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副刊专题 > 院属单位庆典专题 > 研究生院
科学时报:庆祝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建校30周年
  文章来源:科学时报 2008-5-13 发布时间:2008-05-13 【字号: 小  中  大   

    

创新发展 再续辉煌——写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建校30周年之际


    1978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性伟大变革,迎着“科学春天”的第一缕清风,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中国科学院在北京创办了我国第一所研究生院;2000年,面对新世纪的曙光,在“知识创新工程”不断深化的有力推动下,中国科学院对研究生培养的体制机制进行了重大变革,一个全新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踏上了新征程;2008年,在北京奥运年里,研究生院迎来了自己30岁的生日。

    30年来,研究生院风雨兼程、不断前行,继承和续写着中科院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研究生培养历史,在理念、制度、机制、模式等方面的教育创新,为我国研究生教育史镌刻下一个又一个的“第一”。

    30年来,研究生院是大师的讲坛。彭桓武、周光召、王大珩等“两弹一星”元勋,曾在这里留下了育人的英姿;刘东生、陈省身、吴文俊、李振声、李政道、杨振宁等科学泰斗,曾在这里留下了执教的身影。万千学子负笈而来、孜孜以求。

    30年来,研究生院是开放的家园。从不同高校、不同地域慕名而来的莘莘学子,在这里汇集,并活跃在激荡与交融的众多学科、融合与交汇的百余研究所。还有,CUPSEA是从这里起步,出国留学潮在这里激起了第一轮浪波。

    30年来,研究生院是科学的殿堂。得天独厚的研究生培养实力,先进的设施、丰富的课题、众多的名师,以人为本的理念、崇尚科学的追求,激励着无数学子在这里扬起了人生事业的风帆。

    30年薪火相传,30年英才辈出。俱往矣,校友中崛起的30多位两院院士、担纲的众多首席科学家,从这里破茧起飞;看今朝,后继者于“龙芯”、“嫦娥”等国家创新工程任务中,崭露头角、砺剑报国。

    今天,进入“而立之年”的研究生院,又站在了一个崭新的起点。我们相信,研究生院承载着无数科苑人的追求与梦想,在未来的征途上,践行“博学笃志、格物明德”的校训理念,秉承“唯实、求真、协力、创新”的传统精神,必将书写出更加辉煌的篇章!


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兼研究生院院长 白春礼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党委书记 邓  勇




母校,祝您生日快乐!


    值此母校建校30周年之际,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代表全球近7万名已毕业的校友,向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我们尊敬的、令人无比自豪的母校说一声:祝您生日快乐!向各位对我们有再造之恩的老师们道一句:谢谢!谢谢您们对我们的谆谆教诲!

    作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的校友,不管离校时间有多长,也无论身处世界何地,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充满着对母校、对老师的深深眷恋、祝福和万分的感激之情。

    今天在这样一个喜庆的日子里,我们再次回到阔别多年的母校,往事历历在目,百感交集。要感激的人、要感谢的话实在太多太多。

    饮水思源,首先要感谢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感谢邓小平,没有他就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高考和招考研究生制度的恢复,也就没有我们研究生院的诞生和我们全体校友的今天。

    同时我们要感谢中国科学院和研究生院的历任领导,是你们以超前的思维、远大的目标、执著而又卓有成效的工作,创办和发展了我们的母校。

    作为学生,我们要再次感谢那些点化过我们的恩师们。您们用崇高的情怀、严谨的学风、超人的智慧,孜孜不倦地教育了我们,从您们身上我们不仅学到了科学知识和方法,更懂得了应该如何做人。可以说,没有当年您们呕心沥血的栽培,就没有我们这些学生功成名就的今天。

    30年来,我们的母校始终当之无愧地担负着播撒真理、传承文明、树德育才、科教兴国的历史使命。从这所我国最具规模的培养研究生的学术殿堂里走出了一代又一代的知识精英和成千上万的国家栋梁,他们中不仅有造福一方的政治俊杰,也有学富五车、享誉全球的学术权威,还有“福布斯”榜上有名的商界巨子,更有数不清的在各自岗位上创造着不凡业绩的中坚骨干。

    作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校友,我们会时刻牢记“博学笃志、格物明德”的校训,用更加出色的成绩报答母校、回馈社会。我们不仅时刻以母校为荣,更要让母校永远因我们而骄傲自豪!

