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国际交流专题 > 中国科学院与德国马普学会合作30周年 > 新闻报道
国际科技合作的典范——中科院与马普学会携手卅载启示
  文章来源:东方网-文汇报 发布时间:2004-05-25 【字号: 小  中  大   





采访者:本报记者江世亮

受访科学家:首位马普青年科学家小组组长裴钢院士、首位马普伙伴组组长卢柯院士

以人为本培育英才

在中国建立的6个马普青年科学家小组,是迄今为止合作培养中国杰出青年科学家的一项最为重要的合作方式。马普青年科学家小组为入选的科学家提供最长期限达5年、开展独立研究的机会。项目使得杰出的年轻科学家在他们博士后学习锻炼后,能够胜任科研领导职责。

在中科院与马普学会科技合作成功走过30年之际,记者采访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裴钢院士。

作为这一国际合作的受惠者和见证人,裴钢回顾了当时的情况。1994年,正在美国杜克大学做博士后研究的裴钢从《科学》杂志上看到一则招聘启事,那是中国科学院和德国马普学会联合招聘中德青年科学家小组组长人选的广告,裴钢的第一反应是马上行动……

这以后发生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了。就在那一年,作为首位中德马普青年科学家小组组长,裴钢在上海的中科院细胞所开始了他海归后的研究生涯。几年后在一次接受德国记者采访时,裴钢有感而发:

“我一直很想回中国,因为我是中国人,中国是我的祖国。所以我不仅仅只是为了回国而回国,相反,我更想的是可以为我的国家带回点儿什么。当我1994年在科学杂志上看到登载的广告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就是可以使我能够同时做这两件事的职位——回国跟为我的国家带回点什么有益的东西。对我而言,这个岗位来得正是时候。”

尽管时隔9年,但裴钢对当年整个招聘过程的做法一直很称道,认为其中有不少可借鉴之处:关键是公开、公平、公正的选人机制。首先是在国际一流的科学杂志上刊登招聘广告,然后组成国际专家委员会对应聘者进行评审,最终的取舍由专家委员会确定。裴钢认为公开、公平、公正的选人机制最值得仿效,而他自己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当时正在美国做博士后研究的裴钢既没有在中科院工作的背景,在上海也没有什么熟人,更没有去过德国,仅仅就是看到登在《科学》杂志上的招聘启事前去上海应聘的。

裴钢简单介绍了当时应聘的情况:国际专家委员会由7位专家组成,其中中国3人(为中科院院士吴建屏、翟中和、姚),德国3人(为马普学会资深教授),美国1人(为康乃尔大学教授吴瑞),委员会主任是马普学会原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所长乌里·施瓦兹教授(见左图)。经过几轮评审,裴钢和胡赓熙成为第一批两个中德青年科学家小组组长。受资助的时间跨度采取3+2模式,首轮3年后举行的中期评估将决定是否给予该小组另外的2年延期(每年10万马克)。评估完全按国际标准进行,裴钢坦言,尽管经费有一定的保证,但小组成员都感到压力很大,但作为组长确实拥有与责任相应的财务权、人事权和科研自主权。

在中德双方提供的有关资料中,裴钢博士和胡赓熙博士被作为合作成功的案例被一再提及:裴钢后来成为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并于2001年当选中科院院士;作为一位成功的科学家,胡赓熙日后成为上海浦东几家生物技术公司的首席执行官。

在他们之后又先后有两批4位优秀青年科学家入选,他们分别是:现在上海生科院的周金秋博士和徐国良博士,他们两人也是在海外学习事业有成的时候于2000年回国领导在上海的中科院中德马普青年科学家小组的。另两位是现在中科院昆明动物所的王文博士(来自美国)和毛炳宇博士(来自德国)他们在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研究方面的出色工作得到了国际专家委员会的一致推举。

裴钢认为,与以往主要针对科研项目投入支持的方式有非常大的区别,马普青年科学家小组这种国际合作模式重在对人(科学家)的支持,这是一个重大转变。从实际效果看,后者更有利于人才培养。说到青年科学家小组的起源,裴钢介绍说,德国在二战后大量科学家流失到美国,为吸引他们回来,德国政府动了很多脑筋,青年科学家小组是其中的一种。其特点是提供相对很好的待遇,帮助那些在学术研究上已显示出苗头、有潜力的青年科学家独立工作。我国改革开放后派出了很多留学生,如何吸引他们回来,马普青年科学家小组这种模式值得借鉴。

访问到此,裴钢给我讲了当年应聘答辩会后他对乌里·施瓦兹教授讲过的一个千金买马骨的故事,说的是古代有一个国王朝思暮想想得到一匹千里马,有人自告奋勇去找,结果花了五百金买回来一匹死千里马的骨架,国王大怒,要将其处死。此人对国王说,我买到的虽然只是一副马骨,但国王不惜重金购买千里马尸骨的事传扬出去,还怕得不到真正的千里马吗?国王听后觉得有理就放了他,果然,不到一年就得到了三匹千里马。裴钢说,这个故事说明吸引人才的机制非常重要,我作为第一个青年科学家小组组长不一定是最好的,但这种公开、公平、公正的选拔人才机制一定能吸引更多的人做事。

纵观国际上一些科技领先的国家,无不是在发现和培养人才方面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如丹麦的玻尔研究所就是其领袖人物玻尔以其在科学上的深刻洞察力和人格魅力,在他周围汇聚了一批世界理论物理界的大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哥本哈根成为世界物理学家的中心之一。美国在科技上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也是靠着它能吸引全世界的优秀科学家。

