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创新专题 > 中国现代化亟待生态转型 > 生态社会与生态建设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文化构建
  文章来源: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科技.软科学教研部 发布时间:2007-08-06 【字号: 小  中  大   

    摘要: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对社会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关系的高度概括性描述,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中国特色。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文化构建是资源环境文化系统赖以生存、发展的一个基本属性。本文剖析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资源环境文化结构的各个层次 ,即表层的物质文化、中层的制度文化和深层的精神文化三个层次,并进一步说明这三个层次之间的文化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构建共同发展的有机整体。

    关键词: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环境文化,人与自然和谐

    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涵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一概念是随着人类社会对资源、环境问题本质的认识的提高而形成的。随着全球资源、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国际社会逐渐认识到,资源、环境问题是一个多层面的各种社会问题的关节点,是“世界问题的复合体”。资源、环境问题是一个与人口有关的问题。而人口、资源、环境又主要通过生产、消费和分配环节进行联系,因此资源、环境问题是一个经济问题。如何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同时而实现资源、环境与社会的协调,关系到全社会的整体发展,因此资源、环境问题又成了一个社会问题。资源、环境问题带来人们生活方式与人生价值的变化,解决不好就会使社会人文与社会道德伦理受到威胁,因此资源、环境问题就又反映为一个文化问题。资源、环境问题要求以可持续发展理念来指导整个社会实践,强调转变政府的社会管理服务职能,因此资源、环境问题又成了一个政治问题。全球资源环境的有限性决定了国际冲突发生的必然性,为占有更多资源、环境,各国在方方面面进行着激烈博弈,因此资源、环境问题现已成为一个国际问题。

    为解决资源、环境问题,必须创新人类社会文化价值观,必须改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与消费方式,必须调整和协调社会各主体间的利益关系,必须改革宏观政治决策的机制,必须革新传统技术体系,将这一系列的变革融合到一个统一的发展观框架中,就是必须要进行一场综合的环境革命。综合环境革命的结果,就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002年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世界各国开始全面提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理念。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社会经济文化政策为手段,致力于倡导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的社会形态。就中国而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目标就是建立一种低消耗的生产体系、适度消费的生活体系、持续循环的资源环境体系、稳定高效的经济体系、不断创新的技术体系、开放有序的贸易金融体系、注重社会公平的分配体系和开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民主体系。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倡经济和环境双赢,实现社会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负荷最小化,将这种负荷和影响控制在资源供给能力和环境自净容量之内,形成良性循环。

    二、资源环境文化的内涵

    [英]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中认为“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获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文化是“作为人的人”处理自己同自然的关系以保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普遍的正常方式。人以文化的方式生存。在社会包括的经济、政治、文化三个系统中,文化位于最顶部。文化是可持续发展的灵魂,资源环境危机实质上是文化危机。资源环境文化是资源环境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精神和社会制度。凡致力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关系,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型态,即资源环境文化。

    十七世纪中叶,人类从传统农业文明转向了传统工业文明,形成了传统工业文明主导下的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传统工业文明带来了科技与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但其与生俱来的缺陷也日趋暴露:它以惊人的速度消耗全球自然资源,排放大量自然界无法吸纳的废弃物,打破了全球生态系统的自然循环和自我平衡,造成了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危机,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发展。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传统工业文明,反思它的种种弊端,以求摆脱它所造成的种种危机,最终以新型的生态文明取代传统工业文明。因此说,资源环境文化的核心是生态文明。

    资源环境文化强调,地球是我们和子孙后代唯一的家园。地球生态系统是脆弱的,如果听任传统工业对地球自然生态环境进行摧残和破坏,人类将无家可归。

    资源环境文化强调,人类是自然生命系统的一部分,与自然界的其他生命形式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不可分离。人与自然的关系制约着人与人的关系。调整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便是协调人类的社会关系,便是追求人类社会的和平与进步。

    资源环境文化强调,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必须与对环境的修复相平衡。发达国家和高消费人群是全球资源消耗的主体,他们有义务承担更大的环境责任。

    环境文化强调,自由是对自然法则的遵从,受自然法则的约束。人类有享受物质生活、追求自由与幸福的权利,但这权利只能限制在环境承载能力许可的范围之内。

    总之,环境文化是人类的新文化运动,是人类思想观念领域的深刻变革,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的反思和超越,是在更高层次上对自然法则的尊重与回归。

