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创新专题 > 中国现代化亟待生态转型 > 生态社会与生态建设
大力推进农村生态文化市场建设
  文章来源:中共江西省委党校科研部主任 发布时间:2007-08-06 【字号: 小  中  大   

    摘 要:人的肉体和精神都是环境的产物,也是物质和文化消费的产物。农村的发展不仅要有产业的发展,还要有市场的发展。发展生态文化市场不仅是农村的优势,也是城乡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政府在这方面应发挥重要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农村;生态文化市场建设;政府主导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越来越多人的生活在远离自然的城市人工系统中,城市的人工技术和商业化环境塑造出来的人,对技术和金钱的崇拜取代了对自然的认知,而农村虽然仍处在自然的怀抱之中,但城市对农村人才、资源的强大吸聚力和农村人工系统的扩张,不仅使农村处于边缘化和贫困化之中,而且使农村人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同样发生错位,造成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多样化历史文化、技艺、民俗的丢失,从而形成了全面的和日趋严重的城乡失衡、人与自然失衡和人的身心失衡。要逆转这种失衡,在保护生态环境和多样化历史文化、技艺、民俗的同时,发展农村生态文化市场,使所有的人都能在这里接触体验认知自然、多样化的历史文化和生存技艺,与城市市场形成互补,从而不仅为人的身心健康、心智健全和全面发展提供不可或缺的营养滋补,而且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发展提供强劲的经济动力。

    一、社会发展和农村发展都需要有农村生态化市场的发展

    人类需要进行多样化的生产来满足自身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以实现身体的健康、能力的提高和精神的丰富。城市的优势就在于它是一个能满足人们多样化消费需求的大市场,正是由于这种优势,它才成为各种生产要素的巨大引力中心,而农村则因被这种引力中心的吸引而成为人才、资金净流出的边缘化区域。但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仅靠社会生产的发展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自然的孕育,人类是自然之子,在肉体和精神上都必须与自然相和谐而不是相对抗,这就需要使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与自然相和谐而不是抵触,而这却是城市消费市场所无法满足的。农村覆盖着90%以上的国土面积,现在还残留的自然半自然生态系统全部在农村,残存的历史和民俗文化记忆的绝大部分也只有在农村才能找到,因而,发展农村消费市场尤其是生态文化市场,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工业化城市化时代所必须解决好的重大历史性课题。

    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只能源自于其内源性的自我发展能力,这种可持续的自我发展能力,来自于自然和社会两大类要素的和谐统一,即其生产和消费方式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环境的影响是可持续的,同时,这种生产和消费的产品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需求品,而且还具有它的特殊性,是特定的自然、历史和文化共同塑造的产物,在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中的特定需求上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不可移动性,从而能有效地吸引其可持续再生产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的聚集。因而,农村发展不仅要改善它发展的外部环境,使它能成为稳定的农产品生产基地,能为城市消费提供必需的农产品,更重要的是,还要把它建成城市所不可替代的消费市场,通过城市的社会产品、服务和农村的自然生态、历史民俗文化两个市场的相互补益,既使人们的多样化消费和全面发展的需求得以满足,同时还使农村像城市一样能获得自我发展能力。

    长期以来,受传统经济学的束缚,人们的生产与消费观念中没有环境、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地位,而只有被货币化了的生产要素和消费品概念,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只有流动中的人财物,即农村的人才、资金、农产品向城市流动,城市的工业品向农村流动,农村不过是向城市提供农产品、工业原料的生产基地和工业品的销售市场,所谓开拓农村市场,指的只是开拓在农村的工业品市场,而农产品市场则在城市。城市与农村的一个巨大差距就是:城市不仅是提供全部非农产品的生产基地,而且是非农产品和农产品的主要消费市场,农村则仅是农产品的生产基地和农用生产资料及农民生活消费品市场,二者在结构和价值总量上都有着巨大的差异。

