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创新专题 > 创新的脚步 > 北京分院
动物所:老树新花
  文章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5-07-01 【字号: 小  中  大   

动物研究所历史悠久、人才辈出,贡献卓著。动物研究所的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静生生物调查所。解放后,接收了原徐家汇博物馆(创建于1860年,1930年后改称震旦大学博物院)和北平研究院动物学研究所(创建于1929年)的部分资料、标本和设备,于1950年成立了中国科学院昆虫研究室和动物标本整理委员会。二者分别发展为昆虫研究所和动物研究所,1962年两所合并成为现在的动物研究所。动物研究所曾产生过12位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动物研究所曾在国家自然资源调查、保护区设立、反细菌战、虫鼠害防治、珍稀濒危动物保护、生殖避孕等领域做出过重要贡献。

动物研究所是一个老所,在其发展历史上因为多位杰出前辈的开创性工作而灿烂、辉煌;也正因如此,在新时期动物研究所却不得不背负上沉重的历史重担,面对无数的困难和挑战费力前行。同我们年轻的共和国一样,动物所的发展道路经历了波折和曲折,也经历了从辉煌逐渐走向平庸的心灵磨砺。1998年,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试点率先启动知识创新工程的时候,动物所则不得不面对着“学科严重老化、顶尖科技帅才匮乏、重大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解决国家问题能力薄弱”等现实情况。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动物研究所迎着知识创新工程的春风发奋图强,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在整体进入知识创新二期工程的5年中,动物研究所合理使用创新经费,圆满完成了SCI论文发表、国家科技奖励争取、专利申请与授权、创新领域布局、院内外经费争取、主办国际会议、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科普基地建设等科技创新目标任务。在机制体制改革、人才队伍建设、人员转岗分流、后勤服务社会化、所办企业改制等工作中取得了较大进展。通过院知识创新二期工程,动物研究所建设了一支高效精干的创新队伍,完善了“以人为本、绩效优先”的管理机制,努力营造出“献身科学、服务国家、人才至上、追求超越”的创新文化氛围,动物研究所已逐步成为国家动物学研究基地、技术研发基地、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和科学知识传播基地。

倾心凝练科技目标主动调整学科布局

在知识创新工程全面推进阶段,动物研究所确定了认真贯彻和落实新时期办院方针和三大战略,树立“实行全面开放,争创国际一流”的办所理念。围绕农业、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方面的重大需求和科学问题,重点培植特色学科,如动物生态学、进化生物学、行为学和生殖生物学;发挥学科齐全优势,加强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信息科学、地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选准若干综合性的重大科学与技术问题,如生物多样性保护、农业生物灾害控制、畜禽业高新技术研发、基因与仿生资源利用及动物疫病预警与防控等,开展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的研究。力争在上述领域取得3~5项有重大原始创新或有重大社会影响和效益的科技成果。

2003年以来,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动物研究所重新调整了以动物系统学与进化生物学、整合生物学与生态管理、动物生态学与保护生物学、生殖发育与衰老四个方向的重点研究领域,强调在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上参与国际竞争,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原创性的重大创新成果。在布局新学科和调整传统学科方面,研究所要求传统学科要与国家目标和交叉学科密切结合,并通过面向国家需求、加强实质性国际合作以及积极引进人才等方式开展新学科布局。研究所打破过去平均使用创新经费的模式,对一些重要新兴学科进行了大胆布局。选择积累好、有潜力的研究方向和国家急需的重要领域,如动物疫病研究、外来物种研究、生物灾害防治、动物克隆与转基因等作为突破重点,加强研究队伍建设和人才引进,在政策、条件以及经费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原始性科技创新争国际一席之地

1 科研论文产出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4年底的统计结果,在全国的科研机构中,动物研究所2003年发表SCI论文157篇,排名第15;发表国内论文299篇,排名第2;在生物学领域SCI论文排名位居第4(含高等院校)。根据中科院生物局和中科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2005年3月共同发布的《中国科学院生物类研究所论文与引文统计(1999-2004)》,在中科院生物类研究所中,动物研究所多项指标排在前五位。6年累计,动物研究所SCI第一著者论文收录总量为655篇,位居第三。其中的281篇被SCI共计引用990次,被引次数位居第五。在《1999-2004年人均收录论文情况表》SCI、SSCI、ISTP、EI论文,动物研究所以人均收录2.95篇位居第三;在CSCD中以人均收录论文4.53篇居首位。SCI、SSCI、ISTP、EI、CSCD论文合计,动物研究所以人均收录论文7.47篇高居首位。