    三、环境的物质文化

    以物质或物化形态表现出来的文化为环境物质层面文化,属环境表层文化。环境物质是指人类社会中对于环境质量具有一定影响的生存行为。人类自诞生以来,其所有的生存行为(包括生产行为、生活行为),如捕鱼、狩猎、农事、运输、炊事、取暖、清扫、倾倒垃圾等,不论有意还是无意都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它们均属于广义的环境物质文化。狭义的环境物质文化,专指人们旨在改善自身生存环境的各种行为,如环境保护宣传工作、清洁生产、污染治理、垃圾无害化处理等。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摈弃掠夺自然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学习自然界的智慧,创造新的技术形式和能源形式,采用与环境友好的技术和工艺,进行无废料生产,既实现物质文化价值,为社会提供足够多的产品,又保护自然价值,实现人与自然双赢。

    从经济增长方式和对资源环境影响的角度来看,有人把它概括为三种模式:第一种是传统模式,即“资源一产品一废弃物”的单向过程,其典型特征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第二种是“末端治理”模式,即我们常说的“先污染,后治理”增长方式,虽然注意到环境,但因强调生产过程末端治理,导致治理成本高、技术难以支撑,无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第三种是循环经济模式,即“资源一产品一废弃物一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即在生产过程中对废弃物进行利用,形成循环发展。第一种模式是处在自然界有能力净化被污染的环境时的一种经济增长方式。第二种模式是在环境污染与自然净化相对平衡时的一种经济增长方式。第三种模式是在自然界净化力出现负数,需要人类采取一切措施帮助自然界净化的一种经济增长方式。从这三种模式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出,人类从注重经济增长逐步过渡到注重节约资源和环境治理,人们把这种经济增长方式称为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途径。循环经济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统筹人与自然关系为基础,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不仅可以减少资源消耗,而且可以大大减轻环境污染,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它的基本含义是要求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有人把这种资源消耗减量化、废物再利用和再循环视作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减量化是指在生产、生活活动中尽量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再利用是指产品多次循环使用和修复、翻新后继续使用,以延长产品生命周期,节约物质投入;再循环是指将废弃物最大限度地重新变为资源,变废为宝。同时,真正实现一切原生物资、废弃物以及再生物资的资源化,做到社会物资最大利用化。

    发展循环经济重点是要依靠科技、政策和市场机制。在产品方面,要从产品设计开始,把资源循环利用的思路贯彻到整个产品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之中。对生产和使用过程产生的废弃物也要采取适当技术进行再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在企业方面,要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方式,尽量采用清洁技术,形成清洁、节约、环保的新型企业形象;在产业方面,要进行产业的生态化改造,建立和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绿色服务业、废弃物再利用资源化和无害化产业;在商业和服务贸易方面,要实行绿色贸易,减少资源密集型和环境污染密集型的产品贸易和服务贸易,减少资本和技术等要素流动产生的污染转移和各种环境风险;在消费方面,要大力倡导适度消费、公平消费和绿色消费,反对和限制浪费性和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消费。

    四、环境制度文化

    以人们行为规则或制度方式表现出来的环境文化为制度层次文化,属中层环境文化。制度(规则)是人类“发展”的激励之源,是人类任何目标得以到达的有效工具。对于人们的行为而言,制度具有两方面的规范功能:其一是行为目标设置功能:其二是行为过程调控功能。环境制度是人们在适应生态环境过程中调整人与人以及人与生态之间关系而形成的规范体系和各种制度。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环境制度文化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体制变革、改革和完善社会制度和规范,按照公平和平等的原则,建立新的人类社会共同体以及人与自然界的伙伴共同体。这种选择,要求改变传统社会不具有公平调节社会利益、不具有自觉的环境保护机制而具有自发的两极分化机制,从而使公正和平等的原则制度化、环境保护制度化,使社会具有自觉的保护所有公民利益的机制,具有自觉的保护环境和生态的机制,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环境制度通常包括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环境保护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环境保护的管理方式和制度等。在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立法权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城乡建设委员会、环境保护局等),是环境制度的制定者和实施过程的监督者。环境制度的健全或完善化程度,反映着这些机构、部门对环境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表征着一个国家或一座城市、一个乡村社区的环境文化发展水平。

    我国现行的决策体系和激励制度还存在缺陷,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存在脱节现象,片面强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评价制度不利于激励各级决策者爱护环境、珍惜资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以现有的经济社会发展为基础,创造向新的社会发展状态转型的必要的政治保障条件。

