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媒体报道
人生如炬耀中华
——记2010年国家科技大奖获得者师昌绪追求科学之路
来源:

2011年1月14日,北京人民大会堂,掌声如潮,我国著名材料科学家、两院院士师昌绪从胡锦涛手中接过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大红奖状。在全场目光和镜头的聚焦下,这位91岁的老人笑得平静而坦然。

叫板艾森豪威尔

“我终于可以回到祖国了!”

1955年6月。骄阳似火的美国旧金山码头,“克里夫兰”号客轮从这里启航开往香港。甲板上,35岁的师昌绪万分激动。他的思绪又飞回到了为争取回国而与美国当局斗争的日日夜夜。

1920年11月15日,师昌绪出生在河北省徐水县大营村一个有近40口人的“诗书继世”大家庭里。他父亲是清末秀才,既有浓厚的儒家思想,又有强烈的爱国意念,母亲出身于破落的官宦之家,知书达理,勤劳善良。师昌绪从小养成了许多好习惯和宽容的性格。1929年他在徐水县城模范小学读书,最后四年级毕业时统考名列第一。师昌绪的弟弟师昌纶回忆说,当时自己和师昌绪同去县城第一高小上学,一些老师和高班的同学听说自己是师昌绪的弟弟时都另眼相看,原来哥哥在学校里功课十分出色,在师生中是有口皆碑的。从徐水县第一高小毕业后,师昌绪考入著名的保定师范,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随家人来到河南,入冀绥平津联合中学。1940年,师昌绪中学毕业,独自步行到陕南,考入西北工学院矿冶系,开始了自己“科学救国、采矿救国”的道路。毕业后,师昌绪来到资源委员会所属的四川电化冶炼厂,从事炼铜方面的技术工作,并在1946年考上出国资格,1948年赴美留学。

师昌绪1948年9月来到美国密苏里大学矿冶学院从事的是真空冶金的研究。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他利用真空中蒸汽压的原理,从炼铅过程中所得的锌熔渣分离银,其纯度达90%以上,这个具有开拓性的独特方法改进了在100年前发明的用锌提取液铅中金银的方法。1949年5月师昌绪拿到密苏里大学矿冶学院的硕士学位,1952年6月又拿到圣母大学冶金系的博士学位。当时的师昌绪在麻省理工学院著名的金属学家M科恩教授指导下从事博士后研究。他的研究工作是关于硅在超高强度钢中的作用研究。这项研究后来直接服务于美国空军,从其工作基础上发展出来的300M超高强度钢,成为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世界上最常用的飞机起落架用钢,解决了过去飞机起落架常因断裂韧性或冲击韧性不够而发生事故的问题,在这期间,他欣然接受了北洋大学的邀请准备回国任教。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司法部明令禁止学习理工医学科的中国留学生回国,师昌绪是被明令禁止回到中国的35名中国学生之一。

师昌绪曾和印度孟加拉工学院联系想去做一名研究学者,这是他为曲线回国而想出的办法。但美国当局将中国留学生的离境一律视其为变相回国。师昌绪就利用和印度大使馆的旧交,通过一位富有同情心的印度青年外交官把信件转交给了中国政府。1954年5月在日内瓦国际会议上,这封信成为中国抗议美国政府无理扣压中国留学生回国的重要依据,周恩来总理向美国政府提出了严正抗议。

美国新闻媒体将此事炒得沸沸扬扬,《波士顿环球报》还以通栏标题报道“在美的中国学生要求回国”,随文刊登了师昌绪等3名中国留学生的照片。为了扩大声势,赢得美国人民的同情,师昌绪等人又写信给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申诉美国不应阻挠中国留学生回国,并将这封信向美国人民散发。1954年夏天,师昌绪等人白天在实验室工作,晚上就用花50美元买来的滚筒式油印机油印控诉艾森豪威尔的信件。师昌绪将装得满满的两大皮箱信从波士顿运到纽约去散发。

当时《波士顿环球报》的一位记者采访了师昌绪。他说自己想回家,而且必须回去奉养父母,还说自己还没结婚,特别想回家说服父母让自己挑一个媳妇。师昌绪和记者的谈话真真假假,朋友们看见无不忍俊不禁,但无论怎样,都掩盖不了他骨子里“敢于向艾森豪威尔挑战”的坚毅。

1955年春,美国在各方的压力下被迫公布同意一些中国留学生回国名单, 其中就有师昌绪。是年6月,他乘船离开美国,投入祖国的怀抱。

材料科学之父

回国后,师昌绪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工作,开始了在沈阳工作的30年。那时的他一心想为国家做一些对经济建设有实际效果的工作,从1957年起便负责金属研究所“合金钢与高温合金研究与开发工作”。高温合金是当时航空、航天与原子能工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材料。师昌绪从中国既缺镍无铬,又受到资本主义国家封锁的实际出发,提出大力发展铁基高温合金和高合金钢的建议,同时提出稀土元素是中国丰产元素,也应在高温合金中得到应用。在几年的时间里,师昌绪几乎跑遍了国内的航空发动机生产厂家,帮助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他被人们称为“材料医生”。

