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科学院感动人物

发布时间:2023-12-22

来源:【字号:

远距探测 抢占先机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王德江

在动态成像光学领域,我国由于起步晚,基础薄弱,技术实力与美国相差较大。面对国家急需,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德江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以“筚路以启山林”的责任担当和“铺石以开大道”的气度魄力,突破多项关键技术,大力提升了国产仪器性能。

2007年,在清华大学硕士毕业后,王德江怀着对“光”的向往,来到长春光机所。为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从仪器调试、程序验证、高低温试验、振动试验到外场维护保障,王德江在不停熟悉中、忙碌中。为把工作做得更好,他先看图纸,然后把每一个电控分系统重新设计、调试一遍,加班熬夜已是常态,但深夜的灯光与心中的光交相辉映,格外明亮。

长春光机所对创新工作极为重视,2012年,王德江作为技术骨干进入创新实验室开展前瞻性预研工作,但工作怎么开展,他迷茫了。王德江回忆说“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跟着老师干就可以了,不用想别的;但刚进入创新室,研究方向的决定权下放到个人,却不知道怎么干,干了有什么用”。那年的中秋节,王德江在外出差,没来得及回家。在深深的反思中,他从自身找原因,认为还是得提升自身能力,才能进行创新研究,才能成为有用的人,他又进入新一轮的奋战中。

最后,在所里的统筹部署下,2013年,王德江瞄准航空远程光电仪器进行技术攻关,查文献,买仪器,做实验。在总体参数计算时,为保证精准计算,他着魔似的验证,“有时睡到半夜,起来接着算,越算越睡不着”。在突破理论瓶颈的基础上,为了加快仪器的研制进度,王德江在家属的全力支持下,曾在1年半时间内,出差450多天。

航空光电仪器从实验室研制向实际应用转化的一个重要节点就是科研试飞,因为有些技术问题在地面测试环境中是很难发现的。王德江作为技术总师亲自参与科研试飞30余次,无论是在东北冬季试飞飞机-30℃机舱环境,还是在夏季试飞飞机50℃的地面机舱温度,他均在第一线开展科研工作,率领团队攻克了系列关键技术。

十年磨一剑,香自苦寒来,历经多年努力,王德江带领科研团队突破了一系列航空光电领域核心关键技术,极大提高了国内现有仪器的性能,助力国家动态成像装备的跨越式发展,参与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等;获得国家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支持,入选中国科学院青促会优秀会员。


高原冻土奥秘的探寻者

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俞祁浩

在冻土区存在大量的厚层地下冰,进行工程建设,就像在冰层之上修建筑,保证冻土工程的长期稳定是世界性难题。由于多年冻土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高寒、缺氧等极端恶劣环境使得冻土研究更加困难。

俞祁浩,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30多年坚守青藏高原科研一线,面对高寒缺氧、强紫外线和大风极端恶劣环境挑战,始终致力于我国冻土区重大工程冻融灾害整治、防控关键科技难题的攻克,为国家冻土工程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献身科学事业,不畏艰辛和困苦

为探究和掌握冻土工程重要基础数据,他几乎走遍了青藏高原、东北等我国所有冻土区的公路、铁路、输电线路的冻土工程。但长期的翻山越岭、风餐露宿,饥一顿、饱一顿的饮食不规律,让他落下了严重的胃病。为了冻土理论研究,他频繁出入零下20度的低温冷库,长时间进行冻土试验,由此经常感冒并患上淋巴结核,被病痛多年困扰,但他依然坚持研究不为所动。

破解科技难题,专心致志忘我工作

面对国家和工程需要,他带领团队义无反顾,在空气更加稀薄的青藏高原、在零下30多度的施工现场,在寒风凛冽的大坝仓面,“钉”在施工工地,无数次的观测、取样、测试,没有节假日、休息日,经常加班到深夜,系统提出了冻融灾害防控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为冻土工程建设提供了关键科技支撑。

在青藏电力联网工程西部大开发战略重点建设施工中,解决了塔基基坑冻土融化、坍塌建设受阻,冻土基础承载力形成困难等重大难题,成功实现青藏直流线路工程提前一年投运。

在雅砻江流域控制性水电工程——两河口水电站施工中,解决了高频、大温差冻融规律缺乏、心墙填料冻融劣化机制不明等关键难题。助推两河口水电大坝填筑进度逐年翻倍、质量全优,最终提前一年填筑到顶和发电。

攀登科技高峰,科研成果斐然

为攻克冻土工程等关键难题,地质专业出身的他查阅、自学了物理学、电子电工学、传热学等大量的相关书籍、专利文献,开展了大量工程试验,研发了系列新型关键技术,系统形成冻融灾害防控技术体系,并已在国家多项重大冻土工程中获得应用,并发挥关键作用。

研究成果分别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二等奖,以及省部级奖12项;申报国内、国外专利100余件;发表论文180余篇。产生经济效益20多亿元。俞祁浩个人获得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科苑名匠”等荣誉称号。

(责任编辑:侯茜)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