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传媒扫描
【中国科学报】中科院亚热带生态所
初步探明水旱田可溶性有机碳循环规律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 李哲 成舸 发布时间:2014-06-03 【字号: 小  中  大   

  记者日前从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所获悉,该所苏以荣项目组在亚热带典型农田土壤中可溶性有机碳(简称DOC)的周转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初步探明了旱地DOC含量大于水田的根本原因。相关成果发表于《整体环境科学》杂志。

  可溶性有机碳是土壤有机碳形成和矿化的重要中间形态,对调节温室气体排放、减少土壤养分流失、平衡有机质分解和转化过程有着重要作用。在我国南方,同一微地貌单元内水田土壤有机碳含量普遍高于旱地土壤,但奇怪的是,DOC含量却是旱地高过水田。

  苏以荣团队研究了不同水分条件下水田和旱地土壤DOC的去向,并对自由态和易分解态DOC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被矿化为二氧化碳和被土壤吸附是农田土壤DOC的两个主要去向。其中,水分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控制作用,但并非决定水田与旱地DOC差异的根本因素。

  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某种水分条件下,水田土壤中的自由态DOC含量虽低于旱地,易分解态DOC却是旱地土壤的1.8至2.2倍,且与DOC的矿化率呈显著正相关。这表明DOC本身的组成与结构差异,极可能是造成水田和旱地土壤DOC含量差异的最根本原因。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14-06-03 第4版 综合)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