从原来的客座实验室发展到青年科学家小组,再往后又延伸到伙伴组计划,中科院与马普学会科技合作的30年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双方在人才培养上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过程。裴钢告诉记者,在国际合作培养人才方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下一步将尝试与国际科研机构共建科研机构。由于青年科学家小组等的成功开拓,今后中外科技人才培养将更具互补性。“把在国外的中国人引进是一种做法,另一种是把已经入外籍的中国人引进来,目前这样的高层次专家上海生科院已经引进了3位,今后会有更多的外籍人才直接引进做所长,做教授,做学生。”裴钢说。

伙伴计划互补互利

从1998年起,中科院与马普学会决定在条件成熟的研究所内成立伙伴小组。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伙伴小组大大加强了合作双方的联系,并促进了上述领域内涌现出了一批青年学术带头人。

如果要稍微深入地讨论中德科技合作及其对中国科研的意义,中科院(沈阳)金属研究所所长卢柯院士是不可或缺的一位。他是中科院与德国马普学会首批共建的马普伙伴组的组长。中德科技合作30年,经历了从客座实验室、青年科学家小组,到上世纪90年代末的马普伙伴组几个阶段。作为伙伴组这一合作形式的亲历者,卢柯的感受和感言值得倾听。昨天,正在北京出差的卢柯院士用手机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卢柯坦言,这种合作和他以往所经历的中德科技合作不太一样。过去合作主要是中方学者或学生到对方实验室去,很少有德方的人到中方实验室来。马普伙伴合作组开创了双方互动、互补互利的合作模式。应记者的要求,卢柯谈了他对伙伴组这种合作模式的理解和感受。首先是这种合作促进了我方的科研水平。按卢柯的理解,伙伴合作是一种对双方公开的合作,你的水平和底细都必须亮出来,双方的水平如果相差悬殊,所谓合作就难以为继。因此,我们在科研中必须要想到的是怎样做才能与国际水平,与德国合作伙伴对得上号,你做的工作人家要感兴趣,达到那种档次,合作才可能持久。因此合作的过程也是我们自身科研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其二,卢柯认为,伙伴组这一相对较长期的合作计划(5年),为安排一些较为长远的合作内容,包括选题、双方学者互访、研究生的培养等提供了可能。正是在这个大框架下,马普伙伴组每年派人到德国马普金属研究所去,而且是深入到不同的研究组。通过学者、学生间的来来去去,主要受益者是我们,是他们帮助我们培养了很多人。说到这里,卢柯再次强调双方的交流能否成功、有效,还得建立在我们派出去的人自身要有很好的科学积累和素质,也只有这样的人对方才会欢迎。

经过了2002年的中期评估后,卢柯领导的马普伙伴组已在今年3月31日完成了预期目标。尽管卢柯没有提及德方专家对他们工作的评价,但从过去几年中双方共同发表论文20余篇,双方分别多次应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邀请报告,特别是双方已经商定今后将在更深层次上开展合作等多种迹象,可以看出德方的态度。事实上,卢柯所在的研究组的工作就处在这一领域的世界前列,对德国同行很有吸引力。但是就总体水平而言,我们与德国同行还不在一个档次上。

聊起国际科技合作的主题,这位目前国内最年轻的中科院院士显然有较深的体会。卢柯认为国际合作是提高中国自身科研水平非常有效的途径,就好比中国自己的足球队应该经常到国外比赛,与国际强队同场竞技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一样,国际科技合作可以使我们的科研人员见识不同的学者,不同的学术内容和学术风格,而这对中国科技进步至为重要。

卢柯强调,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自身的水平要足够高,要达到能与外国同行平等对话的水平,只有这样,交流才会真正有效。其二,国际合作不要流于形式,不要满足于签了多少协议,而应重在如何去做,包括能发多少文章、专利等;其三合作要有互补性。合作双方的工作都应有自己的特色,并且双方的学科领域最好有点差异,这样才更有利于互补交叉,达到互利双赢的效果。

马普学会主席彼得·格鲁斯

今天,人类正处于迈向新的知识时代的转型期。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情况下,中国和德国进入了知识型社会。然而,在二十一世纪初,两个国家都面临着类似的挑战,并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因为稳定而信任的纽带已经将马克斯·普朗克科学促进学会和中国科学院联结在了一起。

中科院院长路甬祥

中国科学院与马普学会之间的合作从最初的人员交流开始,进一步发展到共同进行项目研究,再到共同支持青年科学家小组和伙伴小组。直至双方共同探讨如何组建研究所和共同培养博士研究生。双方的合作从最初中方从中受益较多,逐渐演变成双赢的合作态势。双方的合作是当今世界不同国家之间最成功的科技合作之一,堪称国际科技合作的典范。

卢柯博士与德国马普金属所的合作始于1991年。1991年9月至1993年4月间,卢柯博士在中科院与马普学会合作交流协议的资助下前往德国马普金属研究所开展合作研究,主要开展非晶态合金向纳米晶体转变的相变动力学和热力学过程研究。

在过去实质性合作研究的基础上,1999年4月,“纳米材料”马普伙伴组成立。这也是中科院与德国马普学会为促进双方学术交流合作而成立的最早的马普伙伴组之一。小组设于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组长为卢柯博士,合作伙伴为德国马普金属研究所。

马普学会简介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科学促进学会(简称马普学会)是德国政府资助的全国性研究机构,成立于1948年2月,其前身是成立于1911年的威廉皇家学会。马普学会是德国最大的研究机构,现有79个研究机构,人员1.2万多人,主要从事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研究。马普学会在世界科学界享有很高的声望。1954年以来,德国有30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其中一半来自马普学会。

马普学会的部分诺贝尔奖获得者

国际专家委员会成员正在决定青年科学家小组组长人选(1994年)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