    (1)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将环境质量变化和环境保护工作作为党政领导政绩考核的内容之一,激励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建立和完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制度,切实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矛盾。

    (2)实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将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纳入到经济发展的评价体系,全面评价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

    (3)科学确立环境评价标准。积极推动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为主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将环境因素更为系统地纳入国家战略决策,以此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使产业发展、生产力布局与区域资源禀赋、环境容量和生态功能相一致。逐步从规划环评扩展到政策环评,为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提供制度化保障。

    (4)保障公民的环境权益。保障公民的环境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让公民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决策参与者和建设者,使公民参与环境保护成为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

    (5)完善环境保护的经济调节机制。制定和完善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价格、税收、信贷、贸易、土地和政府采购等政策。

    (6)健全和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抓紧制定和修订有关促进资源有效利用、环境保护和促进生态平衡的法律、法规,严格管理制度,明确激励政策,规范执法主体,加大惩治力度等。

    五、环境精神文化

    以观念、意识形态等方式表现出来的环境文化为精神层次文化,属深层次环境文化。环境精神是指人们对环境状态、环境问题的心理反映以及相应的精神产品。它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环境文化中居于最高层次,包括环境意识、环境伦理、环境教育、环境科技等。

    1.环境意识

    作为环境精神文化核心的环境意识,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环境的自觉而清醒的感悟和认识。环境意识是人脑对于所处环境和自身与环境相互关系的能动反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确立了生命和自然界有价值的观点,摈弃了传统文化的“反自然”的性质,抛弃了人统治自然的思想,走出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圈子。它要求建设“尊重自然”的文化,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实践精神领域的一系列转变。具有“人与自然和谐” 环境意识的人,能够随时地从环境的角度、从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方面思考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2.环境伦理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环境伦理以尊重和保持生态环境为宗旨,以未来人类继续发展为着眼点,强调人的自觉和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存共荣。这种环境文明同以往的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具有共同点,那就是在改造自然中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类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但它们之间又有明显的不同,即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环境伦理突出强调在改造自然中要保持自然的生态平衡,要尊重和保护环境,不能急功近利,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取得经济的暂时发展。但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环境伦理也不是主张人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消极无为,而是让人们在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在爱护环境和保持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能动地改造自然,使自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同时,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环境伦理特别强调人类平等,主张人与人的生存平等、利益平等和发展平等,即一部分人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另一部分人的环境利益为代价,既要求代内平等,也要求代际平等。

    3.环境教育

    能够直接影响人们思想行为的莫过于教育。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环境教育是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以解决环境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和有效参与能力、普及环境保护知识与技能、培养环境保护人才为任务,以教育为手段而展开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从知识体系的角度来说,教育需要从基础开始有系统地将环境的价值观、伦理观、经济观、法制观、行政观、科学观等有机结合起来,并将其传授给每一个受教育者,培养每一个社会成员在文化素养、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上适应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环境发展要求。一旦人们在思想意识上和行为方式上都符合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环境文明也就迈入了一个更高级的文明层次。

    4.环境科技

    环境科技是人们对环境奥秘、本质规律认识的成果及其相关产品,包括生态学、环境科学、生态技术等。既往由于缺乏环境意识的指导,出现了许多科学与道德、事实与价值相分离的事实,科学技术成果及其应用,可能成为极少数人的工具,损害了大多数人的利益,损害了地球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圈的整体性。为了减少和避免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需要把价值概念引入科学研究和实践,发明和制造既有利于大多数人的利益,又有利于保护环境的科学技术。对科学技术成果的评价,既要有社会和经济指标,又要有环境和生态目标,使科学技术向着有利于“人一社会一自然”复合生态系统规律的方向发展,实现科学技术发展的“生态化”。

    综上所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文化结构中,环境物质层次是基础,是环境文化的外在物化形式;环境制度文化是结果,对环境物质文化和环境精神文化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但又离不开两者的支撑:环境精神文化是源泉,离开了它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环境文化将失去源泉。总之,上述三个层次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共同发展的有机整体,偏废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利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环境文化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潘岳.环境文化与民族复兴.新华文摘,2004,03;

    [2]夏甄陶.自然与文化,中国社会科学,1999,05;

    [3]〔美〕爱德华.泰勒.人类学,人及其文化研究(第一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