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创新专题 > 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案例(一)
开辟国情分析研究新领域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4-10-10 【字号: 小  中  大   

周立三(1910-1998) 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杭州人。1933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1946年至1947年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研究生院进修。曾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1949年后主要从事农业地理方面研究。20世纪50年代曾率领新疆综合考察队对全疆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合理生产布局,进行了长达5年的深入考察,提供了系列专著和建议,卓有建树。作为中国农业区划理论与实践的开拓人之一,对推动全国各省、市、县大规模农业资源调查与农业区划研究,为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合理布局,作出了重要贡献。领导主持我国国情分析研究,编写《生存与发展》等报告,引起各方面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及竺可桢野外工作奖和何梁何利基金地球科学奖。

1987年下半年,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委托中国科学院,对中国农村基本国情进行分析研究。中国科学院有关部门找到善于综合和协作的周立三院士,问他是否愿意承担?周先生欣然同意。并立即组织中国科学院综考会、南京地理与湖泊所、环境生态中心和系统所等单位一批科研骨干和青年科技人员组成课题组,开展国情分析研究。所谓“国情”,是指一个国家具有自己特色的总体实际情况。内容包括自然环境、政治制度、经济基础、社会结构,乃至历史文化传统与国际环境等。其中既有相对稳定的客观情况,也有不断变化的事实。所以,国情分析研究,是一个需要长期观察和研究的前沿性课题。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国情呢?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中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今天,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同样要重视依据中国的国情来制定发展战略、方针和政策,才能少走或不走弯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周立三先生长期坚持地理学为国家建设服务的原则,长期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除西藏外,几乎跑遍祖国各个角落,对我国的基本情况、基本特点和基本矛盾,尤其对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有比较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和了解。20世纪80年代初,他在《中国综合农业区划》一书中,与合作者一道,从科学事实出发,破除陈念,大胆地指出我国的农业生产存在掠夺经营、严重破坏资源和生态环境等问题。1983年,发表了有开创意义的论文“太湖地区经济面临人口、土地和粮食三大问题的挑战及其对策”,反映出他对当时发达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同时出现的人口、土地、环境和粮食安全等问题的极大关注和担心。1984年农业取得历史性大丰收后,冲昏许多人的头脑,全国上下盲目乐观,提倡高消费,出现浮躁现象,致使以后几年忽视粮食生产,粮食产量徘徊不前。周先生多次在全国政协会议上发言或在报刊发表文章,疾呼要重视农业,重视人口、土地和粮食问题。1987年下半年,当原国务院农业研究中心委托中国科学院进行国情分析时,周先生就是怀着这种高度责任感和担心焦急的心情到北京接受重任的。他以敏锐的远见及超人智慧,预见这是地理科学研究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新领域,同时又是一项十分艰巨和困难的工作。他亲自动手拟写了2万多字的“中国农村国情简要分析”,确定了“生存中求发展,发展中求生存”、现代化只能打“持久战”和非传统模式的基本基调和思路,这是《生存与发展》国情报告的雏形。因此,以“认清国情,分析危机,清除错角,寻找对策”为宗旨,在大量无可辩驳的实证材料与数据基础上,熔观点与材料于一炉的《生存与发展》国情研究报告一发表,就立即受到中央的重视和学术界的好评,一院士评论说“切中时弊”,“雅俗共赏”。其中许多观点很快为中央领导接受和采纳,成为制定我国经济发展方针政策的重要科学依据。

周立三先生作为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课题组的组织者和主持人所起的作用,别人是无法替代的。除开拓新领域、组织协调、严格把关外,其重要贡献,还在于为1~4号国情报告确定了基本框架和思路。第1号报告《生存与发展》是开篇,分析了中国国情基本特点,概括出我国发展社会生产力方面存在“人口过多、素质过低与资源有限、相对紧缺”及“工业超前与农业滞后、发达城市与相对落后农村”两个基本矛盾,首次提出中国现代化过程应坚持“持久战”的战略思想,实行节约资源、适度消费的非传统的现代化模式。第2号报告《开源与节约》和第3号报告《城市与乡村》是续篇。前者针对人口过多与资源紧缺矛盾,提出建立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与大力开发人力资源相结合的战略思想,后者针对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提出城乡协调发展和加快城镇化进程战略决策。第4号报告《机遇与挑战》,是对前面三个报告的总结和展望,提出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与基本发展战略。周立三先生开辟的国情分析研究及其系列国情报告,为中央高层咨询决策和开展国情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

撰稿人:吴楚材

点评:

周立三先生长期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对我国的国情有比较全面和深刻的认识,亲自撰写了两万多字的中国农村国情简要分析,提出了生存中求发展,发展中求生存,现代化只能打持久战和非传统现代化模式的基本思路,为1~4号国情分析报告确定了基本框架和思路。这个案例告诉我们,类似国情分析这种跨学科交叉研究项目,尤其需要物色一个知识渊博、善于综合协调各方面关系的领衔式人物;只有尊重科学、尊重科学事实的人,才能坦诚直言,敢于提出切中要害的对策性建议。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