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创新专题 > 中国现代化亟待生态转型 > 综述
第五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综述
中国现代化亟待生态转型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2007-08-07 【字号: 小  中  大   

    2007年8月3-5日,第五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在北京中关村举行。本期论坛的主办单位为中国科学院规划战略局、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合作单位为中国科学院《科学时报》社、天津《理论与现代化》杂志社和北京同响时代现代化管理咨询中心。会议收到论文89篇,涉及10个研究领域。论文的作者来自全国19个省市和中央机关30多个单位。

    第五期论坛的主题是中国生态现代化战略。会议分四个专题进行发言和讨论,它们分别是生态现代化战略、生态现代化与生态文明、生态经济与科学发展观、生态社会与生态建设。约有158位专家学者、研究生和记者到会,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学者有75名,研究生32人,记者10人。

    大会特邀报告由中国科学院党组成员郭传杰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规划战略局局长潘教峰教授主持,中国科学院何传启研究员、赵士洞研究员、杨桂山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汪同三学部委员、国务院参事任玉岭研究员和国家行政学院许正中教授作了特邀报告。精彩报告受到广泛好评。中国地球日调查组的“我国公众生态环境感受测量调查信息”、南开大学付成双副研究员的“美国现代化中的环境与环境问题”、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任振球研究员的“融合中西两种科学思想应对全球变化”、中国社会科学院朱庆芳研究员的“构建和谐社会亟需关注的几个问题”、中国科学院袁志彬副研究员的“中国水污染的转型特征与政策建议”五篇论文被评为本期论坛的优秀论文(注特邀报告不参加优秀论文评选)。下面,分10个领域,举例介绍本期论坛学者们的主要观点(表1)。

    表1 第五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的论文分布












































































编号

研究领域

论文(篇)

特邀报告

优秀论文

1

生态现代化战略

11

2

1

2

生态现代化理论

7

 

1

3

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

10

 

1

4

生态学与生态系统

4

1

 

5

生态经济与生态农业

14

2

 

6

循环经济

5

 

 

7

生态社会与生态城市

18

 

1

8

生态建设

5

 

 

9

环境科学

12

1

1

10

科学发展观

3

 

 

合计

10个领域

89

6个特邀报告

5篇优秀论文

    一、中国生态现代化的战略思考

    中国环境问题受到社会普遍关注,生态现代化提出了解决环境问题的新思路。关于生态现代化的战略研究,受到学者的关注,共收到11篇论文,包括2个特邀报告和1篇优秀论文。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研究员的报告题目是“中国生态现代化的战略选择”。他重点阐述了三个问题。(1)环境问题是人为问题。(2)人为问题需要人来解决。(3)中国环境需要新思路。

    在茫茫宇宙中,地球是一个非常非常小的行星。地球系统为人类提供了生命支持、物质和文化服务。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类对地球环境的改变和压力日益扩大,地球环境发生不可逆灾变的可能性在增加。在地球环境发生不可逆灾变之前,我们必须采取行动,最大限度阻止和拖延灾变的发生,并积极开发星际移民的技术,寻求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根据现有知识,在目前条件下,阻止地球环境发生灾变的方法是:在保持经济增长和控制人口的同时,降低人均环境压力和单位GDP的环境压力,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的脱钩、人类与自然的互利共生。这就是生态现代化的基本思路。

    如果按照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假设单位GDP的环境压力不变;中国的实际环境压力,2020年将是2000年的3.4倍,2030年将是2000年的4.6倍,2050年是2000年的8.1倍,2100年将是2000年的18倍。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大规模的环境灾难将不可避免!

    如果按照生态文明的发展模式,假设环境技术进步的年增长率为2%,单位GDP的环境压力的年下降率为2%,那么,中国的实际环境压力,2020年将是2000年的2.3倍,2030年将是2000年的2.5倍,2050年是2000年的2.9倍,2100年将是2000年的2.5倍。未来中国环境压力将扩大1倍以上。

    在21世纪,如果不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中国将面临巨大的环境风险!如果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力度不够,中国仍将出现普遍的环境危机!我们必须采取行动。行动的基本目标是:第一,经济与环境退化相对脱钩:单位GDP的环境压力的年增长率小于零。第二,经济与环境退化绝对脱钩:环境压力年增长率小于零,单位GDP的环境压力的年下降率大于GDP的年增长率。如果单位GDP的环境压力的年下降率超过4%,那么,2050年中国的实际环境压力有可能下降到2000年的水平。第三,逐步清除历史遗留环境污染,逐步恢复退化的生态系统。

