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研 > 科研进展
上海药物所等急性B细胞性白血病治疗研究取得进展
  文章来源:上海药物研究所 发布时间:2014-10-20 【字号: 小  中  大   

  急性B淋巴细胞性白血病(B 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B-ALL)在儿童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约占儿童急性白血病的75%80%。目前B-ALL药物治疗以化疗药物为主,包括长春新碱(VCR)、柔红霉素(DNR)、阿糖胞苷(Ara-C)和环磷酰胺(CTX),但这类药物毒副作用强,对患者伤害大,限制了其运用。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发展,针对B细胞性白血病重要分子事件的靶向治疗成为新的热点。B细胞型白血病中PI3Kδ激酶高度活化,其介导的细胞信号通路是肿瘤细胞生长存活所必需,首个PI3Kδ特异抑制剂Idelalisib已于今年7月在美国成功上市,用于治疗3B细胞性白血病(CLLFL, SLL),但其作用机制并不完全明确。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丁健课题组研究人员联合美国Xcovery公司和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等多家单位,根据PI3Kδ的晶体构象,设计并合成了具有与PI3K全新结合模式的小分子抑制剂X-370。该化合物在分子和细胞水平均高度特异性靶向PI3Kδ,并对B-ALL原代细胞具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首次发现X-370通过靶向PI3Kδ抑制PI3K/Akt/mTOR通路同时,抑制PDK/MEK/ERK通路。更为重要的是,X-370MEK/ERK信号通路的抑制对于X-370的抗肿瘤活性至关重要,而且只存在于对X-370敏感的B-ALL细胞,提示X-370对于ERK磷酸化水平的下调可作为监控X-370疗效的生物标志物。该研究还发现联合应用MEK抑制剂可显著提高X-370对耐受原代B-ALL细胞的增值抑制活性。该研究不仅揭示了PI3Kδ抑制剂的新作用模式和抗B-ALL的新机制,同时为该类药物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策略。

  该项研究结果近日发表在Oncotarget,通讯作者为丁健、蒙凌华研究员,第一作者为王祥博士。项目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新药创制重大专项资助。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