60年代初期,在世界航空技术的角逐中,测试天平曾发生过一次倾斜:美国喷气式飞机的飞行速度与高度一度领先了。北京中南海也在关切地注视着世界上科学技术的一切新的突破。于是,传出了周总理的指示:我国的航空工业要迅速搞上去。

1964年秋天,一位不速之客走访了师昌绪,来访者荣科,是我国航空设计院副总工程师。“我们准备在新一代喷气式飞机发动机中使用高温铸造合金空心叶片,这叶片就仰仗你们了……”

 当代航空发动机的关键部位是高温涡轮,人称“发动机的心脏”,而涡轮叶片又是关键的关键。叶片金属在长期工作中所能承受的最高温度决定着喷气发动机的功率,也决定着飞机的飞行速度和高度。因而,涡轮叶片的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航空发动机和高温合金的水平。师昌绪深知,不久前美国首次采用镍基铸造合金加工制成了空心气冷热片,但新技术生产难度大,安全系数不高。

对于困难,师昌绪是有充分准备的。他是研究物理冶金的,对空心叶片十分陌生。于是他请荣科以及航院的科研人员一起参与研制方案的制定,使方案既汲取了国内外传输来的一切信息,又建立在有充分科学依据的基础之上。经过充分动员和周密安排,他把全室近100人组成合金设计、型芯材料、冶炼、铸造、分析、测试几个小组进行攻关。

助手们对这位指挥官心悦诚服。一次,一个航空工厂有五千多个涡轮叶片因晶粒度不合格而报废了,影响了发动机的装配。工厂请来了师昌绪。他沉重地捧起报废的叶片,放在观察金相的测试仪中,金属隐患像医生在X光机前观察病体一样清晰了,他开了药方:喷凡处理。于是,像传说中的观音菩萨洒下甘露使一批惨遭涂炭的生灵重又苏醒一样神奇,这批价值近百万元的叶片被挽救了。科学家妙手回春的造诣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不论条件多艰苦,师昌绪总在第一线解决各种各样的技术难题,在他手里变“废”为“宝”的航空发动机不计其数,航空发动机厂的同志们因此送给他一个“材料医生”的美誉。

 师昌绪没早没晚地巡逻在各个攻关组里。他方脸庞的肌肉明显地瘦削下去的日子里,空心叶片的研究通过了一道道关口。然而,开拓一个新的领域,每一步进展后面,总难免有接踵而来的挫折在等待着你。

面对一个个报废的空心叶片铸件,负责研制型芯材料的助手眼神中流露出沮丧,一双双眼睛盯着师昌绪……他何尝没有压力与焦虑呢?试制新型飞机的航空工厂几次来询问,科学院与国家科委也十分关注,这是向世界航空工业先进水平进军的一次攻坚战,只能进,不能退!

师昌绪从资料室借来最新出版的外文技术书刊,没日没夜地进行研究探求。他在外文资料中终于发现了一条新的信息,循此,他们找到了一种可做型芯的新材料。师昌绪便组织大家迅速研制,多番试验。  这一天终于盼来了,空心叶片样品在一双双熬红了眼睛的人们面前,像一个襁褓中的婴儿一样绽开了笑脸!1966年我国第一代气冷空心叶片经过吹风和台架试车,宣告研制成功了!仅仅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而英国,在这之后走完这段路程,却整整用了15年时间……

蓝天上,大雁正结队北归。师昌绪恍然觉得,天空也飞掠过一队队银燕,那银燕的心脏是中国自己的空心叶片。

跌宕人生

历史开了个无情的玩笑。正当科学家把新技术的翅膀安装到新型飞机上的时候,一场急风暴雨卷来泥沙石块,将这翅膀连同它的研制者一起打落了,打倒了!师昌绪和他的主要助手们被冠以金属研究所的“四家村”被打翻在地。

“美国特务!”“人家请都请不回来,你为什么回来?” 一顶顶莫须有的罪名压在师昌绪头上。

惨无人道的毒打,屁股被红卫兵打烂了,内裤上沾着肉….他的饱受摧残,心灵的剧痛更令他肝肠寸断。

祖国啊,祖国!难道您的孩子从大洋彼岸的异邦土地扑向您的怀抱,有什么错吗?

面对历史的突然变异,人生历程的非常跌宕,师昌绪有多少发问,却无以解惑。他曾一度想到过死。然而,他一遍遍地砥砺自己:在无知与愚昧裹挟的淫雨中轻生,是懦怯的表现。中国不会这样!不会……于是,他咬紧牙关,坚强地挺下去。他只有一个信念:只要一息尚存,就要为祖国的科学奉献……

在群专组被关了10个月后,师昌绪被派到一个中专培训班教课,他还是尽心尽力地工作。半年时间写了70多万字的讲义,讲课内容十分丰富。

“九.一三”林彪垮台后,师昌绪才得到解放,重获新生。他在上边做个报告,台下响起10分钟的掌声。

这10分钟的掌声,抹去了十年浩劫留在师昌绪心中的阴影。春天终于战胜了严冬,带着巨大的力量和希望,重回人间。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后,师昌绪心血结晶出的一个个科研成果,一项项得到国家的奖励。铁基高温合金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

接踵而来的荣誉并没有使他头脑发热,他常常感到愧疚与不安。一场浩劫,使祖国60年代初正与世界科研水平渐趋缩小的距离,又大大拉远了,科技工作者怎能在高速公路上骑着毛驴笑出声来呢?