    今年是我们祖国的奥运之年,我们全体校友也愿我们母校的发展更快、更高、更强。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81届自动化所硕士、84届动物所博士 邹左军)



    

创新培养模式 造就一流人才


    很高兴参加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30周年庆祝大会,并代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对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表示热烈的祝贺,对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所取得的办学成就致以崇高的敬意,对于研究生院全体师生员工表达中国科大全体师生员工的良好祝愿和节日的问候!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在中国科学院的正确领导下,不断整合全院研究生的教育资源,依靠中国科学院雄厚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队伍,优良丰厚的科研条件和研究项目,以及国内最为齐全的学科专业,建立了以研究生院为主体、联系指导覆盖全院各研究生培养基地与培养单位的研究生教育网络结构,成为我国特色鲜明、充满活力、质量优异的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开创了国家研究机构办教育的成功之路,受到国际科技教育界的关注与积极评价。对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取得的突出办学成绩,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并表示衷心的祝贺。

    作为中国科学院“一校一院”教育培养机构之一,中国科技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得到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和院属各研究所的宝贵支持与帮助,在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们希望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以及院属研究所一起,相互合作与支持,共同在中科院的领导下,不断探索和发展在“全院办校、所系结合”体系下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为培养和造就一流科技创新人才而共同努力,为科教兴国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侯建国)


      

导师的影响、使命与责任


    今天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建院30周年的庆典之日,我非常荣幸地在这个大喜的日子里作为研究生导师代表发言。30年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为国家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杰出的科学家,为政府培养出了一大批杰出的公务员,为社会培养出了一大批杰出的企业家。作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一名老师,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

    导师的影响是巨大的

    26年前,当我来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读书时,我是那样的兴奋。不仅我所求学的专业,中国最好的老师都是在科学院,而且那些在国际上也很有影响的老师们又是那样的平易近人。我永远不会忘记的是,在图书馆里,华罗庚先生问过我是从哪个学校考来的,北方的生活还习惯吗?在食堂里,陈景润教授手里拿着书与我们学生在一起排队买饭;在课间休息时,吴文俊先生与我们讨论围棋和电影;我的导师许国志院士更是经常把学生请到家里,给我们讲与钱学森教授一起回国的故事和畅想中国社会的未来。我们是多么幸运的一代人啊!在与导师们相处的日日夜夜里,我们深深地懂得了他们那一代老科学家为什么要放弃国外优裕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回到祖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深深地懂得了他们为什么要夜以继日地忘我拼搏,把“四人帮”破坏耽误的时间追回来!从导师们那里,我们不仅学到了如何做一流的科学研究,还学会了如何做人做事!令人骄傲的是,今天你去考察许多学科,中国最好的导师还是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研究生院的老一辈科学家不仅为中国科学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也为新中国的研究生教育事业作出了奠基性的重大贡献。

    导师的使命是光荣的

    今天,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之快、不同学科交叉的趋势之强、而学生们受社会思潮的影响之大,给研究生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作为导师,我们怎么去适应新的形势开展研究生教育创新?特别是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怎么才能让学生在关注就业压力的同时树立更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怎么在严格的标准下培养学生很强的学习兴趣和研究兴趣,让他们享受取得重要创新性成果的快乐?怎么培养学生有更广阔的国际视野,为中国将来培养出更多世界性的学术领袖和企业家奠定良好的基础?作为导师,我们一定要努力再努力、创新再创新,不辱时代赋予给我们的光荣使命!

    导师的责任是重大的

    导师的影响是巨大的,导师的使命是光荣的。同时,导师的责任也是重大的!我们有非常优秀的研究生生源,但这并不等于这些学生将来一定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研究生阶段,是人生成长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特别是一个科学家将来是否能出重大科研成果的最重要的阶段之一,需要导师的精心指导;研究生阶段,又是学生们面临个人选择最多的阶段,容易遭遇各种挫折和困惑,需要导师的及时开导;研究生阶段,同时也是学生们受到诱惑最多的阶段,需要导师的循循引导。我们需要不断进一步增强自己的责任感,更好地发挥导师的重要作用。

    最后,祝愿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在未来有更好更快的发展!取得更多更大的成就!当20年后,我们再相聚庆祝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建院50周年时,所有的人一定会自豪:她是一所全球最具影响的研究生学院之一!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汪寿阳)


    

岁月如梭可以带走我们的年华但带不走我们对母校的关怀


    今天,我们回到母校,在这里欢聚一堂,怀着喜悦和激动的心情,庆祝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建校30周年!