    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任玉岭研究员的报告题目是“生态现代化战略需以黄河流域为重点”。他认为,生态战略水为纲,水是生态的生命线;江河治理最重要,黄河流域是首选;退耕还林见成效,加大力度更必要;改善生态人为本,项目建设要富民;黄河水少是关键,开源节流要并进。

    国务院研究室原司长黄黔研究员认为,我国生态问题有两类,一类是经济较为发达,工业化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另一类是经济较为落后,过度垦殖造成生态退化。贫困地区的生态修复应当遵循历史的阶段性,实现生态修复和农民脱贫致富的统筹和谐。在生态修复的同时对植被适度利用,通过森林抚育、灌木和草地的刈割和适度放牧促进植被的健康发育。林草植被的保护、利用和建设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生态建设必须以人为本,把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结合,与农民脱贫致富结合。要把各部门的治理结合起来,把财政力量和群众力量结合起来。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任振球研究员的论文题目是“融合中西两种科学思想应对全球变化”。他认为,全球气候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关于气候变暖的原因及其可能后果,至今在科学界仍然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可以运用中华文明的整体思维,开展多学科交叉的整体研究,全力找出全球变化的关键原因,然后结合西方科学定量的精确研究,找出其中隐含的机理、机制及其可靠的理论模式,获得较为可靠的知识和解决思路。

    山西太原市政府副秘书长崔树民先生认为,科学发展要求实施生态优先原则。实施生态优先原则具有充分的科学性、较强的急迫性、可行性和现实操作性。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为了短期和局部的经济效益而牺牲长远的、根本的生态效益,实际上是在奉行经济优先原则,而把生态保护放在了次要位置。这种局面如果不能尽快改变,科学发展就很难切实推进。

    江苏省委党校现代化研究中心李炳炎教授阐述了生态现代化与新兴工业化道路之间的内在联系。中国的生态现代化战略必须依据中国的实际情况,考虑中国的特殊性,通过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从而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校周泽超副教授分析了宁夏生态现代化的战略路径。他认为,宁夏地处中国的西部,经济基础薄弱,自然条件不占优势,生态环境面临巨大压力。在这样一个相对落后的欠发达地区要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只有立足于长远,总揽全局,树立科学发展观,对宁夏生态现代化的发展做出战略性部署,通过跨越式发展的执政理念,构建宁夏生态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

    关于生态现代化战略的观点还有:大力发展经济林产业(毕道村);生态现代化与环保法制化(刘为民);海水西调(张宝印);大力推进农村生态文化市场建设(孙家驹)等。

    二、生态现代化理论

    生态现代化理论研究,是一种多学科交叉研究。本次论坛收到的论文包括:生态现代化中的技术问题(于维栋);生态现代化理论形成的历史观基础(吴洪亮);环境史研究与生态现代化(邹兆辰);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刘仁胜)等。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付成双副研究员的论文题目是“美国现代化中的环境与环境问题”。他认为,从环境史的角度来看,美国从拓荒到大工业崛起的现代化过程是人类与自然关系的一个缩影,它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变迁,还伴随着严重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自然灾难,美国现代化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人类征服自然而又遭到自然疯狂报复的灾难史。所幸的是美国从现代化所引起的环境灾难中幡然醒悟过来,逐渐走上了环境保护的道路,这一点倒是值得所有正在从事现代化发展的国家和人民予以借鉴和警惕。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王国成研究员认为,人类与生态系统的交互作用构成了博弈关系。他利用演化博弈思想和基本理论,初步分析生态演化的内在规律和生态现代化实现过程中的演化博弈特征,探讨如何采用演化稳定策略、协调博弈模型来寻求生态现代化的目标和实现途径。他认为,这种分析有助于改进现代化研究的分析方法和提出可操作性强的政策建议。

    国家国有资产管理总局陈永申研究员认为,对工业社会的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反思,孕育了生态现代化思想。生态现代化理念,催生了生态哲学和生态文明。将“人类—社会—自然界”视为一个相互耦合的复合开放的系统。系统内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相互制约,并高度关注各过程微变化的累积和非线性过程,不强调主次。生态文明是对传统工业文明在思想、行为上的深刻变革,将渗透到伦理、价值观、理论、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科技与行为诸多方面。循环经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生态现代化的核心问题。其科学目标是维护生态平衡,实现人类与自然界协调发展。这需要依赖融人文精神的科技创新,延伸产业链,进行循环生产,对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多次转化、利用和增值,力求废弃物排放量最小化和无害化,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技术创新的新平台,培育新的就业岗位的园区。

