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首页
当前您所在位置:首页 > 专题 > 会议专题 > 2010年中国科学院工作会议 > 2009年工作回顾
科技创新结出丰硕成果
2010-01-26

基础前沿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如:在世界上首次证明iPS细胞的全能性,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09年10大医学突破之一;极大地提高了量子信息存储时间,向量子计算原理性实现迈出关键一步;揭示水稻耐盐基因HAL3参与光调控植物发育的新机制,突破了传统的光受体调控机制的主流模式;发现维持神经元蛋白极性分布的一种新机制,为研究神经信号传导提供了崭新的视角;首次揭示了一种信号蛋白(β-arrestin1)在脊椎动物造血发育过程中的功能;预言了拓扑绝缘体这一新的量子物态,并为实验所证实;高温超导体机理研究取得新的重要突破;发现迄今为止全球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硬骨鱼类化石,为早期鱼类的分化提供了新的确凿的最近时间校正点;在辽宁岫岩首次证实我国存在陨石撞击坑地质构造;开辟绿色高效催化合成环己酮新途径,苯酚转化率和环己酮选择性均接近100%;纳米尺度下水分子表面界面研究取得新突破。

战略高技术取得重要突破。如: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和示范性应用取得突破,带动了信息技术产业与信息化的新一轮发展;全电动汽车及车用碳纤维复合材料部分关键技术研发取得突破,实现多型车的整车集成和演示;成功完成“遥感六号”和“遥感八号”卫星主载荷研制并实现在轨稳定运行;成功开发世界首创的“煤制乙二醇”成套技术,建成20万吨级工业示范装置;建成两套16万吨级煤间接合成油工业示范装置并稳定运行;建成我国第一套单精度峰值超过每秒1000万亿次浮点运算的超级计算软硬件系统并投入应用;研制出大容量钠硫储能电池,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掌握该项核心技术的国家;钛铝金属间化合物新型航空叶片材料取得突破并实现规模化应用;建成世界首个多节点光量子电话实验实用网。在国家与公共安全领域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

重大公益性研究成效显著。如:国家一类抗菌新药盐酸安妥沙星获新药证书;首次阐明DEP1基因在水稻增产中的重要作用,为培育出更高产的水稻新品种提供了新途径;建成国际上第一个国家级地貌数据库共享系统,并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貌图集(1:100万)》;研制成功我国首台地面成像光谱辐射测量系统,实现遥感高空间分辨率图像和高光谱分辨率光谱的图谱合一;提出新的短期气候预测理论与方法,为提高我国关键区域短期气候预测的准确率提供了新途径;完成至2050年大气CO2浓度控制各国排放配额计算,为我国参与国际气候谈判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和建议。

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如:由上海微系统所、微电子所、新疆理化所组成的“宽带无线应急通信团队”,在我国有关地区维稳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紧急启动和实施甲型H1N1流感应急研究,开展疫苗和药物研发、检测、疫情预警评估等。

大科学装置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顺利通过国家验收,高质量完成上海光源建设并全面投入使用,东半球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子午链、稳态强磁场装置等在建工程进展顺利。建成我国第一艘大型小水线面双体科学考察船“实验1号”并投入使用。多个大科学装置向国内外提供了优质开放的服务。在大科学工程建设过程中,凝聚培养了一批业务精湛的工程建设和管理队伍,建立和完善了工程建设的管理制度和质量保证规范。中科院大科学装置的区域和学科布局更加适应国家科技发展的需要,已逐步成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对国内外开放的大型多学科综合性国家研究基地。

2009年,中科院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技奖29项。自然科学奖13项,占全国的46%,其中《中国植物志》获一等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4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

 
访谈 更多>>
封松林谈物联网:未来人类生活会是什么样
阅读详细>>
洪茂椿:瞄准国家重大需求 基础研究开花结果
阅读详细>>
媒体报道 更多>>
科学时报 格哈德·伯纳:三十年合作未尽 三十年友谊长存(01-28)
科学时报 彼得·雷文:推动中国植物学走向世界(01-28)
科学时报 罗格·博奈:为中国空间科学走向世界打开大门(01-28)
中新网:中国物联网与世界同步 用于世博园区防入侵系统(01-28)
历年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