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传媒扫描
【中国新闻网】中科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先导专项取突破
子宫内膜再生成现实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田雯 发布时间:2014-11-04 【字号: 小  中  大   

图为2日晚出生的第三例子宫内膜再生临床研究婴儿和他的母亲。田雯 摄

  “当时进入待产房的时候,心里是很忐忑的,现在看到宝宝健健康康地出生了,非常激动和开心。”3日下午,产下中国第二例子宫内膜再生临床研究婴儿的妈妈张敏,在南京鼓楼医院的病房里,满脸笑容地向记者分享起历经困难后初为人母的喜悦。

  张敏今年37岁,是江苏无锡人。据她讲述,10月30日上午9:31,她生下了一名4.7斤的健康男婴。因为之前流产的缘故,她的子宫内膜非常薄,宫腔镜检查发现她的宫腔已有四分之三的面积发生粘连,70%的面积瘢痕化。这种情况几乎不可能再怀孕了,她一度认为自己不能做一名母亲了。

  和张敏一样,沈黎玮也是子宫内膜损伤粘连患者。2014年11月2日晚8:02,她产下了第三例子宫内膜再生临床研究婴儿。两位新晋妈妈均表示,此次能够成功怀孕并顺利生下宝宝,得益于中科院的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先导专项。

  据南京鼓楼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胡娅莉介绍,随着人流以及其他宫腔操作的增加,宫腔粘连发生率升高,已成为女性继发不孕的重要病因之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不孕人口数已超过5000万人,其中20%左右的不孕是与女性子宫内膜损伤有关。重度的宫腔粘连、内膜瘢痕化及血管再生不良,导致受精卵无法着床发育。“通俗点说,内膜瘢痕化就像土地变成了水泥地,而水泥地上是长不出任何植物的。解决这部分患者不孕的关键是如何使子宫内膜实现功能性修复。”

  作为中科院“A类先导”中最先启动的项目之一,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先导专项让子宫内膜再生成为现实,给子宫内膜损伤粘连的女性带来了生儿育女的希望。

  据悉,由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戴建武领衔的“人工组织器官构建”项目,研制出了能特异结合干细胞或组织再生因子的智能生物材料,具有主动诱导人体各种组织再生能力。戴建武团队与胡娅莉团队合作,先后建立了大鼠及猪的子宫内膜损伤模型,证明其研制的引导组织再生材料能够促进大鼠和猪的子宫壁的全层损伤修复。

  经过南京鼓楼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013年在该院正式开展了单中心小病例子宫内膜再生临床研究。受试的9例患者已经有4例怀孕。第一例子宫内膜再生临床研究婴儿于2014年7月17日在该院出生。这是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战略先导专项实施后的创新成果,它将造福千千万万家庭。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