    三、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

    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是人类对工业文明和工业文化的反思后,逐步形成的一种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文明和新观念。本次论坛收到的论文包括:文明与可持续城市化(鲍宗豪);呼唤绿色未来(李兆清);发展东方和谐文化(梁本凡);生态法制化(陈庆立);构建大学生态式教育体系(温泉)等。

    中央编译局陈家刚副研究员认为,从发展史来看,人类文明已经经历了原始采集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在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但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环境的等等。在既有的制度框架内,人类无法有效消除这些危机和困境。因此,人类必须寻找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实现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如果说以工业生产为核心的文明是工业文明,那么,生态文明就是以生态产业或产业生态化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生态文明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本文将在分析生态文明的内涵、目标和价值的基础上,初步勾勒出实现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即生态治理和协商民主政治。

    地球日调查中心的“我国公众生态环境感受测量调查问卷信息”被评为优秀论文。调查发现,生态环境有几个方面非常重要而且需要改进:第一个是蔬菜,第二个是动物接触,其次是噪音污染、小区空气、交通道路附近、生活方式的影响、生活垃圾、林荫路、塑料袋污染、生活用水质量、信仰对环境的影响和药物等。

    四、生态学与生态系统

    中国科学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的赵士洞研究员系统分析了生态系统与人类福祉的关系,介绍了联合国开展的全球生态系统评价的主要结果。张炳炎院士分析了我国海洋生态的主要问题。李宝梁教授讨论了环渤海地区发展中的湿地保护与生态治理。曲玮副研究员分析了中国干旱地区内路河流域的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等。

    五、生态经济与生态农业

    生态经济是本次论坛的一个热点问题,共有14篇论文,包括2个特邀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汪同三学部委员的报告题目是“中国宏观经济发展中的生态问题”。他认为,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是经济发展的生态问题,我国十一五规划的目标是单位GDP产出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10%。节能减排,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是调控宏观经济的有效手段。

    国家行政学院许正中教授分析了中国现代化过程的生态补偿问题。他认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不但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同时在理论上也有充分依据。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公共产品理论和外部性理论都能为实行生态补偿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让现代化成果惠及西部人民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侯京林先生认为,从二十世纪80年代起,各发达国家试图广泛地利用经济调节机制来激励市场经济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活动。由此,形成了国家行政和市场机制独特的共生现象:寻找最佳的生态经济调节器。生态保险可以提供刺激投资的生态经济学方法,其保险机制可以成为使生态环境损失大大降低的风险调节器与管理手段。这种直接的经济激励机制的应用可以作为对社会与自然相互关系调节的传统经济与法律手段的有益补充,也是真正能够使得污染者支付原则得到实施的生态经济手段

    关于生态经济和生态农业的论文有:商业道德与商业发展(裘元伦);环境管理体制的改革(任玉岭);农业现代化和生态化(李建军);生态农业(杨晓东);农业水资源利用(李颖明);水资源利用与南水北调、经济增长与人口问题(胡伟略);干旱区水资源利用(王世金);海洋经济(张宝印);非资源型山区生态发展模式(周学政);旅游经济(陈运旗)等。

    六、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生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会科学院杨重光研究员提出,可以通过城乡联动发展循环经济。中国社会科学院吴裕宪研究员认为信息化是推进循环经济的关键。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和管理研究所循环经济研究中心高梁研究员等人的论文“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问题”,对我国循环经济有比较系统的分析。他们认为,循环经济是关于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新观念,又是具体的经济运行模式;循环经济的本质是通过经济发展的减物质化变革,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要追求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成倍地提高资源生产率,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并将环境保护由末端治理变为源头防控。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周朝东研究员认为,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模式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的战略性突变。完善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体系的具体建议包括:第一,应尽快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或法规,如《发展循环经济条例》等;第二,加快制定中央和地方发展循环经济的规划,在已将循环经济发展纳入到“十一五”规划的基础上,立足长远,抓紧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中长期规划及各类专项规划。第三,建立全国性的发展循环经济的资源制度、市场制度、产业制度、生产制度、消费制度、贸易制度、包装制度和回收制度等。第四,制定整体推进我国循环经济建设的产业政策、激励政策、科技创新政策、优惠政策、考核政策等。

    曲靖市社会科学院院长叶国伟研究员认为,骨干企业是推行循环经济的主体力量。珠江上游地区的骨干企业在推行循环经济过程中具有促进资源开发与利用方式转变、推动各类企业间的联系与协作、推动企业开展清洁生产等作用形式。充分发挥骨干企业在珠江上游地区循环经济中的作用必须推进其绿色制度创新。