    这里所说的要把农村建设成城市所不可替代的消费市场,不是指现在通常所理解的农村工业品市场,而是指尚待开发的特定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及民俗文化市场。这种市场所提供的消费品,不仅有人工生产的,还有自然形成的;不仅有物质形态的,还有精神形态的;不仅有流动性的,还有不可移动性的;不仅有普遍意义的,还有独特风情的;不仅有体现现代文化的,还有见证历史沧桑的;不仅有有形有限的,还有无形无限的……这样的市场是城市市场所空缺且不可移动、不可复制和不可替代的,同时还是人的健康和全面发展所不可或缺的。

    人的肉体和精神都是环境的产物,也是物质和文化消费的产物,什么样的环境和消费结构塑造什么样的人。人同时也为了自己的需要而改变环境,改变“生产什么”和“怎样生产”的内容,从而改变消费的形式和内容,但这种改变并非总是与自己的初衷和人类根本的长远的利益相一致。

    农业和定居生活将人类社会导入了文明轨道,但这并不是说自然从此只是一个外在的、异已的、应征服和对象,也不是说人类在物质和精神消费上从此可以摆脱自然而自行其是,更不是说凡自然的就是落后的,文明的一切产物都优于自然状态的。大量的观察和研究资料表明,改善童年的营养,成年后的身材会增高。古病理学家对希腊、土耳其出土的古代人骨进行研究,发现在冰期结束之前(15000年前)生活在那里的采猎群族男性平均身高177.8公分,女性167.6公分,农业文明开始后,人们的身高急剧下降,约6000多年前,男性的身高只有160公分,女性只有155公分,直至现在,希腊人和土耳其人的身高还没有恢复到其祖先的水平。人们总以为农业文明提高了生产力,稳定地增加了衣食供给,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划时代的进步,但人类身体的变化表明,采猎时代人类的食物来源更为丰富,营养更为平衡,健康状况更为良好。

    对美国依利诺河谷与俄亥俄河谷印第安人冢的人骨研究同样也对此提供了有力的例证。在农业种植之前,其人骨非常健康,但自从种植玉米后,成年人的牙齿蛀洞从平均不到一个猛增到近7个,牙齿脱落和牙周病极为猖獗,儿童乳牙的珐琅质缺陷表明母亲怀孕和哺乳期严重营养不良,贫血病例增加了4倍,结核病成了风土病,一半人患螺旋菌感染或梅毒,2/3有骨风湿或其他退化性疾病,每一个年龄的死亡率都上升了,活过50岁的人只占总人口的1%,远低于以前的5%,1/5的人在1—4岁之间就夭折了 。

    不仅身体上是如此,精神上也是如此。大森林、大草原、大沙漠、高山、海滨等不同的生存环境,农业定居、游牧生活、工业开拓、商业竞争以及和平时代、战乱年代和处在社会金字塔结构中的不同层级,对人的精神世界、思维方式和文化结构都有着不同的重大影响,不同的宗教、哲学、民俗等的形成、演变和兴衰,都各有其不同的自然和社会背景。

    吉尔伯特•怀特的生态整体主义思想的形成,是他长期生活在伦敦西南约50英里处有相对宁静的田野、小山、森林、沼泽、草原和生物多样性的自然环境中悉心观察自然的产物。同样,亨利•戴维•梭罗的生态田园主义思想,也是他长期徜徉在康科德山野里研究生机勃勃的大自然的结果。奥尔多•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思想同样也是他长期的野外考察生涯对自然的深刻领悟所得。不同的文化和观念有着不同的自然和社会背景,美国的人类中心主义、西方中心主义和自我中心主义思想观念的顽固性有其大工业、大农业、大商贸、大金融、大科技等的全球性地位和影响的深厚基础,但自然的多样性、整体性、有限性和北美印第安人的生态文化影响,使得美国的生态学领域学派纷呈,色彩多样,并未堕于人类中心主义和自我中心主义之一途。

