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走进中国科学院 > 院史所史 > 编年史
1991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9-09-28 【字号: 小  中  大   

  设立王宽诚科研奖金

  中国科学院与香港王宽诚教育基金会决定:从1991年起设立中国科学院王宽诚科研奖金。此项奖金用于资助旅居国外的华侨、外籍华人及从国内派出的优秀留学人员,为他们回到祖国进行科学研究创造条件。其宗旨是鼓励在国外的优秀科技人才到国内进行一段时间科研工作,为祖国贡献所学,推动中国科学事业发展及国际学术交流。

  中国科学院成立了“中国科学院王宽诚科研奖金管理委员会”,并制定了《中国科学院王宽诚科研奖金章程》和《中国科学院王宽诚科研奖金管理条例》。条例中规定:凡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的优秀中国留学人员、具有博士学位或副教授以上职称,有突出成就的华侨、外籍华人学者或技术专家,愿为中国四化建设效力,获得中国科学院所属单位邀请者,均有资格申请该项科研奖金。条例还规定,该项科研奖金每年资助10名优秀科技人员到中国科学院进行12个月的科研活动;在资助数额不变的前提下,资助名额、月数和经费可以灵活安排。

  该项科研奖金的设立,是中国科学院采取的一系列吸引优秀科研人才的举措之一。此项科研奖金的实际运作发挥了良好作用。

  建立全国粮食产量预测研究方法

  粮食收成的预测,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近年来在国际上已发展为边缘学科研究的热点之一。国际上主要采用气象、遥感和统计力学模拟预测法,平均误差在5—10%,预测提前期一般为3个月。

  系统科学研究所陈锡康等人深入研究了12类因素与粮食产的函数关系后,确认全国粮食产量的起落不取决于气象等少数因素,而取决于政策、价格、灾害、肥料、机耕、灌溉、畜牧等多种因素。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了社会经济技术产量预测法。在1980-1991年的12年间,平均预测误差为1.4%,预测提前期均在半年以上。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和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等有关部门于1991年初先后致函中国科学院,称赞系统所陈锡康等人进行的全国粮食产量预测研究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基础性工作”。信中指出:十余年来,他们运用先进的系统工程方法,对全国粮食生产进行分析、计算,每年在4月份提出当年全国粮食产量的预测报告,在平均预测误差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提供了较准确的预报,对国家安排粮食进出口、储存、农业生产计划与调度、有关工业发展计划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计划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作用,为国家高层次的农业问题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受到中央领导的好评。

  对年轻科技人员实行新的管理制度

  为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为年轻人才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3月22日颁发了《中国科学院关于在年轻科技人员中实行新的管理制度的若干规定》。涉及录用、任用与激励、专业职务的晋升、进修与培训四个方面。

  关于录用:从1991年起,对新进科技人员必须严格按条件要求进行考核,择优录用:从事科研工作科技人员,应具有硕士及其以上学位。

  关于任用与激励:对新进科技人员,实行聘用(任)制度,并按各单位的要求签定聘约,在聘期内分段考核,考核不合格者应调整其工作岗位或流动到其他单位;研究室和课题组一般都应配备一名40岁以下的负责人;研究所的学位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专业职务评审委员会等机构中年轻科技人员要达到一定比例;在出访团组中应有计划地安排年轻骨干参加;设立院青年科学基金,择优支持青年科技人员立项开题;院重大项目和重点课题经费、所长择优基金应有适当比例用于支持年轻人员的课题研究;各所从每次竣工宿舍中划出不低于10%的面积用于解决年轻科技人员住房;对新参加工作的优秀博士和硕士,在确定工资时可高定一至二级;院每年审定20多名做出优异成绩的优秀博士生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

  专业职务晋升:晋升助研、副研应具有硕士及其以上学位,晋升研究员应具有博士学位。获硕士学位任实习员四年仍不能晋升为助研者一般不再晋升,任助理研究员十年仍不能晋升为副研者的一般不再晋升,任副研究员八年仍不能晋升为研究员者一般不再晋升。还规定除继续执行对有突出贡献的年轻科技人员晋升正研(45岁以下)和副研(35岁以下)的“特批”制度外,各单位每年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人数中,45岁以下的科技人员所占比例应不低于20%。

  关于进修与培训:鼓励在职学习,选派年轻人员攻读学位和出国进修、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以及实行留学基金奖学金选派办法等。

  确定首批国家基础性研究重大关键项目及首席专家

  国家科委于1991年8月31日宣布,第一批国家基础性研究重大关键项目(亦称“攀登计划”)正式启动。为加强国家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简称基础性研究)工作的领导,促使基础性研究持续稳定发展,国家科委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选出第一批十个项目列入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同时,确定了项目实施中的首席专家负责制。在8月31日召开的国家基础性研究重大关键项目首席科学家联席会议上,国家科委向12位首席科学家颁发了聘书,其中有8位选自中国科学院的专家,他们是:曾庆存(气候动力学和气候预测理论的研究)、冯康(大规模科学与工程计算的理论和方法)、黄昆(半导体超晶格物理、材料及新器件结构的探索)、叶笃正(我国未来20—50年生存环境变化趋势的预测及对策研究)、叶叔华(现代地壳运动和地球动力学研究及应用)、谷超豪(非线性科学)、洪国藩(共生固氮体系中最佳结瘤固氮控制模型的研究)、杨国桢(高临界温度超导电性的基础研究,杨国桢与甘子钊、周廉共任首席专家)。

  首创高温脱氧核核酸顺序测定技术

  上海生物化学所洪国藩领导的课题组,首创了高温DNA顺序测定技术。在11月27日召开的鉴定会上,专家们认为这一研究成果解决了当前生命科学研究中的一大难题,有很高的理论水平和重要应用价值。

  DNA顺序的测定,是当前生命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DNA顺序测定通用的方法中都离不开酶,而一般酶只能适应近40℃,而且酶和有关试剂稳定仅几个小时,特别是在测定中遇到二级结构时,测定反应就无法顺利进行。洪国藩等人创立的高温DNA测定技术突破了这些难关,它可使酶和有关试剂耐受65℃,并可在24℃室温环境存放两个星期而活力不变;而且高温DNA顺序测定技术还能解决DNA顺序测定中二级结构的众多难点,具有多方面的优越性和用途。这项技术已在国内外得到广泛采用。获1993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建成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在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内建成,于1991年11月28日通过国家验收。它作为国家“七五”重点科研建设项目,于1986年5月动工,占地面积达5.3万多平方米。整个中心由实验馆、中试馆、三废处理系统等组成。

  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以中试研究为主,同时开展应用和开发研究,向国内外开放。中心装备了技术先进、配套齐全的发酵、离心、萃取、浓缩、层析、超滤等设备,能根据生物工程中试产品多样性和工艺要求各异的特点,灵活地组成不同的中试线。经一年多的试运转证明,其规模、装备和设施已达到80年代国际同类研究中心的水平。

  该中心从一开始就注重研究和中试队伍的建设,已拥有145名科研和技术人员。在筹建期间就承担了国家“863”计划、“七五”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院和上海市的重点项目等39项课题,获得了11项研究成果,部分成果已向生产单位转移。其中“幼畜腹泻基因工程疫苗K88—K99中试工艺研究及大田试验”项目,采用高密度发酵技术,用10升发酵罐,每次可制备10000头份疫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