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科技动态 > 国内动态
我国高精度数字土壤构建取得阶段性进展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9-07-27 【字号: 小  中  大   

记者7月24日从科技部在北京举行的科技基础性工作研讨会上了解到,2006年启动的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全国1∶5万土壤图籍编撰与高精度数字土壤构建”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已完成全国1100多个县的高精度数字土壤建设,建立的1∶5万大比例尺土壤图籍覆盖全国半数地区。预计到2012年,我国高精度数字土壤建设将可覆盖全国80%的国土。

土壤是生命元素循环的基础,数字土壤是现代社会进行科学研究和科学管理的重要基础工具。高精度数字土壤能以5公顷面积为单元提供详尽的土壤质量信息。20世纪末以来,在欧美发达国家,高精度数字土壤发展迅速,广泛用于环境保护、耕地保育等方面,成为科学研究和管理必不可少的工具。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张维理介绍,项目组在深入研究我国以往土壤调查资料的特点、剖析国内外土壤调查内容发展与变化趋势的基础上,通过传统土壤科学方法、数据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融合应用,首次建立了我国高精度数字土壤模型。该模型既能较完整地保留我国以往土壤调查的原始记载,也为各地今后进行新一轮的土壤质量调查和观测记载预留了空间,同时还实现了土壤信息与我国基础地理信息的无缝链接。

我国幅员辽阔,全国高精度数字土壤建设工程量浩大而复杂,需要进行100多项专业技术处理,加工处理的总数据量达到30T。研究人员成功创建了非标准海量土壤信息集成方法,并制定了7项技术标准与规程,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极大地提高了该科学工程的建设速度。我国1∶5万高精度数字土壤不仅能够以5公顷为单元为农田提供100多项土壤质量信息,还首次实现了土壤图与土壤剖面信息的链接,使我国各地完成的10余万个珍贵的土壤深层剖面科学记载可以系统再现,直观而方便地为科研和生产服务。同时,增加了高精度地形、水系、居民地等要素,清晰地展示了这些要素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为配合各地基本农田建设、测土施肥、耕地地力调查、水污染治理等国家工程的实施,项目完成的1000多个县高精度数字土壤建设成果已提交相关省、市、县业务部门,为科学实施测土施肥、沃土工程等国家工程提供了丰富的农田土壤质量信息。研究成果还为农业、环境、测绘等科研、教学单位研究土壤、大气以及环境质量演变规律,进行流域富营养化控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数据。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