随着创新工程的深入,研究所对科研论文的政策导向,由强调论文数量,到强调SCI论文数量,进而发展到鼓励高水平SCI论文的产出。2001年和2004年相比,动物研究所SCI论文占国内核心论文和SCI论文之和的百分比由16.8%上升至43.8%,SCI论文的平均影响因子从0.718上升至1.345,JCR前15%论文篇数从7篇上升至31篇,增幅340%以上。动物研究所论文经费篇均投入(投入产出比)已连续3年排在院生物类研究所第一位。

2 重要原始性科学创新

(1)动物克隆

在动物克隆领域,动物研究所在世界上最早克隆出一批大熊猫的早期胚胎。此项成果被两院院士投票评为“1999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之一。2002年3月7日,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山东省政府联合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我国自主完成的首批成年体细胞克隆牛群体在中国诞生,此次动物研究所成功获得克隆牛14头,成活5头。2003年动物研究所在新疆又获得克隆牛35头,成活12头,该项科研成果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03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动物研究所与法国农业研究中心合作,获得克隆大鼠,科研论文于2003年9月在Science发表,该论文的发表是中国科研机构和中国科学家第一次在Science上发表动物克隆领域原始创新性工作成果。周琪研究员也因此获得了第3届GENOWAY转基因科技奖。

(2)干细胞研究

动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利用荧光激活的细胞分选(FACS)技术获得了人类胎儿的候选表皮干细胞以及肝脏干细胞。人类胎儿表皮以及肝脏干细胞群的获得为组织干细胞分化和增殖机理的研究提供了非常好的研究模型,必将为有关疾病的机理研究和治疗提供有益的启示。动物研究所与美国科研小组合作,首次由克隆牛胚胎建立了第一株经过充分鉴定的稳定的胚胎干细胞系。这些细胞能够无限复制,并且可以转变为几乎所有牛组织和器官的细胞。这项研究结果提示:牛干细胞系可能比其他物种的干细胞系更适合作为深入研究基于人类细胞的治疗的试验模型,因此可能会为科学家们应用胚胎干细胞进行疾病治疗的研究提供一个突破性的工具。2005年3月国际生殖科学顶级刊物《生殖生物学》(网络版)报道了这一对治疗性克隆研究做出突出贡献的新发现。

(3) 飞蝗两型转变基因调控机理的基因组学研究

在科研成果“草原蝗虫生态学研究”荣获1999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之后,动物研究所在蝗虫研究领域又取得了新进展。用比较基因组学的新方法来研究飞蝗的两型转变基因调控机理及分子遗传规律,并对相关基因进行克隆和功能分析,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对预测飞蝗种群的型变、控制群居型飞蝗种群的形成和迁飞具有重大的实践应用价值。动物研究所通过对群居型飞蝗和散居型飞蝗整体、脑、后足、中肠各部分的70000多表达序列标签的克隆测序分析,获得了12161个Unigene,其中532个基因与型变相关。型变相关基因表达的总体分析表明,群居型飞蝗后足和中肠内的各类基因都是下调的,但头部的几类基因是明显上调的。其中一些与型变相关的基因的表达具有组织和型的特异性。对差异调控基因的分析暗示有多种活性分子参与了型的可塑性。这些成果为阐明飞蝗型变的分子遗传机理奠定了基础,部分结果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PNAS发表后引起很大反响,文章发表的第二天Science就进行了评述。

公益性创新研究应对国家战略需求

1 创办国际动物学会

动物研究所积极争取主办大型国际会议,近几年来已经成功地举办了第十九届国际灵长类大会、第九届国际松鸡科研讨会、第五届国际膜翅目昆虫学大会、第十九届国际动物学大会等大型国际学术会议。这些重要国际会议的召开为动物研究所进一步开展国际合作奠定了基础。第十九届国际动物学大会召开期间,由动物研究所倡议,大会成员代表投票成立了国际动物学会(ISZS),动物研究所所长张知彬研究员当选副主席,常设秘书处挂靠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这是第一个在我国落户的二级以上学科的国际组织。