    如今的人类已越来越多地终身生活在城市这个人工系统中,这种消费结构塑造出来的人,已离自然越来越远,对科技神话的崇拜已彻底取代了对自然的敬畏,对金钱物欲的追求已无情地践踏了对人伦和情爱的珍重,人正在被塑造成吞噬自然母体的无厌的饕餮者,要改变他们对人类与自然的颠倒的观念,即改变认为人类的生存和福祉依赖于人工系统的强大,自然是应被征服的异己的外在对象的荒唐观念,就必须回到自然的怀抱,追寻历史的足迹,接受自然和历史的教育,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人类心智的健全注入自然和历史的营养。因而,农村生态文化市场建设不仅具有根本的重要性,而且具有普遍的意义,因为没有这种市场所实现的消费,就不可能有人的身心健康、心智健全和全面发展。

    二、建设农村生态文化市场的巨大潜力

    农村具有建设生态文化市场的丰富资源和巨大潜力,这里只从几个方面略作阐述。

    森林文化市场。森林是生态之柱,亦是文化宝库。保护森林对保护水土、保护物种、净化大气、调节温湿、抗减洪旱灾害具有不可替代和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在所有的生态系统中,只有森林能提供全部的人类生存资源,在人类约700万年的进化史中,有99%以上的时间是在森林中度过的,近一万年来人类走出森林,从事农业开发,仍没有一天离开过森林的恩赐。燃料、药材、各种木质建筑和用具材料、野果、食用菌、野生动物的肉和皮毛等都取自森林。森林还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人类在这里不仅能体验到高山峡谷的神奇、瀑布深潭的震撼、鸟语花香的诗情、兽走猿攀的画意、云海松涛的变幻,而且能感悟到万物共生的包容性和多样性统一。森林是诗画、文学、美学、哲学、生态学的伟大导师,她教给人类无穷的多样性和谐智慧,人类在历史上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森林文化,现代科学则还发现了她的基因宝库、生态功能、环境服务的巨大价值,并发现人类在遗传学上与森林有不解之缘,在森林中,人能减少肾上腺素的分泌,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降低皮肤温度、减少脉博跳动次数,解除心理和眼睛的疲劳,使人心静神逸。

    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对木材、耕地、非农用地需求的增长以及对奢华、金钱的追求和贫困的压力,曾经在陆地上广泛分布的茫茫林海如今已退居到人类难以进入的崇山峻岭之中,以零星的“斑块”“片段”形式残存下来。环境的恶化唤醒了生态意识的回归,人类终于认识到森林的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功能、生态服务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森林游、森林浴、森林考察体验休闲已成了当代都市人的追求,更是当代人重新认识自然的多样性、和谐性、生命的美丽和脆弱而必须补上的一课。

    湿地文化市场。湿地包括湖泊、水库、河流,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系统,其生态功能和环境服务价值与森林一样,高于其他陆地生态系统。自农业文明开始,人类就逐水而居,因而河流沿岸、湖泊周边都密布着农田和村落。湿地不仅为人类提供了饮用水、灌溉水,还提供了丰富的水产和航运便利。所有伟大的古代文明都是湿地滋养出来的,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尼罗河、印度河、恒河、黄河、长江、多瑙河等都因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而在人类历史上占有神圣的地位。水是一种奇妙的物质,是所有生命过程得以进行的介质,它能溶解营养物并把它分配给细胞,维持细胞结构,调节体温,运走身体内的代谢废物。水是一种清洁的介质,流动的水不仅能自我净化,还能为人类洗去污垢和疲劳,缺少了水,人类和环境都将是一片污秽。水是孕育生命的母体,最早的生命形成于水中,一切生物都起源于水中,无论地球上发生何种变故,只要水不枯竭和污染,生命之火就不会熄灭。水在历史文化中也享有崇高的地位,不仅画家描绘它,诗人讴歌它,文学家赞颂它,而且兵家学习它:“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孙子》),哲学家探究它,认为水性几乎与“道”相同:“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

