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研 > 科研进展
化学所在仿生特殊浸润性界面材料领域取得系列成果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5-11-04 【字号: 小  中  大   


一种常见的生活在池塘、河流和溪水表面的昆虫-水黾为何能毫不费力地站在水面上,并能快速地移动和跳跃?通过对其腿部微观结构的观察,我们发现水黾的这种优异的水上特性是利用其腿部特殊的微纳米结构与其表面油脂的协同效应实现的。图为水黾腿部的微观结构电镜照片。



由于表面微米级结构的取向排列,水滴在水稻叶表面会呈现各向异性的流动趋势。左图为水滴在水稻叶表面的各向异性照片;右图为水稻叶表面的微观结构电镜照片。



荷叶出淤泥而不染的特点是其表面具有超疏水性质引起的,这种超疏水的性质是荷叶表面的微米/纳米复合结构与其表面的植物蜡所产生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图为荷叶表面微观结构的电镜照片。


    化学所有机固体院重点实验室江雷研究员领导的课题组,近几年来一直致力于仿生纳米界面材料的研究工作,并取得系列研究成果,最近应邀在《化学研究报导》杂志上发表综述文章,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该小组的工作。

    该课题组从具有特殊表面性能的生物体出发,选择几种典型的生物体表面进行重点研究,揭示了以下几种生物表面特殊浸润性的机理:通过对荷叶表面结构的研究,发现其表面的微米/纳米结构与表面植物蜡的协同作用是引起自清洁性的关键;通过对水稻叶表面存在液滴滚动的各向异性的机理研究,发现该现象是由于其表面微/纳米结构的定向排列的结果;通过对水黾的腿部微结构的研究,揭示了水黾稳定的水上运动特性是源于特殊的微/纳米结构和油脂的协同效应。

    受到以上研究结果的启发,研究人员仿生制备了多种各具特色的特殊浸润性界面,即在开拓新材料领域方面:制备出具有超双疏 (同时疏水/疏油) 性质的阵列碳纳米管薄膜;制备出不需要任何昂贵低表面能物质(如有机氟及有机硅) 修饰就可以显示超疏水性质的聚合物薄膜;首次利用双亲性聚合物制备超疏水性薄膜。

    在新性能拓展方面,该小组与化学所杨振忠研究员合作,制备了在广泛pH值范围内超疏水纳米结构碳膜;采用静电喷涂技术制备出具有超疏水/超亲油性的油水分离网膜。

    在规模化制备方面,该小组采用电纺技术制备由纳米纤维 “捆绑”的多孔微球类荷叶状结构仿生超疏水聚合物荷叶薄膜;仿照水稻微米结构排列方式制备出三维各向异性的碳纳米管微结构阵列;该小组与化学所徐坚研究员合作采用一步涂敷法,成功制备了具有类似于荷叶的微米/纳米复合多级结构的超双疏聚合物涂层;模拟蝉翅膀表面的微观结构制备了超疏水聚合物纳米柱膜;仿照壁虎脚底刚毛结构制备具有高粘附力的超疏水聚苯乙烯薄膜。

    该小组在智能可控方面,在外场可控超疏水与超亲水可逆“开关”材料的研制上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实现了光响应及热响应的超疏水—超亲水可逆“开关”材料,该研究被评选为2004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并分别被《自然》和《科学》杂志报道。

    以上材料体系的研制,实现了学习自然、模仿自然的过程,发展了仿生纳米界面材料的新领域。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