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科技动态 > 期刊纵览
科学时报:11月3日《自然》杂志内容精选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5-11-04 【字号: 小  中  大   


光子晶体技术在“慢光”体系上的应用

光子晶体可能会成为光电子学领域的硅芯片,设计用来以与半导体中的原子晶格控制电子基本相同的方式控制光子的性质。来自IBM的T. J. Watson研究中心的Yurii Vlasev和他的同事们将光子晶体技术应用到了所谓的“慢光”上。在这一仍然很新的领域,光脉冲在各种不同原子和固体体系中(在这些体系中物质吸收被光泵作用所抵消)被大大减慢,甚至停滞。这一成果在从全光存储到光开关等一系列应用中有潜在用途。Vlasev等人发现,通过一个利用低损耗硅光子晶体波导的超紧凑集成光路,一个硅芯片上的一个光脉冲的群速度可以降低300倍以上。

一个“穴居人”洞穴的新的测年结果

来自长期以来被与“穴居人”联系在一起的法国某地一个洞穴的新的放射性碳测年结果,将进一步加剧关于“穴居人”灭绝的性质和时间的争论。被认为是现代人典型特征的“奥瑞纳”(现代人)工具存在于含有Chatelperronian人工制品(被看作是“穴居人”最后留下的东西)的沉积层之间的一个薄层中。虽然这些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相互重叠数千年,但来自两种文化的人工制品在同一地点不同沉积层中的存在一直都是很有争议的事情。在法国的这一地点,“奥瑞纳”工具存在于距今大约38000年前的一个短暂的寒冷期,这是由这一技术获得的最早的可靠年代,其时间在较早一些的和较晚一些的Chatelperronian沉积层之间。

青藏高原下的地质活动

大约在距今7000万年前开始的印度和亚洲板块的碰撞涉及到至少1400公里长的部分的汇聚,并且隆起了青藏高原,因为地壳材料太轻,不能被向下输送到地球的内部。高原地区的作用机制对于了解大陆的演化很重要,然而这个问题却仍然存在争议。现在,利用超低频电波在喜马拉雅和西藏所做的地球物理观测显示,沿喜马拉雅山脉的整个长度存在一个部分熔化的地层。这个弱的地层说明,一个涉及范围很大的地壳流可能正在出现,并且可以解释高原演化的很多问题。

不需要或不能制造维生素B12的藻类

维生素B12(氰钴胺素)是自然界最复杂的代谢物之一。它是一种重要的人体营养成分,而且因为植物中不含它,严格的素食者可能会缺乏这种养分。藻类,包括很多海藻,经常富含这种维生素,因此是它的一种很好的饮食来源。然而,此前我们却不知道这种共因子在藻类代谢中的作用,也不知道这些生物的这种维生素的来源是什么。对300种以上微藻物种的维生素B12需求所做的一项考查研究产生了一个令人吃惊的结果。这些藻类近一半不需要这种维生素,所以它们就跟植物一样。但这些藻类中其余本应为自营养生物的物种却需要外部提供这种维生素:它们自己不能制造该养分,该养分来自与其关系密切的共生细菌。

Proteorhodopsin、SAR11和海洋中的浮游细菌

Proteorhodopsin基因作为海水中的DNA片断是早在任何人知道它们来自什么生物之前就被发现的。它们为独立于光的质子泵编码,后者被认为通过为微生物代谢提供能量而在海洋生态中扮演一个重要角色。现在,研究人员捕捉到了完好的Proteorhodopsin体系。它是在SAR11中发现的,后者是地球上最丰富的生物之一。SAR11最近被重新命名为Pelagibacter ubique。在其于2002年被首次培养之前,它是未培养的微生物多样性的同义词。这些生物具有Proteorhodopsin的质子泵,具有在黑暗中和在光线下能够生长得同样好的奇特本领(对一种聚光生物而言)。SAR11在海洋中与藻青菌等浮游细菌竞争生存空间。现在,研究人员发现,藻青菌可能有外来帮助。感染普遍存在的藻青菌Prochlorococcus的病毒(或噬菌体)不只是用它们的DNA来迫使寄主制造更多噬菌体。病毒性基因组含有光合作用基因,可能是很久以前从藻青菌寄主那里获取的。

疟原虫蛋白间相互作用图

了解蛋白功能的一个强大方法是识别那些相互结合的蛋白,因为蛋白复合物处在大多数生物学过程的核心。现在,研究人员绘制出了疟疾寄生虫的1/4蛋白的蛋白间相互作用图。这一大型数据集为了解疟原虫是怎样感染红细胞的提供了新线索,并且将成为开发新的抗疟疾药物和疫苗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工具。这些原始数据可在PlasmoDB数据库中自由获得。Suthram等人已经使用了这一新资源,并且发现疟原虫网络比其他真核生物的跨物种相似性明显要小。它的新颖的生活方式反映在一个新颖的蛋白网络上,后者因此有很大机会能为我们提供疟原虫所独有的药物作用目标。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