    淡水日趋短缺,湿地急剧消失,水污染不断加剧,是当今全球生态破坏、环境恶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发展湿地文化市场,使所有人都认识到水乃生命之源,具有不可替代的宝贵性,而且还象生命的多样性一样具有极其多样性的价值。湖滨县、库区乡、临水村在保护湿地、防治水污染的同时,开发湿地文化市场,使人们通过观鱼、观鸟、垂钓、游湖、划船、休闲、研讨等活动领略湿地的美丽和多样性、清洁淡水的珍贵和不可替代性,体验大自然的绿水青山和天人和谐意境。

    历史和民俗文化市场。在四大文明古国中,我国是唯一未曾发生历史文化中断的国家,这与中国多样性的自然环境和包容性的历史文化是分不开的。虽然中国历史文化不可避免地有它的历史局限性,但就总体而言,它不是独断论的体系,而是具有多样性、包容性、开放性的体系,在处理人与人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重视“度”的把握和“中庸”、“和谐”的价值追求。这种文化智慧包含了丰富的自然和社会辩证法,有着很大的创新空间,因而今天仍有其宝贵的价值。我国史前文化遗迹遍布大江南北,在世界史前文化中居有重要的地位。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我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军事等人才辈出,灿若星河。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还创造地丰富多彩的乡土民俗文化。所有这些都使我国的山山水水充溢着文化灵光,除已开发的各类景区景点外,还有大量的文化资源散布于全国的村落之中和山水之间。

    特色产品市场。气候的多样性、地质地貌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人类适应环境多样性而创造出的多样性文化,使得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自然景观、物产和文化习俗,它们给人以物质的或精神的、自然的或人工的、直接的或间接的、可移动的或不可移动的、一次性的或持久的不同的消费需求满足。正是这种多样化的特色产品,使人们能深刻地感受到大自然多样性的神奇,体验到人依赖于大自然生活和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好,领略到传统的淳朴民风习俗的宝贵价值。大力开发这种特色产品市场,使城市人能从亲近自然、品味民俗中获得对自然、农村、民俗文化的热爱,同时也为农村特色产品的开发和经济发展提供强劲的经济动力。

    循环经济市场。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植物吸收土壤和大气中的营养物质,利用太阳能生产生物质,由此建立一条“土壤、大气——植物——植食动物——肉食动物”的物质和能量流动过程,植物的枯枝败叶和植食动物、肉食动物的排泄物、遗体通过微生物的分解还原,又以有机质、腐殖质和元素的形式返回于土壤和大气,从而构成循环不掇的自然经济系统。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正是模仿这种自然循环经济而建立起来的,今天我们在山区分散的村落和小块农田系统中,仍可以观察得到这种循环经济的模式。农民在田地里种植庄稼,收获其产品,使农田的营养物质流出于农田之外,进入到农民的餐桌上、家养禽畜的食物中和城市的市场上,但农民不仅将人畜粪便返回于农田,而且将农田周边的杂草生产沤肥、草木灰,以及将池塘中富含营养元素和腐殖质的淤泥等施于农田,使农田的物质通过人工循环而得到不断补充,从而维持了农田可持续的生产力。

    现代农业的单一化种植、规模化经营和商品化生产,彻底改变了农田的物质循环和生态平衡过程,人们用化学肥料和化学药品去替代这种循环和平衡,实践表明,这种替代是不可持续的。现在农村推广的以沼气池为中介的种植和养殖循环,一方面是一种物能利用效率更高、更为清洁的循环经济,另一方面由于现代农业的大部分产品进入了城市,因而农村的循环经济还不可能实现农田物质的完全循环,还需要把在城市消费的农产品废弃物和排泄物转化成有机肥料返回到农田,才能达到循环的充分性,这就需要在城郊农村大力发展以城市有机废弃物为原料,向农村返回有机肥的循环经济,通过城郊循环经济与农村循环经济的链接,才能使农田的物质循环得到充分的保证。