2 《中国动物志》编研与出版

《中国动物志》的编研是为摸清我国动物资源家底进行的一项跨世纪系统工程,是我国历史上首次进行的动物物种资源研究方面的创新工程。《中国动物志》是反映我国动物分类区系研究工作成果的系列专著,是进一步研究物种多样性、探讨物种演化和系统发育的奠基石,是动物资源开发利用、有害物种控制、濒危物种保护的理论根据。在《中国动物志》编辑委员会和全体编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已经出版《中国动物图谱》27册、《中国经济昆虫志》55册、《中国经济动物志》11卷和《中国动物志》100卷。迄今为止,《中国动物志》共获国家、省部级奖25项;2001年,《中国经济昆虫志》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3年,“三志”的编研再次被评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3 空间细胞微重力试验

2002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成功参与了“神舟”三号应用系统4种细胞在载人飞船上的微重力试验,承担“空间细胞反应器”生命搭载部分的任务,研究细胞在空间微重力下的生物效应,为今后的空间制药和空间医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4 外来物种生态学效应及防治研究

从外来种生态管理的角度出发,动物研究所以典型外来有害入侵生物和受外来种危害严重的生态系统类型为对象,开展外来种生态学效应及防治研究。目前,该项目取得的研究进展包括:鉴定、发现了我国的一些重要外来物种,包括美洲斑潜蝇、强大小蠹、褐纹甘蔗象、水椰八角铁甲、澳洲阿克象、长芒苋、锈色棕榈象和红火蚁等,并对这些外来种的生理学、生态学和行为学等特性进行了深入、系统地研究。在外来物种入侵预警和防控方面,动物研究所向国家报送了一系列重要的政务信息,并多次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批示。为落实国家领导人的批示,动物研究所于2005年3月1日在北京主持召开了“红火蚁预防与控制对策”学术研讨会,该研讨会的召开为红火蚁防控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 动物疫病防控研究

2003年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在我国的肆虐造成了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动物研究所积极响应国家和中科院党组有关抗击SARS的号召,面向抗击SARS疫病这一当时国家的最大需求,主动出击,筹集100万元研究经费自主布局资助“SARS DNA疫苗的构建与免疫预防和治疗SARS效果的研究”和“造成SARS暴发的冠状病毒野生动物宿主的调查和研究”两个研究项目和“SARS疫情预测预报”软课题研究,取得显著成果。动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利用SARS病毒的蛋白基因cDNA片段构建了四种疫苗,经过酶切鉴定和DNA序列测定,证实插入的目标基因DNA序列正确。这四种疫苗的构建具有明显的创新性,其中pDNA3.1/pVAX1-SARS-Sχ多价DNA疫苗的构建属原创性工作。动物研究所向国家提交了3份有关我国及各主要疫区SARS疫情态势的评估及预测报告,发现我国SARS病人累积数符合逻辑斯蒂增长,SARS病人数相对增长率与病人累积数呈线性负相关。该研究为从宏观把握疫情发生态势,及时准确评估防治结果,提供了重要参考。作为参加单位,动物研究所于2004年3月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关于SARS分子流行病学的文章,公布了SARS的分子流行病学及解析SARS冠状病毒分子进化规律的最新成果。目前,科研人员仍在继续开展果子狸的研究,同时从动物行为生态学方面探讨病毒与宿主的协同进化关系。

2003年底,新型禽流感病毒肆虐东亚,包括我国在内的10个国家和地区遭受禽流感袭击。面对国家需求,动物研究所再次自筹经费启动“野生鸟类禽流感的流行病学调查”应急项目,开展鸟类禽流感疫源性研究。之后,动物研究所与武汉病毒所、军事医学科学院流行病所、军事医学科学院兽医所、全国鸟类环志中心、陕西省动物研究所等单位开展了野生及家养禽类和哺乳类禽流感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研究禽流感病毒在家禽、家畜和野生动物之间的传播规律及其时空分布格局,在完善我国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治工作和报送重大政务信息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6 鼠害综合治理

