,为计算器、手表、家庭环境检测、轨道卫星和火星探测车等提供能量。

射线受激辐射理论从CD到武器激光无所不在

当今激光产品已无所不在,而激光理论的基础是爱因斯坦建立起来的。1917年爱因斯坦在论文《论辐射的量子性》中,便提出了激光原理,并导出方程式,表明受激辐射会产生额外光子。在爱因斯坦论文面世后的几十年中,出现了零星产生受激辐射的实验报道,直到1950年代初期,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科学家Townes认识到,实现辐射放大的关键部件是共振腔。在微波激射器出现后发明的激光器中,这个腔就是一个简单的空间,里面有两面镜子,这样光就可以在里面来回反射,强度逐渐增强,直到从一个镜面中射出激光束。

具备了这些基本部件之后,工程师们发现很多物质都可以产生激光,包括浸有荧光染料的果冻甚至奎宁水。随着半导体产业和发光二极管的发明,激光器的大规模应用成为现实。现在受激辐射应用在众多领域中:DVD播放机、水平仪和指示器,激光器还在飞机环状陀螺仪、商用切割工具、医疗器械和通讯信号的光纤传输等发挥作用。至于在军事上的应用,更是从防御到进攻,从武器到夜视仪,无所不为。激光已经成为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多位研究者利用它,研究化学反应、操控微观物体,从而获得诺贝尔奖。

相对论能修正GPS吗

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应用也已普及化了,许多城市的公共汽车、出租车上都安装了它。早期的GPS接收器确定物体位置的误差是在15米范围内,这个误差实际是需要爱因斯坦相对论来修正。如果不考虑相对论效应,卫星上的时钟就和地球的时钟不同步;相对论认为,快速移 动物体随时间的流逝比静止的要慢。每个GPS卫星每小时跨过大约1.4万千米,这意味着它的星载原子钟每天要比地球上的钟慢7微秒。卫星所受的较弱引力添加了另一种相对论效应,使得时钟每天快45微秒。因此,为了得到准确的GPS数据,将星载时钟每天拨回38微秒的修正项必须计算在内。因为广域增强系统依赖从地面基站发出的额外信号,配备了该系统的GPS接收器,就消除了相对性误差。

爱因斯坦理论一直在遭遇挑战,首先挑战成功并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是李政道和杨振宁。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