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创新专题 > 创新的脚步 > 广州分院
广州能源所——创新跨越 引领未来
  文章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5-08-16 【字号: 小  中  大   

这是一个颇负盛名的研究所,进入其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创意突出的新能源广场,掩映的绿叶,优雅的园林休闲亭。再往前,多功能的办公大楼,技术集成大厦,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条件完善的专家公寓,舒适方便的研究生公寓,设施齐备的活动中心映入眼帘,这一切都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美观而富有科学氛围,能源特色鲜明;给人印象更深的是,这里聚集着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科技精英,正在为祖国的能源科学事业不懈探索、努力拼搏……这个单位就是位于广州市天河能源路的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现有人员总数为345人,其中研究员21人,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16人,流动队伍200多人(含学生121人)。广州能源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的博士和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至2004年底已培养研究生128名。

几年来,广州能源所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面向世界学科前沿,在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领域不断创新,努力将研究所建成具有自身特色、代表我国科学水平的国家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创新研究基地、人才培养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和科技产业的技术辐射基地,充分发挥在本领域的引领和骨干作用。1998年新的所领导班子就任伊始,他们就带领广大职工主动进行“自费”创新,制定发展战略,深入进行改革体制机制的探索,建立“三元结构工资”制度、“首席科学家制度”及相应的考核分配机制,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显著成效,深为社会瞩目。

磨砺数年 翻天覆地变迁

中科院广州能源所的前身是广东省地热能研究室,1978年归属中国科学院并改为现名。1998年4月,根据科学院结构调整、优势互补的改革精神,与原中国科学院广州人造卫星观测站整合成新的广州能源所。

广州能源所自1978年成立至1998年,一直是“三无”(无院士、无博士点、无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所,也几乎无国家重大项目,与国家队的称号相距甚远,可短短七年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研究所的基础平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1998年被中科院定位为高技术研究与发展研究所;1999年受国家计委、科技部和中科院委托建设中国新能源技术与产品网;2000年建立广东省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2001年广州能源所在中科院广州分院系统中率先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序列,在研究所的发展史上树立起新的里程碑;2002年建立中科院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及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新能源生产力促进中心;2003年该所获得广东省优秀重点实验室称号并获二期滚动支持,成为博士学位培养单位;2004年成立广东省生物质能工程中心,成为中国科学院广州天然气水合物研究中心的主要挂靠单位,成为广东省新能源科普教育基地;2005年与企业建立能源集成技术工程中心,正在申请国家生物质能工程中心和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所的科技竞争力明显增强。四年来申请到各类项目133项,其中,争取国家“863”项目4项、攻关项目4项、科技奥运项目1项、重大国际合作项目12项,纵向科研经费11911万元,平均每年2977.75万元,比创新前四年平均经费增长3.1倍,人均每年争取纵向科研经费超过30万元。

——科技产出大幅度提高。2001年至今发表SCI、EI论文110篇(自建所至2000年为8篇),年均27.5篇。专利申请数量和质量明显提高,2001~2004年度申请专利107项(其中发明专利75项),年均申请专利27项(19项);获授权专利47(其中发明专利17项),年均申请专利12项(4项);仅2004年专利受理数为38项,其中发明专利29项。四年来,获省部级以上各类科技奖项11项,其中包括国家优秀成果奖1项,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银奖1项,省科技进步(发明类)一等奖1项,省专利优秀奖1项。

——国际交流与合作面不断拓宽,层次不断提高,交流与合作方式已从传统的被动式转变为主动式。已先后与日本、德国、美国、加拿大、瑞典、挪威、葡萄牙、泰国、柬埔寨、中国香港、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及国际知名组织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并举办了多次国际会议。接待国(境)外专家学者来所交流的共91批373人次,出国学术交流的共76批157人次。