我国是一个鼠害十分严重的发展中国家。动物研究所以北方旱作区、内蒙古高原农区、黄土高原区、长江中下游流域稻作区、珠江三角洲稻作区的主要害鼠为主攻对象,对鼠害成灾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与策略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该研究成功地实现了将测报、化学灭杀、不育控制、农业防治、生态治理的有机整合,形成新的适合我国农业国情的鼠害综合防治体系,显著提高了大规模农业鼠害综合防治工程的实施和协调能力。在测报准确率、灭鼠后种群恢复、抗凝血杀鼠剂增效剂、综合防治策略及大规模鼠防工程建设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创新和进步。相关科研成果“农田重大鼠害成灾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荣获200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4年春夏以来,我国中西部林业鼠害严重爆发,林木被害率高达30%~80%,退耕还林工程遭遇重大困难。青海、甘肃还发生了严重的人间鼠疫,死亡19人。根据路甬祥院长的指示,在林业局的协助下,动物研究所立即组成调查组,对内蒙古、黑龙江地区的林业鼠害进行了调查,并着手开展实验研究,力争在近期彻底遏制林业鼠害蔓延的势头。

建议与咨询为国家战略决策提供依据

动物研究所面对国际科学研究前沿和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将外来物种入侵和动物疫病防控研究作为新学科布局,开展了大量工作。其中,向国家提供政策咨询及建议是该所两项新学科布局工作的重要贡献之一。5年来,该所在虫鼠害防治、外来物种入侵和动物疫病防控三个领域报送政务信息累计达35条。

自2000年中科院开始统计政务信息报送情况以来,动物研究所共有43条政务信息被《中国科学院专报信息》采用,32条政务信息被中央办公厅或国务院办公厅采用,其中11条信息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批示。动物研究所紧密结合国家重大需求,主动为国家提供科研建议,发挥了科学思想库的作用,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科学民主决策提供了依据。

广募人才形成强大科研团队

动物研究所围绕研究所新时期发展战略,确立了“引进杰出人才,用好现有人才,培养未来人才”指导思想,制定了《动物研究所科技创新人才战略实施办法》。1998年至今,在“引进国外杰出人才计划”12位入选者中,5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04年至今,动物研究所还聘任了3位院士级特聘研究员,协助把握学科的发展方向和动态,提升研究所学科建设的整体水平;聘任了在7个不同国家的大学和科研机构任职的19位海外客座研究员,使50%左右的研究组成为了有海外客座研究员参加的高水平研究组,其中的王洪刚博士、赵光泉博士获得国家自然基金委的“海外杰出青年基金”,傅金钟博士、杨子恒博士获得了国家自然基金委“两个基地”专项基金的资助。

动物研究所研究生教育与培养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与巩固,目前无论从规模和结构,还是从质量和水平均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基本形成了符合自身发展、国家需求的优势学科和优秀导师队伍。在研究生教育管理方面,正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措施,日趋走向规范化、科学化。近年来,研究生、博士后队伍不断扩大,目前在读研究生、在站博士后总数为376人。1998至2004年,研究生发表文章共计974篇,其中SCI统计源期刊为358篇,研究生已逐渐成为动物研究所科研论文产出的主力军。根据国家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所的统计,动物研究所在2003年全国一级学科生物学学科评估中整体水平排名第二(含高等院校),仅次于上海生命科学院。其中,在学术队伍和科学研究两个分项排名中位列第一。

建设创新文化开创美好明天

动物研究所自2001年11月成立“动物研究所创新文化建设领导小组”以来,围绕园区环境、制度建设、价值理念三个层面,在力争创造一个“宽松自由、积极进取”的环境,营造一个“宽容自律、团结和睦”的氛围,树立一个“勇于挑战,善于创新”的观念,弘扬一个“献身科学,服务国家”的精神四个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组织活动。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老所,动物研究所还创办了许多特色创新文化活动,如启动“创新快车”、创办《所刊》、举办“放松星期五”活动、引入职工利益调解听证会机制,有效化解矛盾冲突、启动《所史》编撰工作,宏扬老一辈科学家的爱国奉献精神、完善信息化建设、带动推行所务公开等。

我们深信,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创新文化建设必将结出硕果,动物研究所必将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