“仰望星空”

 1983年,一纸调令从北京飞到了沈阳。时任金属所所长的师昌绪被任命为中科院技术科学部主任。他不再只是一个研究材料的专家了,扮演起管理者和决策者的角色,成为推动我国材料科学乃至整个科学界发展的战略科学家。

1982年9月17日,师昌绪、张光斗、吴仲华、罗沛霖4人联名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题为《实现四化必须发展工程科学技术》的文章,明确指出大力发展工程科学技术的必要性和方法。这篇文章奏响了成立中国工程院的序曲,在工程科技界引起了极大反响。在此后每年的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上,都有一些工程科技界代表、委员呼吁成立以工程科技为主体的国家最高学术机构。

1992年,师昌绪又再次同张光斗、侯祥麟、张维、王大珩、罗沛霖联名上书中央,详细阐明成立中国工程院的必要性和急迫性。1994年,中国工程院终于在万众瞩目中诞生了 74岁的师昌绪被选为副院长。今年已经是中国工程院成立的第十个年头,这十年中,中国工程院在我国科技发展,特别是工程技术的进步中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做科学家难,要做好一位“仰望星空”的战略科学家似乎更难。担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后,师昌绪曾在1986年的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扩大会议上做《实现四化必须重视技术科学,技术科学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报告,阐明了技术科学的内涵和性质以及它对国家建设的作用,并对技术科学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为了促进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他于1985年联合20名专家提出建议,并于当年召开有关研究所所长和大型企业负责人座谈会,为他们牵线搭桥。从此,中国科学院内与技术科学有关的研究所和国内大企业建立了业务协作关系,促进了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也推动了企业的技术更新。师昌绪还主张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对国家建设及科技发展的重大问题发挥咨询作用,并在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扩大会议上提出了建议。

198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成立,师昌绪担任副主任之职。为了“稳定军心”,他将户口从沈阳迁到了北京,落在基金委。直到现在,他都是唯一一位将户口落在基金委的院士。师昌绪对我国科学基金制的建立提出过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如基金会应该是一个学术与行政双重性质的机构,因此,其下属各学部的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要不断提高;同时提高流动编制的比例,以保证基金会不致变为一个官僚机构。他强调科学研究的创新性,在他的建议下,把"863"计划中新概念部分划归基金会管理,这样可以使全国从事基础性研究工作的科技人员都有机会为我国高技术的发展贡献力量。他对如何加强基础研究,从国家制定政策方面提出过许多建设性意见,他认为当前基础研究的重点应该放在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因为它直接与工农业发展息息相关。

当他发现973领域中没有材料时,他写信给国家科教领导小组,经李鹏总理批准,材料才有了应有的地位;他大力提倡在重视新材料的同时,要十分关注传统材料;他发现很多结构材料资源日益枯竭,他建议国家科技部,将大力开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镁列为攻关重点;他意识到我国纳米科技的研究与开发将进入无序竞争的状态,上书国务院建议成立“国家纳米科学技术指导协调委员会”。如此种种,他提出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建议,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师昌绪主持编写了《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创办过4种科普杂志,为我国基础研究的资助指明方向。他热心出版事业,做过6个杂志的主编,主持编纂了《材料大辞典》、《中国高温合金四十年》等辞书和文集;他还热心学会工作,在中国科协的支持下,他组织27个学会成立中国材料联合会,并发展为中国材料研究会。时至今日,师昌绪仍然活跃在科技舞台上。今年,他亲自到澳大利亚帮助中国生物材料联合会争取到了2012年第九届世界生物材料大会的承办权。他是推动我国材料科学发展的杰出管理者和科技战略家。

如今,师昌绪已91高龄,而他生命的时钟,仍在高效率地旋转。他作起报告,能一气讲2个多小时,他那与年龄毫不相干的清新思路让每个听者为之动容。很多人劝他,“年纪不小了,该放下的就放下吧”,可他却说:“就是因为年纪大了,才趁着能干的时候多干点儿!”

“作为一个中国人,就要对中国做出贡献,这是人生的第一要义。”他最常说的这句话,虽然朴实无华,却凝聚着一位饱经沧桑的老知识分子大半个世纪以来投身科学事业,矢志报国的赤子情怀。

岁月如炬。一生燃烧的师昌绪,将像火炬一样照亮我们前行。(本报记者任生心整理)

关闭窗口
 
© 1996 - 2011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