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会议 > 学术活动
中科院科学技术史大讲堂第三十四讲举行
  文章来源: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发布时间:2014-08-26 【字号: 小  中  大   

  822日下午,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史大讲堂第三十四讲在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学术报告厅举行,中美现代科技史家、美国加州州立理工大学普莫娜分校历史系王作跃教授应邀进行了一场题为“中美科技交流——从冷战到奥巴马时代”的演讲。本次讲座由科学史所所长张柏春研究员主持。

  作为在当今世界科技占有“霸主”地位的美国和以追赶者和挑战者姿态出现的中国,当代中美之间的科技交流是一个极为引人注目的话题。王作跃对近现代美国和中国的科技政策以及美籍华人科学家有着深入研究。在本场讲座中,他主要通过1949年后回国以及留在美国的中国科学家群体各自不同的发展轨迹和为中美科技交流所作出的努力,来探讨本场演讲的主题。

  从整个20世纪中国科学家的留学背景来看,来自美国的影响无疑是最大的。自20世纪上半叶开始,美国通过退还庚款等政策,吸引了一批批中国留学生。他们学成归国后,为现代科学在中国的生根做出了奠基性的工作。1949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留美科学家的归国虽然很快受到美国政府的干预和阻挠,但仍然分别于朝鲜战争爆发前以及结束后的一两年间形成了两个返国的高峰。王作跃认为,这一时期返国的留美留欧科学家,和民国时期的建设以及苏联援建的项目一道,构成了1949年后中国技术现代化的基础。如在核武、航天等重要领域,留美归国科学家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冷战时期,中美之间的科技交流强度大为降低,但归国的科学家仍然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来自大洋彼岸的科技信息,并参与了中国的科技政策制定,而后者不乏美式经验的影响。另一方面,1949年后停留或定居在美国的华人科学家,则已逐渐融入美国科学界、成为美国科技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他们也极为关注返国同学、同行的研究及其人生遭遇。因而在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逐步解冻后,他们纷纷来华访问,这也无疑改善了当时国内科学家同行的处境。中美建交后,留学美国的大潮再次兴起,在美的华人科学家又在两国之间的科技交流、接收留学生等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项目即是谢家麟、李政道等人共同努力促成的。同样,留美科学家对台湾科技的发展也影响巨大,一个世界性的华人科学共同体逐渐形成。

  目前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对科技项目资助的增加,也促使海外科学家逐步回归。科技人才的国际流动,也使中美科技交流与合作日见紧密。另一方面,一些全球性的议题,如温室效应、绿色经济等问题也进一步要求国际间特别是大国之间的合作,科学家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大力加强科技教育、特别是基础研究方面的投资,力图重振美国的基础科学发展。但由于党派政治斗争的影响,中美之间一些科技政策层面的交流反受阻碍。但显而易见的是,奥巴马时期中美之间张弛相间的外交关系、密切的经济联系和世界性的问题,都在促进两个大国之间的科技交流与合作,而这也无疑是应对重大全球挑战的必由之路。

  在演讲中,王作跃教授通过展示多幅照片,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半个多世纪来中美科技交流的重大事件和场景,使听众直观地了解这一历史进程的概貌。除了科学史所师生和高校的科技史同行外,本场讲座也吸引了包括中国科学院数学院、管理学院、软件所、工程热物理所、政策所、空间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和北京大学医学部、首都师范大学、钱学森研究中心等科研、高校机构的不少听众。光明网、超星学术视频等媒体也进行了现场采访与拍摄。讲演结束后,王作跃教授面对踊跃提问的听众,还进行了一小时有余的问答,充分反映出在场听众对本次讲题和演讲内容的关注。讲座在持续近三小时后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讲座现场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