——加强技术辐射,健全成果转化机制,高新技术企业的雏形业已形成。成立所的资产签约公司——中科环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由中科环能公司控股(参股)管理所的企业,建立规范化的企业体制,使已经成立和今后设立的项目公司在产权制度、法人治理结构、激励分配制度等方面符合现代企业的发展要求。从而建立有科研背景、产权明晰、权责分明、管理科学、效益良好的高技术企业。目前中科环能下属的公司已达到11家,科技产业的总产值超过一亿元,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创造着直接和间接的效益。科技企业充分体现新能源领域高科技的特色,涉及的技术包括地热热—冷—热水联供、太阳能空调、太阳能光热、太阳能光电、生物质气化发电、生物质液体燃料、节能建筑、工业节能、城市垃圾综合治理与资源化利用等。这些企业的技术和产品广泛应用于东北三省、西藏、江苏、海南、广东、北京、山东、浙江以及东南亚诸国。虽然研究所自身体量不大,但相关产业的核心人员已达300多人,并且与包括辽宁、江苏、浙江、西藏、北京、山东等省区的众多企业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和生产加工基地。

自主创新 先进成果显著

广州能源研究所面向国家能源战略需求,面向能源领域科学前沿,加强技术创新和技术集成创新,注重上游和下游相结合、长期和短期相结合,既开展具有明确需求的科研工作,也部署具有未来需求潜力的前瞻性研究工作,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坚持“做体量小的强所”的发展思路,坚持“发挥引领、骨干作用”的方针,坚持做别人不曾、不愿、不能做的事,取得了一批具有标志性、引领性和不可替代性的科技成果,为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生物质气化发电系统研究与应用

针对中等规模(5MW)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开展了包括应用基础、关键技术、关键设备、系统优化集成等研究;同时紧紧抓住生物质电力产业化的总目标,集中力量进行技术的产品化和标准化研究;结合标准化电站的设计和建设,提高生物质气化发电站的成套性和实用性,设计开发了规模从400到5000kW的系列生物质气化发电系统。生物质气化发电总装机容量超过20MW,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尤其是“十五”“863”的5MW生物质联合循环发电系统的实施,不仅使广州能源所在该方向上继续保持引领的态势,而且也标志着我国中等规模生物质气化、低热值气体发电技术的重要突破。

——固体废弃物综合治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与开发

固体废弃物涉及城市生活垃圾、医疗垃圾、工业垃圾及电子垃圾等。通过对不同固体废弃物的物理化学性质研究、热解、气化和燃烧过程的研究,污染物释放特性的研究以及相关工艺过程的研究,较早开展了基于“逆生产过程”分析(即从末端进行分析)的能源利用为末端控制的资源循环型生产体系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关评价体系的流程,为当前提倡的循环经济、清洁生产、节约型社会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尤其是在上述理论和技术研究的基础上,集成和优化了分选、堆肥、热解焚烧供热、气化发电、水气渣净化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最终完成了能量自给型城市生活垃圾堆肥技术的示范工程,连续运行近三年,接待国内外参观者近100批、650人次,并为近30个城市和地区编制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可行性报告,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目前,又在研究开发废塑料制取燃料油的技术。

——可再生能源集成技术的应用研究

研究开发了高温地热/源热泵及相关技术与产品,最高输出温度达到75℃。在热水输出温度为72℃、低温热源温度为15℃的工况下,制热性能系数达到2.95,该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研制出了国内领先的太阳能空调采暖系统。以上述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为基础,结合节能材料和太阳能光电技术,成功完成了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的节能建筑示范工程,成为我国最早、相关技术最多、并且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建筑。该示范建筑,冬季由太阳能提供所需的采暖热水,在阴雨或下雪天气,太阳能不能满足建筑所需的空调或采暖负荷时,系统采用配置的地源热泵提供补充。与常规建筑相比,系统的运行费用可节省约80%。另外,基于太阳能光电集成技术,自行研制了太阳能电动车及一批太阳能产品,6部太阳能电动车已运往西藏支持西部大开发。

——天然气水合物形成与分解机理研究

前瞻性地部署了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工作,在尚未被社会和专家认识和接受的情况下,自主投入经费建设相关研究平台,引进优秀人才,开展了天然气组成变化对天然气水合物相平衡条件的影响规律、含电解质/醇类体系水合物的相平衡规律、天然气水合物生成与分解的动力学机理和调控措施、多孔介质中天然气水合物的分解热力学和动力学、复杂体系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与分解机理、水合物储存天然气机理与技术、气体水合物储能等一系列前瞻性、创新性研究,为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采和利用提供理论指导;为高效、低成本天然气储输及“暖冰”(气体水合物)储能提供了新理论与新技术。其研究工作得到了社会和专家的重视,也为中科院天然气水合物中心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海洋波浪能高效转换原理与技术研究

