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国际交流专题 > 中国科学院与德国马普学会合作30周年 > 专题报告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所长包信和发言
  文章来源:新浪科技 发布时间:2004-05-25 【字号: 小  中  大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所长包信和发言


包信和 : 我也想感谢给我这样的机会跟大家做一下讨论,还有和在因特网的朋友讨论。我也感谢陈教授给我做的非常好的介绍,正像大家所知的那样,我是来自大连化物所,这个化物所是中国科学院研究比较大之一,我们研究的是可持续的能源、生物技术和使用一些结果的应用,我的经验是表面化学和金属催化材料的研究,我想裴教授方面有很多这方面的技术,我不想讲技术方面的问题,今天我跟大家讨论的是能源,对于社会能源方面的问题。

也许你想问一下为什么能源应用方面化学?大部分的能源都是在化学元素里面,无论是天然气还是煤里面包含的,还有大部分的化学反应都是从能源来的,还有天然气的化学反应过程。化学家们在能源方面做点事情是很重要的,大家知道中国的能源问题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在中国的能源方面有几大重点考虑,另外中国经济发展非常迅速,有些数据估计表面,中国对能源的总体需求,从今年到2050年对能源的需求增长会到5倍以上,这显然是一个巨大的需求,不仅是对中国,对世界而言也是如此。

杰哈德·魏格纳教授昨天跟我讲到德国能源的问题,讲到油价上涨的原因,有些人说油价上涨可能是中国对能源的增加,因为中国现在已经进口了很多原油,去年原油进口总量是1900万吨,这是很大的一笔能源进口。不仅仅对中国如此,而且对世界也如此,这是对中国的能源来说。这里所传出的信息是生产资源和中国的能源是非常有限的,不仅仅是所有的天然气,还有煤储量都是有限的。中国使用能源的效益比较低,和先进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使用能源的效益大概比全球的能源的平均使用率低了四五倍,对我们来讲确实是一个问题。

在中国,65%的人口是生活在农村地区,因此,中国的农村对能源的消费也是一个巨大的问题。另外,在中国主要是使用煤,在中国的能源结构里面,煤大概占了很高的比例。到2020年的时候,可能会占到50%以上,即便在2050年的时候,比例会高于40%,所以消费煤对大气所造成的污染也是很大的问题。

还有二氧化碳的释放、温室气体的排放也是更大的问题。所以,我们不仅仅是化学方面的问题,还有各个方面不同的学科必须共同解决中国的能源问题。

现在,我们有一些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一个是使用煤的效益,还有就是使用洁净煤的技术,因为在中国煤的储量比较大,能源里面主要是用煤。第二个方面就是我们要有可再生的能源或者开发新的能源产品。可再生能源最重要的一处是生物化学。另外还有一些核能,在中国核能的使用来说,今后使用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要在今后建立更多的核电站来解决中国的能源问题。我们有好几种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另外我们也要解决节约能源的使用。正像大家所知道的那样,去年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剧烈上升,小汽车数量的增加,使用了很多这种能源——汽油。所以,我们也要通过一些办法来节约能源的使用,我想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我们的化物所正在积极参与到中国能源的项目里去,我们要做最佳化的使用天然气的项目,燃料电池、氢,我们也做生物的智能,通过生物智能来转换能源,我仅仅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氢能源,有些人说氢是一种清洁的能源,当然这是正确的。但大家知道氢不是一次性的能源,我们必须通过煤、天然气、生物智能来炼出氢,在分解氢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二氧化碳的释放,如果你使用氢、汽车使用燃料电池的话,从小汽车来说不会对大气释放二氧化碳,交通行业来说,解决环境污染所做的贡献。

最后我有一个建议,在中国科学院与马普学会之间建立一个合作的项目,我想现在有必要建立关于合作的关系。就能源方面,中国科学院与马普学会建立一些合作。就工作领域来讲,在燃料电池方面等做了很多研究,我希望根据伙伴的规划,通过和别的科学家的合作,就像俄罗斯一样,俄罗斯有通过这方面合作,不仅在中国合作,在全球也合作。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