    自然生态系统能够生生不息,在于它的物质循环性,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样也在于农田物质的循环,为什么有些地方农业持续数千年而不衰,有些地方则退回贫瘠甚至变成了荒漠,关键的区别就在这里。城市人由于生活在远离自然生态系统的人工系统中,依赖的是技术,追求的是金钱,在工业生产中,只管他们的工厂生产线上出来的产品的价值,而不管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下水道的污水、烟囱冒出来的浓烟的环境排放恶果,只热衷于从超市中购进自己所需要的消费品,而不管消费后排到环境中的垃圾,这种生产和生活方式都是不可持续的。城市人到农村去学习大自然,领悟自然和生命的循环法则,了解农业遵循或违背自然法则的得失,这对改变他们蔑视自然、自以为是的荒谬陋见,改变城市反自然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将有极大的好处。

    可以发展的农村生态文化市场还有很多,如草原生态文化市场、沙漠生态文化市场、民族生态文化市场等等。

    大力推进农村生态文化市场建设,改变只有农村人到城市消费、视城市为人生的“福地”、农村为争相脱离的“苦海”的失衡倾向,使农村也成为城市人消费的巨大市场,成为健全心智、完善人生、和谐社会的重要课堂,这对均衡人财物流向,转变社会观念,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和人与自然相和谐都具有巨大的意义。

    三、政府在农村生态文化市场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农村生态文化市场建设的主体是农民,但对照尼泊尔、海地等国环境破坏的恶果和不丹的环境保护、菲律宾吕宋岛水稻梯田奇迹的保护、日本群马县水上町农村公园等的建设经验,政府的主导作用不可或缺,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内源性人才、资金瓶颈需要有相关政策去舒解。

    农村生态文化市场建设的内源性人才、资金投入是外部人才、资金投入所不可替代的,生态文化产品的开发,吃住游娱购的场所和设施建设及其运作,都需要农村自身有一定的人才、资金投入,由于城市对农村人才、资金的强大吸聚力,加上农村生态文化市场建设的投资回报周期较长,同时,作为一个新事物,需要有高水平的构思、规划和设计,并需要有较高素质的多样化的人才去实施,如果农民自身的人才、资金条件不具备而勉强去做,粗制滥造,只会对自然资源造成破坏,使文化特色贬值,并使投资无效益而挫伤农民的信心和积极性。如何破解这一难题?除了各级政府要不断完善支农惠农、有利于农民增收的政策外,还需要在政策上构建“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机制,使农村与城市之间形成一种“人力流出——人才流入”、“少量资金流出——大量资金流入”的良性循环机制,使农村摆脱只有人才、资金向城市单向流出的失血状态,能从城市不断获得新鲜血液的补充。应废除城乡二元户籍制和学习、就业歧视制,使农村十几岁的青年能尽可能离开农村,到城市去学习知识,了解社会,增长才干,增加收入,当事业有成后,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使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能回报家乡。如果这一机制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内源性发展机制才能逐步形成。

    要使内源性人才、资金投入能发挥出最佳效益,外部环境的改善和善于利用外部环境都是非常重要的。所谓善于利用外部环境,可做的文章很多,例如,先开发外部环境好、市场需求大的特色产品以加快资金周转,然后逐步完善;利用靠近城市或交通便利的条件,引资联合开发有吸引力的特色产品,以带动自我开发;利用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和旅游景点的外部效应开发有需求的特色产品,借力发展;把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与生态文化市场建设结合起来,使投入能发挥出最大的综合效益;充分利用国家的各项支农资金和惠农政策去带动生态文化市场建设;利用新闻媒体对生态环境和“三农”的关注去宣传推介生态文化产品,扩大社会的知名度;利用各种机会去争取社会各种形式的支持等等。

