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科技动态 > 国内动态
我国科学家研究端粒相关蛋白试图拨慢“生命时钟”
  文章来源:新华社 张乐 张双双 发布时间:2012-09-05 【字号: 小  中  大   

我国的五所高校刚刚共同启动了一项重大的科学研究,计划通过对一种叫做“端粒”的分子的研究,为人类防治癌症和延缓衰老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思路。
该研究全称为“端粒相关蛋白对人类重大疾病作用机制的研究”,由杭州师范大学衰老研究所所长刘俊平领衔,杭州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南开大学5所高校科研人员共同参与。作为2012年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立项项目,该研究计划通过对一种可以控制染色体末端DNA序列长短的名叫“端粒”的分子的研究,试图找到人类控制某些重大疾病的关键,并实现拨慢“生命时钟”的梦想。

课题组首席科学家刘俊平介绍,端粒和端粒蛋白是重要的人体细胞内分子结构。作为染色体末端的DNA序列,端粒像一顶帽子一样保护着染色体,从而控制、调节细胞的寿命。端粒的长度增加,赋予细胞更长的寿命。

“但端粒的不适当延长则是大多数肿瘤发生的根本原因,而过度缩短则引发提早衰老。因此,端粒长度被科学家们形象地称作控制寿命的‘生命时钟’。” 这位长期从事染色体端粒与肿瘤及衰老问题研究的教授说。

端粒长度和结构的稳定与肿瘤及衰老的发生密切相关,而以端粒酶为代表的端粒相关蛋白是控制端粒长度的关键。它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负责给染色体续上端粒,维持端粒的长度。作为一项可能改变人类对自身认识和科研进程的重大发现,2009年,3位发现端粒酶的美国科学家被授予医学、生理学诺贝尔奖。

科学研究发现,端粒酶除了在卵巢、睾丸及干细胞中一贯活跃外,在体细胞中几乎销声匿迹。所以,端粒随着细胞不断分裂而缩短、导致人类组织和细胞衰老直至死亡。相反,在可怕的癌变区域,肿瘤细胞中的端粒酶活性却能够促使癌细胞不断分裂。

因此,倘若人类能够找到并控制包括端粒酶在内的端粒相关蛋白,就有可能为预防、诊断和治疗肿瘤,延缓衰老和控制衰老性疾病、拨慢“生命时钟”提供关键信息和试剂。

刘俊平介绍,5所高校的科研人员将分别在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动物模型和某些疾病当中,针对端粒DNA和相关蛋白质开展深入广泛的研究。并努力揭示端粒相关蛋白在诸如衰老性疾病、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分子调控机制,探求新的治疗性分子靶点,为防治这些人类重大疾病提供新的重要理论基础和研究思路。

目前,该项目已被国家科技部列入2012年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立项项目清单。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是科技部为落实中国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对科学前沿领域的一批重大问题而实施的科学研究计划。它于2006年开始部署实施,目前共包括纳米研究、量子调控研究、蛋白质研究、发育与生殖研究、干细胞研究和全球变化研究等6个重大研究方向。和973计划一样,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是中国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部署的最高水平的研究计划。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