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创新专题 > 创新的脚步 > 北京分院
电子学所——做科研骨干 攀世界高峰
  文章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5-08-05 【字号: 小  中  大   

“电子学所在机载、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系统等几个方面取得了比较好的进展,这是长期积累的结果。现在已经可以做到比较高的分辨率,满足国家需求,而且系统的可靠性、知名度比过去有了较大的提高。”2005年7月12日,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在视察中科院电子学研究所时,用这样一番话表达了对电子学所创新工程所取得成绩的肯定。

争做电子与信息科学的顶梁柱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是电子与信息科学技术的综合型研究所,它定位于开展电子与信息科学技术的综合性应用研究,致力于推动我国微波遥感技术、微波电子技术、激光技术、传感技术等领域的发展,提升我国的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科技人才,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富于创新、善于攻坚、团结合作的科技创新队伍。经过近5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微波成像雷达及其应用技术、微波器件与技术、高功率气体激光技术、微传感技术与微系统4个优势学科领域。

电子学所将自己的中长期发展目标规划为:把电子学所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电子与信息科学技术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高技术创新、国家重大工程的研发基地;高技术人才的培养基地;高技术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基地,为我国国民经济、国家安全和社会进步不断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创新贡献,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电子学所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和科技发展,积极部署领域前沿项目和青年创新项目。领域前沿项目的部署和完成进一步增强了电子学所在主导学科领域的技术领先和综合竞争力;青年创新项目的设立主要是发挥青年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性,鼓励青年科技骨干自主选题开展创新性的研究。

从2001年至2004年,电子学所发表科技论文在质量和数量上有明显的提高,共发表期刊论文459篇,会议论文456篇,出版专著3部。在创新试点二期中,电子学所非常关注专利的申请,专利申请数量和质量也有很大幅度的提高,共申请专利117项,获授权专利48项。在此期间,电子学所有15项科技成果完成了技术鉴定工作,同时有24项科技成果进行了登记,6项科技创新成果获得了国家有关部委的奖励。

路甬祥院长在视察电子学所时用“骨干”这个词形象地形容了电子学所在电子科学研究领域的突出地位:“什么是骨干?骨干就是不可替代的,是支柱型的,不是可有可无的;骨干就是人家做不了的事情,我们能够顶得起来。起到引领作用,就是我们的水平、我们的学风、我们做的工作质量都要是一流的,起表率作用和模范作用。电子学所现在所做的事情,应该说起了骨干作用、引领作用。”

成果,写在创新的旗帜上

在知识创新工程试点期间,电子学所全面高质量地完成了战略高技术创新目标和科技创新目标,特别是保证了国家重大工程任务和配套任务的实施和完成。

在这期间,电子学所重点抓了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各类科研任务的完成,特别是在国家重大工程任务和国家重点工程配套任务等方面,积极探索先进的管理方法,严格按工程管理理念进行管理,保证了国家重大工程任务的节点计划和国家重点工程配套任务的完成,同时,积极开展了预先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

路甬祥院长评价说:“在合成孔径雷达方面,在关键的电子器件方面,你们发挥了这样的骨干作用。而且经过这些年的努力,你们所形成的队伍,已经新老交替了,你们所形成的能力,你们为此而进行的体制与管理机构上的调整,正在向这个目标坚定不移地努力与前进。”

在微波成像雷达及其应用技术领域,电子学所发展了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技术与系统,机载合成孔径雷达技术与系统,遥感信息接收处理与应用技术,微波成像新概念与新技术,高速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等重点方向。

在微波器件与技术领域,电子学所在空间行波管及行波管放大器,宽带及相位一致行波管,宽带大功率单注、多注速调管,大功率毫米波回旋管及其应用技术以及微波电子技术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多突破性进展。

在高功率气体激光技术领域,高功率高重复频率脉冲红外气体激光器与系统,干扰技术、激光推进技术、激光加工技术、激光雷达技术等也是电子学所科研工作的重点方向。

电子学所的微传感技术与微系统领域的重点方向包括基于MEMS技术的生化微传感器及其系统、基于MEMS技术的新型物理量传感器及其系统、微执行器及其系统。

应用基础研究与新技术研究一直也是电子学所研究工作的重点方向:包括海洋微波探测技术、毫米波通信技术(以LMDS为切入点)、新型天线技术、测月雷达及探地雷达技术与系统、电磁场理论与计算电磁学、电磁波与物质相互作用、空间电波传播、电磁兼容理论与技术等。