从国家战略需求出发,加强了海洋波浪能利用的研究与技术开发。在国内相关研究工作不断削弱、研究队伍纷纷转行的情况下,广州能源所的相关研究工作持续进行,并不断取得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重点开展了水动力学分析模型与数值方法、复杂地形上波浪运动与聚波、波浪载荷与波能装置的优化设计、波浪能稳定发电、高效波能转换及波浪能海水淡化等一系列理论研究与技术开发。目前,国家“863”计划支持的波浪能发电与海水淡化系统示范工程即将投入运行。

其研究成果将为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防能力的增强发挥重要的作用,已得到中央军委领导的重视。

——微能源系统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研究

从未来能源发展趋势出发,作为研究所的新的增长点,前瞻性地部署了微能源系统的应用基础研究,并取得一系列令世人瞩目的科研成果。创造性地提出了三原子模型,从理论上揭示了固液界面产生滑移、锁定及无滑移三类边界条件与固液界面参数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作为微尺度能量转换最核心基础的界面边界条件的理论模型。首次提出采用热边界层中断方法强化微流体MEMS传热理论,并发现了微尺度相变传热的微时间尺度效应,为深入理解微尺度相变传热这一高效能量转换方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原创性地提出将微汽泡爆炸现象应用于强化微流体混合生物芯片中,并建立了微时间尺度下的流型与芯片温度场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微流体芯片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开展了微燃烧/微透平的微能源系统集成技术的研究。

广州能源所年年都有发展,年年都有进步,其关键因素就是:广州能源所始终重视发展战略的研究和制订;深入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以人为本,重视人才;加强制度和文化建设;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的建立。

谋划战略 引领领域未来

广州能源所通过自己的实践充分认识到:没有好的战略,再好的战术也难以发挥作用。任何一个单位发展的好坏、快慢都与是否有好的发展战略密切相关。战略规划是保障研究所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纲领,是依法确定研究所定位、领域和研究方向、科研组织形式、资源配置的指导性文件。同时,要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对规划适时修改、完善。因此,作为一支国家队,要发挥在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领域中的引领、骨干和示范带动作用,要创造一流的成果、一流的效益、一流的管理、一流的人才,首先要做好研究所的发展战略规划。

经过反复的研讨,广州能源所确立了制定战略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指导思想:面向国家能源战略需求,面向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符合中国科学院新时期办院方针和发展战略,适应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基本原则:注重上游和下游相结合、长期和短期相结合、面发展和点发展相结合、传统学科和新发展学科相结合,有所不为有所为,先破后立;总体目标:将研究所建成具有自身特色、代表我国科学水平的国家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创新研究基地、人才培养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和科技产业的技术辐射基地。

1998年以来制定的发展战略已在中科院知识创新试点阶段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广州能源所又根据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制定我国科技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以及2003年中科院工作会议要求各所作好中长期规划的要求,在对中科院知识创新试点阶段所取得的成效进行全面总结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研究所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和知识创新工程三期创新方案。

调整布局 凝炼科技目标

按照中科院知识创新试点工作的导向和目标要求,广州能源所领导班子积极主动地对研究所的架构、体制、机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大幅度调整了科研布局。创新初期就对原有的洁净煤、可再生能源、环境工程及节能等领域进行了深入分析和广泛论证,旗帜鲜明地明确了重点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思路。同时,确立了生物质能和天然气水合物为两个面发展方向;太阳能、海洋能和地热能为三个点发展方向;微能源系统和能源战略与环境为新发展方向。在面发展方向上,成立了生物质能研究中心和天然气水合物研究中心,两中心各下设四个实验室;在点发展方向上,组建了太阳能、海洋能和地热能实验室;对于新发展方向则成立了能源战略研究中心。同时明确了各发展学科的发展目标和研究内容。

面发展方向的目标是从资源到利用形成全面的、系统的前沿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创新和技术集成创新体系,成为具有国际水平,起到引领、骨干作用的国家级学科研究与技术开发平台,为我国的后续能源发展提供理论、技术支撑。点发展方向的目标是在学科内的某一研究方向上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理论和技术,成为具有国际水平、并在国家层面能够占有一席之地的科研基地。点发展学科虽然在学科整体上不能进入国家层面,但在学科内的某一方向上有国内领先的研究基础和研究条件,可成为该学科在国家的重要研究力量。新发展方向的目标是根据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和科学技术发展需求以及研究所长远发展需要,部署新的发展学科和方向,并选择适当的切入点取得突破,逐步成为研究所新的学科增长点。

