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军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58年8月生于吉林长春。198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多年来从事过高分子材料和膜生物反应器研究;微囊化人工器官研究;生物医用材料用于人工器官、细胞工程、药物控释等研究。其中,微囊化人工器官制备技术居国内领先地位。现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学科评审组委员、国家“863”项目评审专家、中国生物化工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组织工程学科组理事。发表论文40余篇,专著2部,专利8项,获得各种科技进步奖7项。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定位准确,对研究方向有浓厚的兴趣,并能孜孜以求、坚持到底,是取得科研成果的三个重要环节,缺一不可。马小军研究员能够在六年的时间内,率领生物医学材料工程组的全体成员,通过“微囊化细胞移植”技术的研究开发,把固定资产3万元、课题经费3万元的穷家底,发展成固定资产500万元、课题经费千万余元的大题目组,正是定位、兴趣、坚持三要素的充分体现。
在加拿大做了4年访问学者的马小军,回国后,欣逢中国科学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于“九五”期间与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合作,率先在国内开展了“微囊化细胞移植”的研究并在国家层面获得“九五”攻关项目的支持。定位准确,是该项目当初能够立项的最主要因素。
从根本上治疗糖尿病、帕金森综合症等神经内分泌疾病的方法之一是细胞移植。而细胞移植面临细胞源和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这两大难题。“微囊化细胞移植”技术就是针对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利用高分子膜选择透过性能,实现对免疫分子的物理隔离。该技术的背后是成百上千万患者渴求治愈的殷切期待。因此,项目的社会效益是勿庸置疑的。针对该技术本身,也曾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微囊化细胞移植”国外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已经开始了研究,我们到“九五”期间才起步,整整落后了15年,这样的研究有意义吗?马小军对此问题的回答是:到目前为止,“微囊化细胞移植”技术还没有真正应用于临床。最主要原因是细胞源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根据细胞学专家的估计,细胞源问题的切实解决还需要至少10年的时间。那么在这至少10年的时间内在国内把“微囊化细胞移植”技术中化学及化工的学科问题解决,等到10年后细胞源的问题解决了,我们也就能与国外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这就是为什么其他人想研究但放弃,而马小军题目组却要坚持研究的理由。也正是这种战略眼光和明确的市场定位打动了项目评审专家组。
能够立项的另外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是大连化物所与解放军总医院的强强联合。因为,“微囊化细胞移植”的学科和技术基础是细胞技术与膜技术,及其在临床的应用。解放军总医院代表了国内最先进的临床科研实力,而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有20多年膜科学技术的积累,在膜技术的研究方面已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该研究本身就是多学科交叉的课题,而从事相关研究的部门又集中了国内生物和化工方面最优秀的科研队伍,所以,我们绝对有理由争取到国家“九五”攻关项目。
在接下来的五年中,通过与解放军总医院的紧密合作,课题组出色地完成了国家“九五”攻关项目。在国内率先开辟了“微囊化组织细胞移植”治疗神经/内分泌疾病的新途径,中央电视台“走进科学”栏目、“科技博览”栏目和“科技之光”栏目先后报道了该项研究成果,在国内引起很大反响,让许多糖尿病、帕金森患者看到了希望和光明。各地患者来信来电咨询项目的进展情况,更令人感动的是许多患者纷纷表示自愿作我们临床实验的第一人。患者的真诚打动了项目组的研究人员,也激发了大家的研究兴趣和攻克难关的决心。
经过五年努力,我们的“微囊化细胞移植”技术已经追赶上该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研究小组。由于“九五”攻关项目所用的材料之一--聚赖氨酸是国外专利,产品完全依赖进口,价格非常昂贵,从而限制了“微囊化细胞移植”技术的实际临床应用。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满足国内需求,马小军题目组没有满足于“九五”的研究成果,又充满热情地投身于寻找聚赖氨酸替代材料的研究。
从一次学术会议上得知,中国是国际上壳聚糖原料出口的主要国家。得知这个消息后,普通人可能没有什么反应,而马小军研究员以敏锐的思维联想到:壳聚糖单体与聚赖氨酸单体在分子结构上存在相似之处。如果将壳聚糖进行修饰改造,使其暴露的氨基和壳聚糖链段的长度接近聚赖氨酸,就完全有可能成为聚赖氨酸的替代品。因此,马小军研究员将壳聚糖改性的研究作为“十五”工作的重要突破口,并争取到国家“863”计划项目的资助。经过题目组三年多的潜心钻研,成功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来源广泛、价格低廉且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微胶囊制备新材料--壳聚糖,也因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基于壳聚糖的“微囊化细胞移植”技术。新材料的研发不仅使“微囊化细胞移植”的研究具有了自身的特色,而且开拓了规模化细胞培养、药物控释、创伤医用敷料等新的研究方向。
实践再一次证实了一名科研工作者准确的定位,对学科方向浓厚的兴趣,和持之以恒的坚持努力在科研工作中的至关重要性。
撰稿人:于炜婷
点评:
基于细胞移植面临的细胞源难题至少需要10年才能解决,马小军先生在落后国外15年的情况下,毅然开展微囊化细胞移植技术研究。经过5年拼搏终于追赶上该领域处于国际领先的研究小组。从壳聚糖单体与聚赖氨酸单体在分子结构上存在相似之处,联想到对壳聚糖进行修饰改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基于壳聚糖的微囊化细胞移植技术。这个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1. 审时度势,准确把握学术方向;2. 技术创新必须面向国家战略需求;3. 交叉学科领域要有所作为,必须实现强强联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