高技术=高质量

早在1976年5月,电子学所就成立了我国第一个以合成孔径雷达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的研究室,率先在国内开展合成孔径雷达系统的研制工作。一直以来,在我国微波成像技术研究领域占据主导性地位。

在知识创新工程中,电子学所承担了一批事关国家战略需求的高技术项目,取得了多项科技创新成果。如完成了我国第一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载合成孔径成像雷达的设计定型;自主研制了我国第一部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系统;全面高质量完成我国第一部无人机载合成孔径雷达系统的研制,并高质量地完成了包括地图测绘、洪水监测、海洋执法维权等在内的一系列应用飞行试验;完成了我国第一部高分辨率机载合成孔径雷达系统的研制和应用飞行试验,实现了我国合成孔径雷达技术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完成了我国第一部机载干涉合成孔径雷达系统的研制,标志着我国机载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已经从二维迈向三维,拓展了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的新的应用领域;完成了多项关键技术的攻关,使中科院和电子学所继续处于国内领先和不可替代的地位,自主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

在微波器件与技术领域,电子学所保证了国家重大工程任务的节点计划和国家重点工程配套任务的完成,同时,积极开展了预先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研究人员圆满完成了“921工程”,用各种微波器件与放大器研制任务,保障了飞船的发射和相关设备的正常运行;承担的配套任务和新品研制任务及时为整机提供器件。

在微传感技术与微系统领域,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方基地)进一步凝练科技目标,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加强原始性科学创新和战略性技术创新,开展了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研究工作。依据自身特点,确定并围绕基于纳微米光机电技术的智能传感系统项目进行创新研究。研究内容重点包括:基于MEMS技术的生物芯片及微全分析系统,生化微传感集成化芯片系统及微弱信号检测专用集成电路芯片设计技术,多功能全血生化检测分析微系统,微结构气体传感器阵列及智能化气体检测系统,SPR生化分析仪,电场传感器及无线接入集成微传感系统等。实现多功能全血生化检测分析微系统和SPR生化分析仪两项技术转让。

此外,基于MEMS技术,他们研制出一系列生物芯片,取得突破性进展和多项研究成果;以电流型微电极生物传感器和电位型场效应生物传感器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生物传感器与电路(IC)集成的相关基础科学问题和共性关键技术,构建生物微传感集成化芯片系统(SOC,System-on-Chip);基于生物传感器电化学、光学检测原理和微纳加工技术,研制出便携式全血生化检测分析微系统,可对乳酸、血红素、肌酸激酶和转氨酶、酮体、血糖中任意一种参数进项现场快速检测;在国内首先制备了四单元硅基微结构气体传感器阵列,该阵列体积小、功耗低,四个单元温度可独立调控,各项指标达到了同类器件的国际先进水平;成功研制了SPR-2000型表面等离子体谐振生化分析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发明专利;围绕航空、航天、气象、电力等部门对电场检测的广泛需求,开展了基于MEMS技术的微型电场传感器及用于空中电场探测的新型电场传感器系统研究;以及无线接入集成微传感系统研究,研制出空中电场传感器,体积小、重量轻、抗干扰能力强,是目前国内惟一通过认证的空中电场传感器。

在高功率气体激光技术领域,他们以实现高平均功率高重复频率脉冲CO2激光输出为目标,系统地研究了大体积均匀稳定放电技术、高速气流循环冷却技术、高压脉冲开关技术、大能量高重复频率脉冲快放电激励技术、大模体积高损伤阈值激光谐振腔技术等,突破了上述关键技术,提出了3种新的预电离技术并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较好地解决了制约高功率高重复频率脉冲CO2激光向更高的平均功率、更大的脉冲输出能量、更高的光束质量发展的技术问题。

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加强创新基地建设

在创新工作中,电子学所进一步明确了发展重点和科技创新目标,按照新时期办院方针,以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为目标,充分发挥电子学所在高技术创新和系统综合集成方面的优势,以完成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为重点,确保国家重大工程任务和配套任务的实施和完成。在试点二期全面推进阶段,不断涌现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和重大进展,这些成果对我国的经济建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电子学所在某些领域的核心和综合竞争力的提高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为了确保重大任务的完成,电子学所着力进行创新基地的建设,正是这些创新基地的逐渐完善和加强,电子学所的各项研究工作得以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创新基地由微波成像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方基地)、高功率微波与电磁辐射院重点实验室、电磁场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室、星载雷达系统部、遥感信息系统部、电子系统与信息处理技术部、现代信息技术部、微波器件与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研究部、高功率气体激光技术部等组成。主要从事与其相关的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创新,承担国家高技术重大工程任务和战略性、前瞻性攻关任务。

