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创新专题 > 中国现代化亟待生态转型 > 生态社会与生态建设
人文生态城市视域下北京城市关照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心理学所 发布时间:2007-08-06 【字号: 小  中  大   

    一、人文生态城市是城市-文化-人格的结合,使城市的物理空间获得某种文化意义与人格特征。

    二、北京城曾经拥有世界辉煌,惟巴黎媲美(林语堂《辉煌的北京》)

    (二张人文地理图)

    三、京城巨大变迁中的悖境—京城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绿荫簇簇和她的被割裂和失魂

    (北京的栏杆、标语、广告,以及痰迹、垃圾、嘈杂、混乱、仪表不雅,照片)

    四、市民公共参与---人际冷漠和以“善”相待

    1、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心理学所“对北京奥运会社会期待研究”的调查结果之一。(说明:课题将社会期待设为四项:奥运安全期待、公众素养期待、公共参与期待和奥运金牌精神期待)

    在被调查者对于公共教育的期待,下面用二组图式示:

    第一组是奥运安全期待图,在相关问题的回答中,有关应对突发性事件的安全须知教育居首位,图1-1,1-2,二个图





    图 1-1 “突发事件应对须知教育”期待得分最高





    图1 -2 有必要对公众进行奥运“安全须知”教育的比例最高

    第二组是公众素养期待图,在相关问题的回答中,有关“人人是环境的利益相关者”教育居首位,图2-1,2-2,二个图





    图2-1 “人人是环境的利益相关者教育”素养期待得分最高





    图2-2 很有必要开展“人人是环境利益相关者”教育的比例最高

    调查结果让我们意识到,在“公共参与”尚未形成一种市民“生活态度”有一定的主体原因,这个原因与公众内部“人际关系疏离”分不开;缺乏人际之间的“亲和性”,也就在人与人之间丢失了公共参与必备的一种主体条件。

    2、“公共参与”的文化资源

    这里仅就《论语》、《孟子》两本经典谈谈所涵有的“公共参与”文化资源问题。

    从“公共参与”文化资源的视角读《论》《孟》,我的注意点是二子书在关系论上的共同点:寻求到今天称谓的“公共参与”赖以立足于公众的文化资源,这就是关于人际关系上恕与仁、善与美这一文化根源,具体说,就是:“论”“孟”对原初关系所赋予的社会意义。

    “关系”和对“关系”的研究并不为中国儒学所独有,尤其到了“现代”和“后现代”的社会科学研究,在某种程度上说,“关系”思考是克服或超越二元对立的重要视角;

    中国儒学的“关系”论有别于西学之处,可以说是有这样两点:一是将“关系”奠定在“己”和“原初关系”上,然后沿着生活世界的结构状态推而广之;二是将关系赋予道德的、责任的意义:《论》书中的“仁”和“恕”、《孟》书中的“性”和“善端”;

    同样,“仁”和“恕”亦不为儒家所专有,这一点不论从宗教信仰的角度还是从日益普及的公共文明精神的角度去看,验证了这一点;而儒家传统中“仁”和“恕”的根本点在于它把这种道德追求立足于“已”和人类的“原初关系”上;儒家的“己”是“以行仁为己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为本,恕为“行仁之方”(雍也);“己”并非西文化意义下的关系中心点“个人”,而是中文化意义下的关系元点“己”;以这个关系元点所构筑的人际关系原初形态是夫妻父子昆弟之间的“家”关系,基于“家”关系上道德的责任的规定,“家”与“国”的关联便出现了,己和原初关系的“界域”是清晰的有限定性的同时又是可延伸、有模糊性的。

    原初关系的这种意义,并不是说儒家文化下的原初关系在社会变迁尤其现代化过程中没有局限性和产生负面作用的可能性,而是说原初关系作为文化传统被嵌入中国人的生活世界是历史遗留和一种文化资源,也不是说原初关系的功用可以脱离“社会情境”因素而单孤起作用,而是说,正是因为原初关系和贯彻其中的“仁”“恕”之道约制于社会情境尤其制度情境因素,才应当看到它在社会变迁中也会有所重建重构的过程;可以说,正是着眼于现代生活和文化变迁,我们应当找到文化由以立世的根源而预以“反省”。

    从正面看原初关系和赋予它的道德意义和责任意义,它是社会文明的根基,这个根基一旦被损坏、被颠覆甚至被异化为回头反抗自己的异己力量,社会生活中一些其它形式的人际关系都会随之疏离化,这一点,在现实的生活中已经屡见不鲜了,反之,人们的原初关系比较正常和教养有素,则会有一种良好的生活惯性,进入公共生活,,这一点也是屡见不鲜。

    从文化资源动员看,重视原初关系在人生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家庭”和社区邻里的“教化”,应当成为一种文化意识和文化氛围。

    关于《孟》书中的性善说,从人际关系的视角来审视,也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有意义的文化资源,即:人际关系的端点在“善”,善是人际端点。

    孟子提出了 性有善端,“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可见,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告子章句上),孟子又提出,人人皆有的性之善端,如同人的四体官能,他说“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公孙丑章句上),这是说,性有善端犹如人有耳目口等四体官能一样,耳有共同所听,目有共同之美,口有共同嗜好。孟子的这个论断揭示出人性善是可以由经验提供、由经验验证的,从而揭示出人性善是可体验、可以体而知之。

    由此看来,虽然人性之“善”,同样不为儒家独有的一种主张,然而,儒家传统关于人性善说的独特之点,在于将“善”落实在身体和“养气”,这样也就有可能突破人的内在性而外显,“善”始终处于内心与践行、人与天之间,善难行却是可行的。

    到此,我从公众对公共教育期待引发出公众内部人际关系疏离影响公共参与的观念,进而讲到儒家文化传统中关于人际关系的有意义资源,讲《论》书中贯彻了“恕道”、“仁学”精神的己和原初关系及其现代意义,《孟》书中贯彻了“不忍人”人文精神的人际善端以及对己对人对天地施善的人本意义。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