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科技动态 > 国内动态
我国科学家在白血病研究领域获突破性进展
  文章来源:科学时报 记者 黄辛 发布时间:2010-02-24 【字号: 小  中  大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研究员张济研究组关于癌蛋白PML/RARα选择性抑制造血特异性转录因子PU.1及其靶基因的研究文章,近日发表于国际著名杂志CancerCell上。有关专家认为“该研究结果对于推动白血病以及其他恶性肿瘤的研究都具有实质性意义”。

据介绍,这项研究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为研究对象,整合了生命科学领域内的多种前沿技术,从全基因组水平揭示了异常转录因子阻碍造血分化、形成血液恶性肿瘤的机制,从而解决了困惑肿瘤领域近20年来的一个难题:即APL特异性的融合癌蛋白PML/RARα的形成与造血细胞分化受阻、白血病产生的关联问题。

多年以来,由于APL与其他白血病的分子关联证据有限,学术界普遍认为对它的相关研究具有相当程度的局限性,缺乏普遍意义。而此次研究有机地从时间和空间层面上揭示了PML/RARα与造血细胞分化受阻、白血病发生的直接关联。因此,从APL所具有的特性和与其他白血病以至于实体瘤在内的其他恶性肿瘤所具有的共性两个方面而言,APL又是恶性肿瘤研究的一种绝佳模型。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在APL研究方面作出卓越贡献,早在20多年前就率先提出了全反式维甲酸诱导APL细胞分化的治疗模式,至今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此次研究表明,这种诱导分化模式的潜在意义不仅仅局限于APL的治疗性转归,对于其他白血病以至于实体瘤的机制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拓展意义。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