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科技动态 > 期刊纵览
12月22日《自然》杂志内容精选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5-12-23 【字号: 小  中  大   


封面故事:舞蹈、身材与求偶

跳舞是人类求偶过程中一个常见现象。那么跳舞只是为了好玩还是在传递潜在的信息呢?研究人员在牙买加人中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因为对牙买加人来说,跳舞对两性都很重要。舞蹈所传达的一个信息可能是身材的匀称程度,这个参数通常在演化研究中被用来度量发育的稳定性,进而来评价遗传的质量。用运动捕捉摄像机来生成视频图像的一项研究显示,在匀称性和跳舞能力之间存在强烈正相关。

极地食草动物生物钟失灵

动物和植物在演化过程中形成了一个体内生物钟,这个生物钟利用白天和夜晚的明、暗周期来调节行为和生理功能每天的节律。这种节律只是一种适应性的表现、目的是很好地利用白天和夜晚的明暗条件,还是对一种生物体正常发挥功能来说很重要的一个每天的活动周期?生活在北极圈内高纬度地区的驯鹿的行为为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答案。在这里,太阳夏天从不降落,冬天从不升起,极地生物每年在春季和秋季能体验到为期只有几个星期的一个白天和夜晚周期。在这样的条件下,驯鹿完全失去了每天有节奏的活动。

“走出非洲”假说受质疑

多年来占主流地位、引发公众无限遐想的人类演化理论被称为“走出非洲”。这个理论假设人属动物起源于非洲,被划分为H. ergaster 或 H. erectus的一种早期形式是大约180万年前最先离开非洲的。根据这个假说,走出非洲后,他们在南亚定居,最终到达欧洲和更远的地方。但这种关于人类祖先从一个假设的起源中心往其他地方迁移的推测现在是否仍然符合事实呢?Robin Dennell 和 Wil Roebroeks认为并不是这样。他们认为,最近在乍得和整个亚洲发现的化石意味着,现在是构建一个符合虽然少见但分布范围很广的原始人类化石记录新模型的时候了。

天文学上的“回光返照”

我们也许很快就能看到第谷和开普勒曾经看到过的同样的光线,但却要比他们晚400年。1940年,Fritz Zwicky提出,我们应当有可能在巨大恒星爆炸事件发生之后很多个世纪看到由历史上的超新星所发射出的回光。现在,来自“SuperMACHO调查”项目(该项目对“大麦哲伦云”中数百万恒星进行监测,研究与微重力透镜相关的发光现象)的数据表明,Zwicky的观点是对的。研究人员已经将“回光”追溯到了年轻超新星残体出现的三个位置,并估计出了其中两个“回光”的年龄分别为610年和410年。

气溶胶对气候的影响

人类活动,主要是生物质燃烧和工业生产,会增加大气中被称为气溶胶的微粒的含量。因为气溶胶与太阳和热辐射发生相互作用,所以它们会对气候产生较大影响,但它们对大气的辐射效应的总和是多少仍然不确定。现在,研究人员利用最新卫星测量和模拟技术,对2002年陆地和海洋上由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气溶胶的全球晴天辐射效应作出了估计。所估计出的净效应表明,气溶胶的变冷效应要比以前通过模拟估计出的结果更为强烈。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