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传媒扫描
【解放日报】我空间站首舱拟2018年上天
正征集空间实验课题,可能承担国际课题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 徐瑞哲 发布时间:2014-06-17 【字号: 小  中  大   

资料来源:新华社

  按载人航天阶段性规划,我国空间站有望于2020年投入运转,而根据空间站“五舱”结构,首舱可望在2018年左右率先上天。这是昨天“上海科协大讲坛”上中科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胡文瑞透露的。目前在轨的国际空间站计划2020年关闭,也可能至2024年“延迟退休”,在此期间中国空间站或与国际空间站一起成为人类太空站“双星”,甚至成为世界上唯一一座有人操作的空间实验室。

  据了解,在离地数百公里高度建设空间站之前,我国将进行一系列载人航天试验,包括明年发射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以及其后发射的新一代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和天舟货运飞船等,将交会对接组成新的航天飞行系统。完成空间站技术验证后,我国将逐步构建首个多舱结构的空间站。胡文瑞院士展示的空间站架构图上,空间站主体为“十字形”:核心舱居中,一头接载人舱,另一头接货运舱,两翼各接一个空间实验舱。“与国际空间站450吨以上的体量相比,我们总重只有60吨左右,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胡文瑞认为,空间站是一个长期有人操作的微重力实验室,还同时拥有高真空、太空辐射、90分钟生物昼夜节律等实验环境。他透露,空间站实验课题正在征集中,并可通过地面实验进行预研。另外,通过国际航天合作,我国空间站也可能承担国际科研课题。

  (原载于《解放日报》 2014-06-17 01版)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