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松灵委员:建议尽快实施药师规范化培训

发布时间:2022-03-10

来源:中国科学报 刘如楠【字号:

  “目前,我国为患者安全合理用药把关、为医生处方用药提供建议的药师型人才匮乏。而合理用药是实现健康中国建设的未来目标和基本要求,有助于优化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节约有限的医药卫生资源。”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松灵告诉《中国科学报》。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王松灵建议,尽快实施药师规范化培训,加强住院药师规范化培训与学院教育对接。

  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增至18.70%,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社会对药品及相关健康卫生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在发达国家,每万人的药师数都在10人以上,日本和美国(药师+技术员)达到24.48和23.02人。中国台湾地区为13.16人,而中国目前配备药师人数仅为7.73人。

  “除数量不足之外,中国高等药学教育长期以来‘重物(药品)不重人(患者)’,这导致药学服务型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王松灵提出,药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着从“药学科学单轨制”到“药学科学和药学服务双轨制”的转型。

  然而,目前国内的药学教育仍以传统的药学科学(药物化学、药物制剂)教育为主。

  他在调研中发现,目前全国有56所高校开设五年制临床药学本科专业,每年招生本科生2300余人,目标是培养以患者为中心“懂医精药”的药学服务型人才。但现实却是,学生往往缺乏临床用药技能以及与患者交流沟通能力,不具备独立开展临床药学工作能力, 必须经过毕业后的在职培训,才能成长为具有岗位胜任力的药师。

  此外,他还表示,住院药师的规范化培训仍处于探索和试行阶段,全国范围内的住院药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尚未建立,目前只有少数省市进行规范化培训探索,各省市之间的培训模式、培训方案、考核模式、年限等都各不相同。

  王松灵建议,借鉴院校长学制住院医师培养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符合国情、体现医教协同的药师人才实践培训模式,实现住院药师规范化培训与学院教育对接,加快构建标准化、规范化药学服务性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服务型药师人才培养质量。

  “在国内有医学院校临床药学人才培养采取‘5+2’的培养模式,临床药学本科第5学年与研究生阶段2年,参照北京市住院药师规范化培训要求及标准进行临床实践培训。探索了一条医教协同、学院与在职教育并轨培养的教学改革道路,值得总结推广。”王松灵说。

  他还建议,将临床药学师资队伍纳入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全范畴,给予教学基地医院临床药学师资队伍建设的政策支持、专项经费支持,加大临床药学师资的建设力度。

(责任编辑:侯茜)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