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科技动态 > 国际动态
利用“卡西尼”号土星探测器数据
泰坦大气中气溶胶形成之谜揭开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史诗 发布时间:2013-02-06 【字号: 小  中  大   

据每日科学网站2月4日报道,本周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的一项最新研究利用来自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卡西尼”号土星探测器的数据,以前所未有的细节描述了土星的卫星泰坦上最高层大气中的气溶胶是如何迅速生成的。科学家们希望了解泰坦上气溶胶的形成原因,因为这有助于预测地球上烟雾弥漫的气溶胶层的活动情况。
该研究指出,泰坦上标志性的红褐色烟雾似乎是由于大气电离层中的氮分子和甲烷分子受到太阳辐射而形成的,这一过程产生了正负离子“汤”。有机分子和离子不断碰撞,导致分子变成更大、更复杂的气溶胶。在低层大气中,这些气溶胶相互撞击并凝聚,同时还与其他中性粒子相互作用。这就是泰坦表面降下碳氢化合物“雨”并形成湖泊、渠道和沙丘的物理过程的根本核心。
研究小组所分析的数据来自“卡西尼”号携带的3个仪器——等离子体光谱仪、离子和中性粒子质谱仪以及无线电和等离子体波科学实验。他们将研究结果与2005年欧洲航天局的“惠更斯”号探测器“勇闯”泰坦大气层并在穿越过程中采集的数据进行了比较,证明二者是一致的。
卡西尼—惠更斯任务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欧洲航天局和意大利航天局的合作研究项目。“惠更斯”号1997年10月由“卡西尼”飞船携带发射升空,经过7年约35亿公里的飞行后进入土星轨道,并于2004年12月25日与飞船分离。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