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重要新闻 > 头条新闻
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致电祝贺
  文章来源:新华社 发布时间:2013-06-26 【字号: 小  中  大   

[视频库视频: 新闻联播-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新华网北京6月26日电(记者吴晶晶、李菲)26日8时07分,在经过15天太空飞行后,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安全着陆,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健康出舱,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致电祝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观看飞船回收实况并宣读了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贺电。

神舟十号飞船于6月11日17时38分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在轨飞行期间,与天宫一号进行了一次自动交会对接和一次手控交会对接。3名航天员在天宫一号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并向全国青少年进行了太空授课。

上午7时许,张高丽等领导同志来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飞控大厅,通过中心指挥显示系统观看神舟十号飞船回收实况。

7时21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向神舟十号飞船发出返回指令,轨道舱与返回舱分离。随后,飞船返回制动发动机点火,返回舱与推进舱分离,从太空向地球表面返回。

8时07分,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担负搜救回收任务的着陆场站及搜救分队及时发现目标,第一时间到达返回舱着陆现场,在完成现场相关处置后打开舱门,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健康出舱,向前来迎接的人们挥手致意。

9时50分,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张又侠宣布: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飞控大厅内顿时一片欢腾。

在热烈的掌声中,张高丽宣读了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贺电。贺电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出色完成这次任务的航天员,向所有参加这次任务的科技工作者、干部职工和人民解放军指战员,表示热烈祝贺和亲切慰问!

贺电说,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进一步巩固了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战略目标取得了重大阶段性胜利。这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航天战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又一重要成果,是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历史进程中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祖国和人民将永远铭记你们的卓越功勋!

随后,张高丽等走到操作台前,同参试人员一一握手,向大家表示亲切慰问和祝贺。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马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许其亮一同观看飞船回收实况。

中共中央 国务院 中央军委对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的贺电

总装备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科学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并参加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全体同志:

在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出色完成这次任务的航天员,向所有参加这次任务的科技工作者、干部职工和人民解放军指战员,表示热烈祝贺和亲切慰问!

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进一步巩固了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战略目标取得了重大阶段性胜利。这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航天战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又一重要成果,是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历史进程中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对于进一步增强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民族凝聚力,展示伟大的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鼓舞和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朝着党的十八大描绘的宏伟蓝图胜利迈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祖国和人民将永远铭记你们的卓越功勋!

以这次任务圆满成功为标志,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将进入空间站工程建设的崭新发展阶段,今后的任务更加艰巨、使命更加光荣。希望你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团结协作,再创佳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共中央

                          国务院

                        中央军委

                     2013年6月26日

 

;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