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创新专题 > 科学思想库——中国科学院创新案例 > 《科技创新案例》摘录
“小”团队与“大”任务
——电动汽车实验室创新实践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3-11-17 【字号: 小  中  大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电动汽车实验室从1997年8月成立之初的5人发展到现在的31人,大部分毕业于90年代,其中在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9人。科研人员平均年龄27岁,已获和攻读博士和硕士学位的占到77%。

“九五”期间承担了国家重大战略方向电动汽车领域中的电动汽车概念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电动汽车电机及驱动系统国家标准、汽车车载信息系统等多项高科技重大攻关任务。团队作为主要承担者与其他单位共同取得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燃料电池电动客车;团队研究的“电动汽车交流异步电机全数字矢量控制系统”综合指标达到了九十年代末国际先进水平,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电动汽车电机驱动控制系统”项目和团队的带头人温旭辉研究员分别获得“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优秀科技成果奖和先进个人奖。目前团队继续承担起“十五”电动汽车领域多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

“小”团队与“大”任务,是中科院电工所电动汽车实验室从1997年8月成立至今5年多发展历史的写照:实验室迅速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电动汽车电气系统研发基地,一群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研发人员团结协作,承担完成了多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为国家的重大战略方向性项目电动汽车的研究开发作出了突出贡献。那么,“小”团队是如何挑起“大”任务的呢?5年多的创新实践靠什么取得成功的呢?

一、选准方向、扬长避短

实验室成立之初,面临着技术路线的选择:选择大而全的整车研究开发,还是做专业化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在激烈的国内国际科技竞争中,技术优势和机遇把握二者缺一不可,只有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准方向、重点突破”的战略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当中迅速崛起。经过对国内外的竞争形势、电动汽车技术发展的现状以及电工所具备的基础和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谨慎思考,实验室选择了“电动汽车电气系统研究开发”的技术发展方向,从“电动汽车的电机驱动控制”这一关键技术实施突破。1997年9月,实验室争取到第一个国家“九五”科技重大工程项目“电动汽车控制器研制”。以此为起点,实验室随后承担了“燃料电池中巴车研制”等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九五”期间,实验室在电动汽车领域应用最广泛的交流异步电机、永磁同步电机及其控制系统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解决了诸多关键技术问题,不仅在电动汽车电机驱动控制领域填补了国内空白,并且紧跟国际先进水平,成为国内最有影响的、最专业化的电气驱动控制研究基地。现在实验室已经成为国家“十五”科技工程电动汽车领域的主力军,承担了多个项目,研究领域也从“电机驱动控制系统”向更广阔的“电动汽车电气系统研究开发”拓展。实践证明,他们清醒地分析自己所处的环境,认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审时度势,扬长避短,抓住国家发展电动汽车的历史机遇迅速崛起,建立起一支年轻精干的队伍。在“九五”的基础上,实验室已经踏上“十五”发展的新平台。

二、独立思考、大胆创新

“万事开头难”,其实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信心。1997年9月,实验室成立不久就承接了第一个国家“九五”重大科技项目--电动汽车概念车电机驱动控制系统研制。当时,“小”团队的形势并不乐观。一方面团队非常年轻,许多人参加科研工作时间不长,实践经验不丰富;另一方面,电动汽车电气系统开发本身是一个新领域,发达国家在此领域也处于研制或小批量试生产阶段,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如何确定电机驱动的控制方案呢?标量控制运算简单、控制精度低,矢量控制运算量大、控制精度高。尽管当时从资料上看国外大多采用的是标量控制,但开发小组认为芯片技术的发展水平已经可以胜任交流电机矢量控制带来的大量运算,而且矢量控制必然要取代标量控制。在这样的判断下,研究人员在“九五”项目中果断采用了电机矢量控制方案,并紧紧盯住控制领域数字化的发展动态,研制出电动汽车用交流异步电机全数字矢量控制系统。这个系统在2000年11月进行了装车测试,各项性能不仅通过了验收指标,而且在“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成果鉴定会电动汽车领域的十个重大技术专题中获得了最高的评分。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系统既填补了国内电动汽车用交流异步电机矢量控制驱动的空白,又达到了九十年代国际先进水平,是电动汽车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小”团队首战告捷不仅使我国在电动汽车电机驱动控制研发上少走了弯路,更重要的是它极大地鼓舞了团队的斗志和信心。不管事情有多大的困难,拥有斗志和信心是成功的一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美国通用公司在90年代投入巨资开发电动汽车电气系统,而其电动汽车概念车直到1999年才由标量控制改为矢量控制。“小”团队在科研实践当中,面对西方国家总体科技水平大大领先于我们的情况,不盲从国外,而是禀承着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坚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对发达国家的科技成果取其精华,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否则,继续走模仿、跟踪的路子,仍然要落在国外的后面。

