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破五唯”后,遴选一流人才靠什么

发布时间:2023-03-13

来源:中国科学报 胡珉琦【字号:

  “从事基础研究的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是非常难得的……科研最难的地方,都要依靠人,然后才是成果本身。”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在回答如何推动加强基础研究的问题时,把人才放在了成果前面。

  然而,“破五唯”后,到底靠什么来遴选一流人才?受访专家表示,以在科技创新中的实质性贡献为标准,应该成为评价制度的核心。

  评人其实是在评什么

  说起评价,通常规则和标准是最重要的,标准越细致、规则越严苛,结果就越公平、可靠。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徐旭东认为,这是把公平曲解了。“所谓的公平,一定要符合科学本来的面目。”

  “提到陈景润,会想到哥德巴赫猜想;提到屠呦呦,会想到青蒿素;提到袁隆平,会想到杂交水稻……每位一流科学家一定有一个或多个标志性成就,而这些成就必定对应着重要的科学问题或是技术问题。”徐旭东说,因为有了这些科学家,相关问题才得以解决,从而推动科学进步、社会发展。“从本质上讲,科学界就是这样评价科学家的。”

  “以一项标志性成果为‘标签’,成果又对应问题,那么我们就看他提出过什么问题、解决过什么问题,他的工作对相关领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是否推动领域进步甚至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徐旭东表示,诺贝尔奖、图灵奖、菲尔兹奖等权威大奖都是如此评价科学家的,一流人才背后的评价逻辑就是这么“简单”。

  “但是,这不意味着我们就不用再看科学家的论文、专利。”他解释,“因为那是科学家公布成就的载体。如果没有这些载体,科学界就无从评价某人的成就。只不过,评审人需要对此作出综合判断,这与依据数量和影响因子所做的量化评价完全不是一回事。”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胡志强告诉《中国科学报》,评价人是带有不确定性的。“因为针对能力、成果价值、发展潜力的评价,都离不开大量的‘非编码知识’,它们是非标准化、情景依赖的,依靠评价者基于经验、洞察得出的见识,甚至依靠评价者的认知和美德。目前评价实践中的规则崇拜,反而可能会偏离客观、理性的初衷。”

  谁来评价人

  人评人的评价模式存在不确定性,因此评审人的选择至关重要。“尤其对于从事基础研究的人才,国际通行的办法就是同行评价。只有一流同行才能对一位科研人才工作的正确性、质量和价值作出科学的评价。”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吴一戎在采访中强调。

  “爱因斯坦的理论最早只有少数科学家能看懂,所以处于前沿的小同行的评价很重要。”徐旭东表示,当一项成果出现时,一流的小同行能够透过论文的包装把握它的真实价值,而不是凭借刊物影响力等附加因素作判断。

  “但是,仅依靠小同行进行评价也存在局限性。”徐旭东指出,一项重大成果的价值往往不局限于一个小领域,而是需要跨学科、跨领域的眼光和视野。而且,小同行之间可能存在竞争关系,有时也会干扰评价的公正性。因此,他认为,邀请一些知识面较宽的大同行,以他们的判断作为参考,可以使评价结果更加可靠。

  如何把关评价人

  “人才评价,一定要靠一批公正的、有情怀的、把国家科技发展当作己任的评审专家。”吴一戎强调。

  美国社会学家、科学社会学奠基人默顿曾提出“科学的精神气质”,它包括普遍主义、公有性、无私利性、有组织的怀疑态度。他认为,这些规范普遍存在于科学共同体内部,约束着每一位科学家的行为。

  “无论是人才评选,还是基金项目评审,通常学术共同体有一个基本的前提假设,那就是评审专家的心里有杆秤,他们不会昧着良心作选择。”徐旭东认为,一旦把评价权交到评审专家手里,首先就应该信任他们。

  “由于科学本身存在不确定性,成果的效应具有滞后性,因此评审专家的短期判断也可能出错。”胡志强认为,评价制度要能容忍一定程度的失败,这是符合科学自身规律的。“完善评价制度不能只盯着评价方法本身,而需要从更大的制度方面着眼,特别是竞争、自主性和公开化。”

  但是,信任和宽容的构建有赖于良好的学术生态。吴一戎提及,现阶段我们还需要建立和完善评审专家的诚信体系,从而确保评价的质量和公信力。

  “一旦评审专家的判断频繁出错或者有明显不公的行为,他的信誉就会受到怀疑,逐渐丧失评审资格。”徐旭东表示,与自由的评价权相对应的是责任和信誉。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23-03-13 第4版 两会)

(责任编辑:侯茜)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