    2.在全社会普遍形成生态文化消费需求。

    政府要在全社会大力推进生态环境教育。生态环境教育不能仅仅只是停留在文字、画面等抽象的形式上,人们的环境意识也不能仅仅只有一些抽象的概念,还必须有实际的生活体验和感受,因而,通过普遍的生态文化教育使人们懂得经常进入农村各类生态文化市场,去接触大自然的山山水水,感受生态文化的方方面面,对人的环境认知、身心和谐和全面发展都是不可或缺的甚至是基础性的。而且,也只有形成这种普遍的社会需求,农村生态文化市场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同时,也才能使农民本身的生态环境意识有一个大提高,只有农民自身能普遍地认识到山林、水土、耕地和历史民俗文化多样性保护的极端重要性,他们的家园才是可持续、美丽和有魅力的,而以当前的急富为唯一目标,竭林而木、竭泽而鱼、竭地而耕,只能陷入贫穷的恶性循环。因而,政府的公共品供给,首先是在全社会广泛深入持久地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是精神产品的供给,是意识氛围的营造,是提供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各种科学知识和信息,是为全社会转变思维方式、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提供精神动力。

    3.大力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居住条件。清洁的饮用水、稳定的供电、便捷的交通通讯、整洁的居住环境,是城里人进得来、住得下的必备条件。住宅建设要靠农民自己投入,按照与环境相协调的原则,建筑材料和建筑风格应有多样化的选择,竹楼、木屋、茅舍和砖瓦、钢筋水泥结构的住宅以与环境相协调为美,而不是以造价高低论长短。一般而言,这些住宅造价从几万元到十几万元不等,除少数困难户外,多数是可以胜任的,问题主要是村子的规划要统一,住宅既要与自然环境协调,又要相互协调,不能反差太大,有条件的可以改善内部设施、美化庭院,但仍应走简朴雅致的路子;要普遍推广沼气工程,发展种养循环,提高能源自给率和卫生健康水平,政府要在这方面发挥有效的指导作用;政府还要加大对农村水电路和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同时引导农村人口适度集中,以节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和提高投入产出效益、提高服务配套的能力。在前期发展阶段,应当选择产品特色明显、生态环境优势突出、人口聚居较多的村子予以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居住条件改善都必须最大限度地保持、维护自然风貌和有价值的历史遗迹原貌,这是特色的精髓所在,破坏了就不可恢复。

    4.优化农村发展的软环境。要突出地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和人口转移,使农村过多的人口对资源环境过大的压力逐步得到缓解,逆转农村生态环境恶化不断加剧的势头;②贫困是环境的毒药,对农村人口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障和义务教育免费制度,严禁一切竭林而木、竭泽而渔的生态自杀性行为;③建立全面覆盖的森林、湿地保护网,除经济林和小塘库外,严禁和坚决打击一切私伐和滥捕行为;④切实落实村务公开、村民自治、民主管理,坚决打击一切邪恶势力操控村务、横行乡里、愚民谋私的行为;⑤大力推进生态环境知识、民主法制知识、可持续发展知识和发展生态经济的教育,使生态环境意识、社会安全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和农村生态循环经济普遍形成,成为所有村民的共识和自觉行为;⑥提供人才、技术和资金支持,在中央和省的倾斜政策支持下,市县政府还应在提供组织、管理、设计、规划、教育、卫生、农林水科技人才和生态建设扶持资金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⑦把农村生态文化市场建设纳入到县乡政府的整体规划,环境具有很强的自然流域、地域和生态系统整体性,没有生态环境的整体观念、整体规划、整体协同,任何生态保护都会成为一厢情愿。因而,农村生态文化市场建设可以有多层次的利益结构,但不能因行政区划、所有权、经营权的不同而将环境的整体性分割细碎化,各搞各的,相互竞争利益的最大化,这样做的最后结果只能是“公地的悲剧”。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