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传媒扫描
【中国科学报】将管理进行到底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 王晨绯 发布时间:2014-06-09 【字号: 小  中  大   

光电研究院院长王宇

  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以下简称光电院)的组建是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中体制机制创新的重大改革举措之一。建院以来,光电院的科技布局围绕光电工程领域、航天航空领域和应用科技领域三个领域展开。中国科学院卫星导航总体部、中国科学院浮空器系统研究发展中心、02专项研发管理办公室均设在光电院。

  因为兼具总体管理与总体技术职能,在过去十年里,光电院形成了独特的“总体”模式:不仅在系统上有扎实技术基础,还同时提供系统解决方案,为参加系统的单位提供有价值的服务。

  渴望管理创新 

  日前,光电院院长王宇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透露,最近光电院正向管理高效化服务努力,进一步提升科研管理水平。

  光电院原党委书记牛红兵在2012年提出了光电院“管理年”的建议。

  牛红兵认为,机关管理工作需要从一般事务性管理,向“资源管理性”转变;从“简单传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从“坐办公室”的方式,对内向深入研究部室了解掌握第一手情况转变,对外向“走出去”创造资源渠道的方式转变。

  牛红兵组织光电院职能处室中层干部编制了《管理流程汇编》,提出了“制度流程化,流程图形化”的管理理念,规范科研生产活动。

  “以一家高技术企业为例,如果挑前20名员工,我们研究院员工肯定比他们强;如果是50人的团队和人家比,我们可能就和人家差不多了;再扩大到200人,他们肯定比我们强。”王宇告诉记者,“强调创新里的个人价值会使得团队的组织方式被淡化。另外在组织和管理上,他们采用了适合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管理模式。”

  他认为产生差距的原因恰恰在于管理的模式和水平。

  “我们在科研项目立项时做了不少管理工作。回过头来我们还需要思考产出水平是不是很高?是不是和我们国家投入匹配?”在王宇看来,科研项目的管理应该作为有机过程被组织起来。比如说,光电院从2005年开始建立质量体系,希望把质量体系的理念及方法和科研活动组织与管理紧密耦合在一起,按照质量体系特点,策划所有科研工作。

  “质量体系,并不是仅指产品的质量,还包括过程质量和整体质量的提升。”王宇说,这对于工程技术类研究所是很好的指导。

  处长在行动 

  光电院的中层干部正在实践“弹钢琴”。

  科技一处副处长王谦参与了光电院最早的气球工程项目。随着单位科研任务的增加,他对科研项目管理的内涵有了一整套全新的认知和感受。

  “策划的执行者、决策的宣贯者、组织的领导者、执行的监督者。”这是王谦对科技处领导岗位的定位。

  关于工作职责,他认为对内以管理为主,对外以服务为主,在院内又可分为处内与科研部室,在处内以管理为主,对科研部室以服务为主。

  光电院的研究领域涉及很多外场试验。“自2007年开始,我曾参与了多次外场试验,在实验策划及组织上逐渐摸索了一套大型试验流程,建立了一套外场试验规范雏形。”王谦认为这些流程和规范明确了组织保障体系、质量控制措施、风险预案和岗位责任制,对外场作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起到了约束作用。

  2013年起,光电院职能部门统一梳理管理流程就达147项,成为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

  “除了科研人员的激励措施,我们对作为枢纽的科研管理队伍建设也进行相关的绩效激励。”人力资源处处长张健说。

  光电院倡导以工作为出发点,服务科研,想办法强化从“不行”到“怎么行”或“怎么不行”的转变;另外,人力资源处也在不断优化体制机制,注重优秀管理人才的选拔。

  “质量体系是单位的基础资质之一,是保障光电院研制工作、产品质量的有力保障。”质量标准处处长李燕在思考,随着光电院“一三五”战略的深入推进,如何做好规划项目的质量保证工作,以及如何对创新项目中的质量需求做好质量保证。

  质量管理的理念是全面质量管理,研究机构中所有部门、所有组织、所有人员都以产品质量为核心,把专业技术、管理技术、数理统计技术集合在一起,建立起一套科学严密高效的质量保证体系,控制生产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以优质的工作、最经济的办法提供满足用户需要的产品的全部活动。

  对此,她深有体会:“落实‘运用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是较为可行的途径。”

  2014年,光电院在科研活动组织管理、人力资源配置评价上加强了过程的规范化管理,工作质量得到提升,推进了系统集成的创新工作。

  师企业长技 

  随着国家提出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决定作用,将来科研院所的发展方向要更多面向直接为国民经济服务。对此,王宇他们有着清醒的认识。

  “面对市场职能的逐步增强,要想持续以往很好的势头,又要有新的发展,我们必须定位在提高解决技术方案的能力。”王宇说,“是时候向企业学点东西了,特别是他们组织力量来解决核心问题时表现出来的能力。”

  在他看来,企业在技术发展领域处于领先是因为他们跨团队、跨企业、跨领域吸纳了更多力量,形成了强大的团队。

  在承接国家项目时,光电院形成了自身技术特色。“我们希望技术能力和经济发展有效结合。与此同时,我们也在策划组织相关研究所,在高精密光学仪器领域,推进产业化进程。”王宇此举得到了中科院多个兄弟单位的支持。

  中国光电技术和国际前沿较为接近。中科院有6家光机所,而因为早年投资条件不够,中国光电产业并没有完全发展起来。在这样的背景下,“光电院还将继续发挥总体作用,采取有利于光电产业发展的开放合作方式,将相关资源黏合在一起。”王宇说。

  10年后,面临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科学家们希望能为光学产业整体发展作出贡献,这也是国家赋予他们的“创新2020”使命。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2014-06-09 第5版 创新周刊)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