三、个人智慧转化为团队智慧

电动汽车的研究开发涉及电机、电力电子、自动控制、计算机通讯、机械制造等多学科的复杂工程,需要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研究人员协同作战。实验室成立初期,在人员分工与配合上也曾得到过一些教训。研究人员容易局限在自己的本专业领域内,而且往往倾向于将想法、经验以及工作程序装在自己的脑子里,不习惯于用文字的形式保留下来,导致实验室整体运作效率不高。当承接的项目较多时,其弊端尤为突出。俗话讲“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而对于一个大型科技工程来说,“流水的兵”常常导致低效率和重复劳动,有时甚至是前期工作全部浪费,后续人员从头开始。如何避免这一现象,关键在于如何将“个人的智慧”及时转化为“团队的资源”,使关键的工作经验不再依赖于某个人的口传身授,而是作为一种公众知识在组织内进行积累。那么,在实践中,实验室是如何进行团队建设的呢?

(一)团队内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实验室学习美国通用、福特等世界一流企业的先进经验,实施严格的项目管理。一个项目从立项开始,到方案设计与讨论、硬件设计与安装、软件设计、实验结果分析、发现的问题及研究工作总结,研究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都要将每一个环节形成文字资料并集中保管,使之能够在团队内共享。这种管理办法一方面可以使科研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有史可鉴,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工作效率、避免重复性劳动。

(二)团队内形成开放的、学习的文化

每周五下午,实验室都举办一个“coffee break”的聚会,大家忙碌一周后坐在一起交流讨论。讨论的内容不拘一格:有时是电动汽车国内外最新研究与市场动态,由主讲人事先准备一份调研报告;有时是组内技术协作和经验交流,谈谈工作进展与体会、共享成功和失败的原因,看看需要哪些方面的合作等等;有时是与合作单位的信息交流。不管哪种形式,每次交流讨论的结果都整理出来放在内部网上供大家查阅参考。

电动汽车“小”团队在实践中,不仅提倡“个人智慧的最大化”,更强调“团队智慧的最大化”,是其能够在人员少、项目多、任务重的情况下取得成功的关键。

四、丰富业余生活、培养共同理念

在任务多、压力大的情况下,研究人员自然少不了通宵达旦、加班加点的工作,但是人不同于机器,可以无休止的劳作,更需要和谐轻松健康的人文环境。实验室从成立开始就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予以高度重视,在实践中特别注意做到以下两个结合:

1、工作和娱乐相结合--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实验室不定期地利用节假日组织一些野外郊游活动,比如去爬长城、海边渡假、卡拉OK等等,让大家尽情地放松。这些活动一方面使大家消除了工作的劳累,放松了紧张的心情,回归自然,同时大家有机会聚在一起畅谈思想,交流人生体会。丰富的业余生活极大地增强了大家的团队意识、个人对集体的归属感。

2、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相结合--实验室购买一些大家喜爱的或者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影响的哲学、经济、文学方面的书籍送给每个人,使科研人员在钻研本专业的技术知识之外,接触一些人文科学知识,开阔眼界、丰富思维、提高素养,同时,关心社会上发生的新闻时事,不要成为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这种做法使大家感觉到实验室不是枯燥无味的工作场所,而是培养技能、了解社会的课堂。

共同的理念是增强团队凝聚力的手段,是团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当中获得持久发展的基础。共同的理念从何处来?不是从书本上搬来的,也不是靠命令下达的,而是在实际的共同生活和工作中培养起来的,是团队成员之间达成的一种默契,形成的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对于高素质的研究人才,工作的意义已经不再停留于衣食温饱的满足,更需要精神的关怀和同事关系的愉悦,而这不是单纯的物质刺激所能达到的。要作到用好人才、留住人才,物质激励与精神关怀缺一不可。几年时间里,大家同甘共苦,团结协作,不仅没有发生骨干人员流失,而且团队形成的价值理念激励大家不断进取。

撰稿人:王亦楠

点 评:

这是一个充满激情的年青团队。在科研工作上,他们面向国家需求,把加强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攀登科学高峰作为己任,抓住国家发展电动汽车的历史机遇,做出了多项骄人的成果;在团队建设上,他们实行严格的项目管理,强调将“个人的智慧”转化为“团队的资源”,注重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结合,重视培养共同的理念,搞得生动活泼,很有凝聚力。他们取得了科研成果和团队建设的双丰收。这个可爱的团队所走过的道路,值得大家特别是年青团组研究和借鉴。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