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科技动态 > 国内动态
中美科学家揭示骨生成新机制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 成舸 王建新 发布时间:2014-11-18 【字号: 小  中  大   

  记者日前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获悉,经中美专家联合攻关,在全球首次发现了骨生成的新机制,提出了血管生成—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的三元调控理论,为骨质疏松、硬化、增生及骨肿瘤等骨骼疾病治疗开辟了一条全新路径。

  日前,相关成果在《自然—医学》上发表,湘雅二医院谢辉博士为第一作者。

  在人体骨骼中,成骨细胞的功能是促进骨形成,破骨细胞的功能是促进骨吸收和更新,前者功能减弱或后者功能增强都会造成骨质疏松。

  此前的理论认为,骨代谢主要通过对成骨、破骨两种细胞进行调控,即所谓“二元调控理论”。然而对不少骨质疏松发病情况,该理论却无法解释。

  该论文通讯作者、湘雅二医院教授廖二元说,经中美研究团队4年联合攻关,发现在偶联血管生成和骨形成过程中,破骨前体细胞分泌的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B)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发现最终形成了血管生成、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的“三元调控理论”,首次揭示了骨生成的新机制。

  “目前的治疗手段大部分都是仅靠抑制破骨细胞造成的骨流失,并没有考虑过血管,这是第一次知道了血管的形成在其中起重要作用。”论文共同通讯作者、美国霍普金斯医学院教授曹旭说。

  国际知名学者Ralf Adams教授对该发现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在述评中称,该研究成果实现了骨代谢调控理论的重大突破,为骨质疏松研究开启了新方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宏灏认为,PDGF-BB因子功能的发现,不仅将有力推动该领域的理论研究,还为骨质疏松等治疗开辟了新的药物治疗方案。这可以使现行的抑制破骨细胞发展和促进成骨细胞生成的两类药物增加为三类。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