锐意改革 创新体制机制

实施发展战略,势必要有体制、机制上的保证。广州能源所从1998年开始就根据发展战略和学科布局,主动调整结构,优化组织形式。在分析了研究所各项工作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进行了研究所的整体配套改革,创新了体制和机制,建立了以科学研究(成本中心)——高技术产业+后勤企业(利润中心)——行政管理(效率中心)——流动四大模块。

在科研模块方面,按照“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的发展理念,根据国家、中科院及广东省的科技战略方向、规划和社会发展需求,大力度调整了科技战略方向,舍弃和弱化部分科研方向,同时还着力培养有前瞻意义的新生长点,在此基础上,形成研究所中长期发展规划。撤销了原有的有名无实的研究室建制,建立了责权利明晰的研究中心与实验室团队建制,实行团队首席科学家负责制,扩大了首席科学家项目、人员、财务管理权限,大大增强了团队精神和承担重大项目的能力。科研模块的考核中,基本采用量化考核,并大力鼓励承担国家及地方的重大项目;鼓励成果的产业化应用;鼓励创新发明;鼓励培养好研究生;鼓励实验室等基础建设;鼓励高质量论文及成果的产生;鼓励为社会提供科学思想库的作用。

在行政管理模块方面,对在职职工实行全员聘用合同,对新进人员实行人才市场机制,打破了传统的事业单位用人机制,从机制上解决了人员能进能出的问题;同时建立起不同类别的外部流动人员聘用合同管理新机制。在人员使用上,研究所实行了岗位聘任制和项目聘用制。将岗位聘任与职称评聘相结合,实行了“按需设岗、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强化考核、优胜劣汰、动态更新”的动态定位新机制,解决了人员能上能下的问题。在分配制度上,积极推进全所结构工资改革,完善了分配机制和分配方式。在全所规范了各个模块的工资结构,实行了新型的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绩效津贴的“三元结构工资制”,在此基础上试行了协议工资制。在考核制度上,建立了按岗位、按任务、按业绩定酬的分配制度以及鼓励实际贡献的考核制度,实现目标管理、高酬严考、动态发展,并且根据当年全所的绩效调整岗位工资和绩效津贴的标准。

在产业模块方面,利用研究所的技术成果,结合社会资源,成立独立法人的产业公司、后勤公司,鼓励职工持股,将技术转变为有偿的知识产权,严格公司化运作机制,研究所仅仅是参股股东。研究所不直接参与公司管理,通过成立对各公司中研究所股份及资本进行管理的资产管理公司,维护研究所的合法利益。对于成熟技术,研究所不再以创新经费支持,而是积极推进和鼓励走向产业化应用。

在流动模块方面,建立了多种人员流动机制。研究所的流动人员是指在研究所的公开招聘中暂未取得岗位的人员和通过项目聘用、岗位聘用,并且人事关系与档案挂靠在人才交流中心的人员以及研究生。所内部的流动人员由科研团队和职能部门根据任务需要聘用。按现代人事代理制度从所外聘用的人员分为三类,一类是骨干人员,享受与所的其他骨干几乎相同的待遇,实行同样的管理模式;第二类是研究所根据任务和项目聘用的人员,由研究所统一管理、考核、制订工资待遇;再一类是各个研究团队根据科研任务、项目情况聘用的临时人员,由各聘人单位在所的指导下管理所聘人员。以上人员均为合同管理。作为研究队伍的重要补充,建立了研究生研究助理岗位制度,发放助理津贴,调动了研究生工作的积极性,促进了研究工作的发展。

同时,不断加强研究所的制度建设,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并形成六大类、六十多项规章制度的《广州能源所规章制度汇编》,实施“依法办所”。

创新文化 营造创新氛围

近年来广州能源所在科研工作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努力建设创新文化,营造创新氛围,面貌焕然一新。先后获得广东省文明单位、省直机关文明单位(连续五年)、广州市爱国卫生运动先进单位,同时被广东省推荐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