    七、生态社会与生态城市

    生态社会和生态城市建设是本次论坛的热门话题,共有18篇论文,包括1篇优秀论文。

    北京大学毛志峰教授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探讨了生态城市的基本理念与规划目标要求,提出了生态城市建设规划所须遵循的基本原理。利用系统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对生态城市系统的解析与重构,建造了生态城市建设规划模拟模型,并集成了一套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内容、过程与方法体系,较好地解决了生态城市全面协调发展的问题,亦可供生态省、县的综合发展或可持续发展规划参考。

    中国社会科学院朱庆芳研究员讨论了和谐社会建设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主要包括:社会发展总支出占GDP比例偏低;居民消费率下降到历史最低点;社会不公平状况没有得到改善,各种收入差距仍呈扩大趋势;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指数为负增长,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环境与资源状况依然严峻等。

    山东交通科学研究所许云飞研究员认为,生态交通是指按自然生态、人文生态和经济生态原理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由交通网络、交通工具和交通环境组成的生态型复合交通系统。是通过对交通和生态环境有关的环节进行系统地研究、规划、管理,使交通不仅具有输送人流、物流、信息流,支撑和引导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而且具备改善、美化、促进和优化周围环境生态条件的功能。生态交通应具备适应性、超前性和进化性。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运输研究所李连成先生系统分析了交通运输系统对土地、能源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占用,以及对环境的影响,比较了各种运输方式资源利用和环境影响特征,提出建设资源环境友好型交通体系的途径:加快发展铁路、水运等节约型运输方式,调整交通结构;加强需求侧管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优化运输组织管理,提高交通运输效率;以及推进交通技术进步,积极应用节能环保载运工具等。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严以振教授认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对社会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关系的高度概括性描述,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中国特色。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文化构建是资源环境文化系统赖以生存、发展的一个基本属性。本文剖析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资源环境文化结构的各个层次 ,即表层的物质文化、中层的制度文化和深层的精神文化三个层次,并进一步说明这三个层次之间的文化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构建共同发展的有机整体。

    关于生态社会和生态城市的论文有:人文生态城市(沙莲香);中关村创新的社会价值(方竹兰);城市生态管理(白玉江);节约型政府建设(王伟华);生态养老(韩孟);生态城市现代化(张伟);生态农村(刘德林);大城市环境问题(陈卓咏)等。

    八、生态建设

    生态现代化要求提高和发挥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生态恢复和建设是重要内容。关于生态建设的论文有:神东矿区的生态环境改善(焦居仁);绿洲经济与生态建设、节水农业与生态建设(麻霞);可持续发展试验区的生态化发展(黄宝荣)等。

    九、环境科学

    关于环境科学研究,本次论坛收到12篇论文,包括1篇特邀报告和1篇优秀论文。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和湖泊研究所杨桂山所长系统分析了中国沿海地区的环境变迁和影响。他首先介绍了中国沿海地区的基本情况,然后分析了沿海地区的环境变化,最后讨论了环境变化的影响。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袁志彬副研究员分析了我国水污染的转型特征,即从单一污染向复合型污染转变;从工业污染为主向生活污染为主转变;地表水进入富营养化阶段;流域性水污染问题严重;水污染事故进入高发期;水污染引发水资源短缺、水生态和水灾害等问题。在分析水污染加剧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包括重新评估污染物减排目标,采用适应性管理方法;加快污水处理企业改革的步伐;发挥价格杠杆作用;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

    关于环境科学的论文有: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郑玉歆);保护地球政府该做什么(谢明干);西部大开发中的“内蒙古现象”(程萍);改革环保体制(常健);温室气体排放税(牛强);环境健康调查(柯山);生态安全预警系统(陈秀丽);可利用水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孙立);环境不公的社会根源(杨学龙)等。

    十、科学发展观

    关于科学发展观有3篇论文:高度重视自然环境与科学发展观(韩孟);科学发展观与生态产业(魏澄荣);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源泉(张道武)等。

    福建社会科学院魏澄荣研究员认为,科学发展观是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和突破口。循环经济既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同时也是经济发展、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一体化战略。循环经济的主要内容可归结为产业的生态化,必须加快实施我国产业结构的生态重组战略。

    中国现代化急需生态转型,走绿色发展道路是合理选择。如果我们能够实现生态现代化,中国自然环境和人民生活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21世纪末,中国的天是蓝色的天,中国的水是清澈的水,中国的山是自然的山,中国的人是健康的人;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具魅力的国家之一。山青水清空气清,人美物美生活美。不是桃源,胜似桃源。这是中国生态现代化的前景,也是我们心底的期盼。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

    2007年8月6日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