    30年来,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旗帜下,中科院各研究所、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经过老中青几代科学家、教育教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培养了数万名研究生。如今,这数万名校友,遍布在大江南北,活跃在大洋彼岸。在这里,我感到十分荣幸,感谢母校给我这样一个机会,代表广大校友,向我们的母校、向辛勤耕耘的老师们、向朝气蓬勃的广大同学们,表示节日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

    回首往昔,当年作为研究生的学习追求充实,在课堂上刻苦认真。我们当年的学习生活充满着奋斗、辛勤和拼搏,让我们终身难忘,是母校造就了我们每一个人。无论我们走得有多远,无论成功与失败,我们每一次成长、每一分进步都与母校息息相通。我从科大毕业以后分到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工作,1988年出国,1996年底回国,在清华、南开等的科学教研岗位上做学生、做导师,我深深体会到研究生教育既是我们科研创新的生力军,更是我们神圣的责任。科学与教育并重,出成果与出人才并重,定位准确、符合规律;尤其是新时期按照“三统一、四结合”更名组建新研究生院,充分发挥了中国科学院在人才培养与科研实践方面形成的密切配合、相互促进的综合优势。

    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意义深远。建设创新型国家,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推动跨越式发展,中国科学院在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与面向世界科学前沿的历史使命感召下,作出了令人瞩目的贡献。作为一名中科院的院士,我认为这是我们每一位科技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使命,能够为这一历史使命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感到由衷的欣慰和自豪。

    在母校30周年校庆之际,我们更热切地希望广大同学们,要继承学校的光荣历史和传统,响应时代呼唤,发奋学习,努力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任必将传递到你们的肩上。

    今天,我们中间有许多同学虽然离开了母校,但是离开母校越久越远,对母校的牵挂就越深厚越真切。岁月如梭可以带走我们的年华,但是带不走我们对母校的关怀。衷心祝愿母校开创出更加美好的未来,我们永远为母校而自豪、为母校而骄傲!


(南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饶子和)


    

明天研究生院将为我们而骄傲


    在今天这样一个特殊而美好的日子里,我非常荣幸能代表全院3.4万名在读研究生,在这里向母校表达心中最美好的祝愿!

    与很多同学一样,当初我进入研究生院学习,有很多偶然因素,但在这里的学习,让我感到今生无悔、受益终身。

    “博学笃志、格物明德”是路甬祥院长为研究生院题写的校训,这一校训不仅指出了研究生院的办学方向,更体现出老一辈科学家对青年学生的殷切期望。我理解,要想学业有成,成为国家民族的栋梁,不仅要博学、格物,更要笃志、明德。

    在这个科学的殿堂里,我既感受到“两弹一星”报效祖国、艰苦创业的赤子之心,也近距离地聆听了探月工程科学家们团结协作、勇攀科技高峰的感人事迹。我们的老师们,用他们的一言一行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向我们诠释着科学精神。在他们身上我们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做人、做事的道理。

    讲台上时时闪现大师的身影,夏季学期精彩纷呈的课程,研究所里紧张而火热的科研生活,还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所有这些,都为我们的学习和科研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学生,向所有为我们的成长付出辛勤劳动的领导和老师们致以最诚挚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

    在研究生院的学习只是我们整个人生历程的起点,然而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们懂得了作为科苑学子,要时刻心系民族命运、心系国家发展、心系人民福祉,以科教兴国为宗旨、创新为民为己任,把个人的成长进步融入到推动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时代洪流中去,矢志为实现远大理想而不懈奋斗。

    最后,祝愿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30周年校庆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也祝研究生院的未来更加美好。我相信,今天我们因研究生院而自豪,明天研究生院将为我们而骄傲!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在读研究生 陈健)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