注重思想建设,发挥先进作用。所领导班子在抓好自身建设的同时,十分注重抓好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首先所领导班子着重抓好自身建设,经常组织中层以上党政干部学习有关文件,领导处处严格要求,经常召开民主生活会,检查廉政及各项制度执行情况,并充分发扬民主;建立所领导接待日制度,及时解决一些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坚持每周召开所务会,对所内重大问题以民主集中制方式讨论决定。党委积极抓好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目的的党员教育和经常性的群众思想政治工作,每年认真开展党员纪律教育活动,开展党员民主评议工作,并积极做好党员的发展工作,近年来发展了一批省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及表现突出的科研管理骨干和在学研究生入党。

树立先进理念,共谋发展大业。知识创新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全所的每一个职工都能树立研究所的发展理念,形成共识,自觉参与所的知识创新工程,将自己所做的每一项工作均与知识创新工程联系并作出自己的实际贡献,才能确保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事业的顺利进行。为此,广州能源所形成了一系列的理念。明确提出每个职工都是知识创新工程事业的一分子,每项工作内容都为知识创新工程事业的一部分,每个职工必须为知识创新工程作贡献,以提高职工的责任意识和工作积极性;提出了“目标是动力、人才是主体、机制是保障”,以形成研究所的科学发展观;提出“能源人”要做“顶天立地”的工作,以强调研究所的定位就是两个“面向”;要发挥“核”的作用,将积聚的能量辐射于社会,以强调小所要做大事;发展是硬道理,联合是方法论,以强调发展的重要性和发展的科学方法;要区别领域显示度与工作显示度,坚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的原则,以确定研究所的科研布局,明确科研人员的工作定位;国家队要做别人不曾、不愿、不能做的工作,发挥引领、骨干作用;要树立雄心、信心、决心、恒心、真心、公心,以勉励职工要做事、做好事、成就事。同时,弘扬和塑造“爱所敬业,求真务实,崇尚创新,协力奋进”的“能源人”精神,构筑以人为本的“求实、开拓、团结、奉献”的所风。这些理念的建立为深化研究所的跨越发展奠定了基础。

发挥群体作用,形成良好氛围。注重发挥工青妇组织的群体作用,紧紧围绕所的知识创新工程,各群体组织紧密配合党政领导,开展有特色、有针对性的活动,作为纽带密切联系广大科技人员。工会积极配合所重大活动召开职代会,大力开展所务公开工作,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公开工作,认真研究讨论贯彻所领导的重大决策,如各种管理条例的实施、科技目标的凝炼等;党工团各司其职,大力开展各项工作。不断增加了所内职工相互之间、上下之间的团结与交流,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

社会公益活动,受到高度赞誉。2001年,全国第九届运动会在广州召开,应全国九运会组委会的委托,由广州能源所承担了九运会“圣火采集系统”和“圣火汇集系统”的研制任务。为此,所领导班子积极组织研究所的科技力量,进行方案的设计和组织技术攻关,充分发挥该所在新能源方面的科技优势。在任务重、时间紧的情况下,按质按时间完成了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于2001年6月10日使九运会“文明进步”的圣火在大雨中熊熊燃起,圆满完成采火任务。又于11月11日顺利地将来自全国各地的33路火炬的圣火顺利地汇集和封存在“圣火坛”。此举受到国家体育总局和广东省政府的高度赞誉,与此同时,广州能源所还应珠海市的邀请,积极为珠海市的九运游泳场馆进行技术改造,确保九运会游泳比赛正常进行,为全国九运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为增强民族团结,根据《西藏自治区与中科院科技合作协议书》的精神,广州能源所在院区合作中的新能源领域启动第一期项目,包括“太阳能生活供热系统”、“太阳能观光电动车”和“太阳能照明灯”,作为9月1日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大庆的献礼。

经过几代科学家的艰苦奋斗,尤其是进入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序列以来,中科院广州能源所由一个研究条件简陋的省属小科研机构发展成为代表国家水平的新能源高技术研究开发基地、高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及高科技产业的幅射基地,正在成为一个“体量小的强所”,正在向国际一流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高技术创新研究机构行列迈进。

创新促发展,创新给广州能源所带来了勃勃生机和无穷魅力!广州能源所正在进一步谱写我国能源科学领域的创新篇章。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