工程基地由微波器件与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工程部和技术部组成。从事承担国家重点工程配套任务、大科学设备、大型检测系统中急需的核心技术-微波器件的战略性攻关任务,为我国国防建设、科学研究和国民经济的重大工程提供技术支撑。

交流合作为创新

一直以来,电子学所非常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始终把“引进来,走出去”及扩大电子学所国际影响的思路,贯穿于人才交流与培养、学术交流和项目合作等方面,同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组织机构和研究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与交流,并将开展实质性国际合作项目作为重点的发展方向。

作为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的首批试点单位,电子学所充分发挥自身的综合优势,在2001年至2004年间,电子学所共接待国外来所交流和工作的专家学者196批、660人次。国际合作交流的规模和层次不断提高,实质性合作的项目得到进一步加强,签署各类合作项目20多项,合作经费达1500多万美元。为国家重大项目的顺利开展和高技术项目走向国际市场提供充分保障。

电子学所已同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著名大学、科研机构和公司建立了密切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每年互访的专家学者达百余人次,共有200多名科研人员出国留学深造。编辑出版的《电子与信息学报》、Journal of Electronics(China)、《中国无线电电子学文摘》在国内外发行,享有较高的声誉。

和谐环境促发展

要全面做好知识创新,文化创新是制度创新的前提和保障,同样也是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实施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以来,电子学所通过创新文化建设,使职工逐步形成了共同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推进了体制和机制的改革,改善了工作环境和科研条件,展现了电子学所的整体形象和精神风貌,增强了全所职工的凝聚力、创造力和荣誉感、归属感。

电子学所通过组织和开展一系列活动,引导广大职工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开拓进取,不断提升创新能力;树立协调合作、共同发展,以尊重个体创新劳动价值为基础的团队合作的团队精神;大力推动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大力营造协同攻关、顾全大局、和谐同进、团结奋斗的氛围,进一步确立了“创新、求实、团结、奉献”的核心理念和所风。

坚持“依法办所”和“以德兴所”的方针,电子学所建立和健全了一系列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了有利于提升全所创新能力、有利于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思维、有利于培养和稳定人才的管理体系。广大职工通过学习和实践,以行为规范指导自己的行为,展现出团结协作、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增强了电子学所的凝聚力,促进了人才队伍的建设。

一个环境优美、具有研究所文化特色和现代化气息的园区正在逐步形成,电子学所新建6800m2 科研技术楼,装修改造科研、办公用房和集体宿舍、研究生宿舍24000 m2,整修道路4200 m2,新建绿地3100m2,目前一座24000 m2的综合科研楼正在建设中,预计在2006年6月竣工。

路甬祥院长在视察电子学所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还是要以国家需求为衡量标准,以为社会经济、国家安全所做的贡献为衡量标准,但要把目标和标准立得更高一些,不光在国内要引领,还要攀登到世界前面去。”

在中科院知识创新试点工作中,电子学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励精图治,扎实工作,与时俱进,进行了深层次的体制和机制改革,以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为目标,充分发挥高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的综合优势,承担了多项国家重大战略性科研任务,建设了一支结构合理、富于创新、善于攻坚、善于打硬仗和大仗的科技队伍,形成了进一步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国民经济、国家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高显示度的贡献,为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进入“创新跨越、持续发展”的新阶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电子学所全面高质量地完成了《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任务书》中的目标,取得了一批高显示度的科技创新成果,在主导优势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显著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稳步提升,为将电子学所知识创新工程试点推进到“创新跨越,持续发展”的新阶段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同时也为将电子学所建成“一流成果、一流效益、一流管理、一流人才”的国立研究所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用路甬祥院长的一句话来寄语电子学所,那就是:“希望电子学所在今后的5年再上一个台阶,不仅是做强、做大,还要在水平上有进一步突破,做出领先于国际的技术,真正为我国在这个领域的竞争力提升做出贡献,为国家安全提供更好的技术保障。”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