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副刊专题 > 侯祥麟:红色科学家 战略科学家 > 风雨历程
决不能把牌子倒过来挂
  文章来源:中国广播网 发布时间:2005-09-06 【字号: 小  中  大   

1956年,苏联专家为我国做出了兰州炼油厂的设计方案,产品中有我国急缺的航空油品。在兰炼没有建成之前,石油部就在玉门进行了生产试验。可经过多次改进,终于生产出的航空煤油。油样送到沈阳飞机发动机厂做燃烧试验,经过200小时运转,油的推力、热值都可以,油路也正常,可就是9个火焰筒都出现了密密麻麻的坑点。

到底是油的问题,还是火焰筒的问题?此后先后用苏联的火焰筒试验、委托苏联空军做燃烧试验,都未从根本上找到症结所在。石油科学研究院开发出喷枪和小单管两种燃烧试验方法,又地添加剂上想办法试验,也都最终没能解决问题。到了1960年,国家航空油料鉴定委员会出面邀请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北京石油学院、空军、总后勤部、三机部、冶金部等单位协同石油科学研究院共同研究,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但也未能奏效。

1960年6月17日,余秋里部长听取侯祥麟汇报军用油情况后,要求航空煤油三季度必须千方百计解决。余秋里说:“几个老帅老问我航空煤油何时能够生产,这一关过不去,我走过天安门时总觉得低人一头。”此后他又一次看到侯祥麟后,生气地说:“你再解决不了航空煤油问题,我就把你们石油科学研究院的牌子给倒过来挂!”

“决不能把石油科学研究院的牌子倒过来挂!”在巨大压力下,石油科学研究院召开大会上,侯祥麟和大家都憋足了一口气。他们对各单位从不同角度研究试验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空军六所在试验中加了一种含有硫和磷的添加剂,试烧时出现好多挺厚的积垢,但燃烧室的镍铬合金钢壁的坑点有所缓和。这时大家的思路开始打开了,终于想到,硫化物在航空煤油中会不会起抑制烧蚀的作用?研究院的史继义马上取一点硫磺粉用超声波混入航空煤油中,进行喷枪试验,结果没有出现烧蚀。大家欢喜若狂,立即向侯祥麟汇报。当时最容易得到的硫化物是二硫化碳。侯祥麟和林风与大家商量,把少量二硫化碳加入航煤中进行试验,也没有出现烧蚀。再经小单管进一步加以证实,确认原来认为起相反作用的硫元素实际上对烧蚀起到了抑制作用,困扰好几年的烧蚀问题终于解决了!

当烧蚀问题一下子解决了的时刻,侯祥麟和大家一方面如释重负,一方面又非常兴奋。按照当时惯例,立即给中央军委打电报报了喜。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