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会议 > 学术活动
中国科学院核磁共振新技术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召开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1-11-02 【字号: 小  中  大   

    由中国科学院人事教育局主办,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波谱与原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的中国科学院核磁共振新技术学术研讨会(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Progress in Magnetic Resonance Methodologies)于2001年10月21—24日在武汉举行,来自美国、德国、英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及台湾和香港地区的海外学者27人,国内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及高新技术企业的学者80余人参加此次会议。中科院副院长白春礼和院人事教育局给会议发来贺信,科技部基础司彭以祺处长和条财司张渝英处长、湖北省科技厅周济厅长和岳勇副厅长、中科院基础局黄勇副局长和刘佩华处长等出席了会议,国际核磁共振谱仪两大生产厂之一的美国Varian公司副总裁Ray Shaw专程到会表示祝贺。
    此次会议包括三个中心议题:功能核磁共振成象研究进展、液体核磁共振波谱技术新进展及其在生物大分子结构分析中的应用、固体高分辨核磁共振技术及应用。会议期间,近30位学者报告了本学科国际最新进展及他们的研究结果,例如:新加坡国立大学杨代文教授关于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核磁共振研究、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胡小平教授关于强场下的脑功能核磁共振成象研究、美国德克萨斯大学高家红教授关于脑功能核磁共振成象探测新技术的研究、英国帝国理工唐惠儒教授关于生物高分子结构的固体核磁共振研究、我室刘买利研究员和邓风研究员分别介绍了武汉物数所在动物核磁共振成象方面和催化剂固体核磁共振研究的最新进展等。这些报告充分展示了世界各地的华人科学家在国际磁共振前沿研究中所作出的引人注目的贡献,受到与会代表的热烈反响和一致好评。
    会议期间,中欧医学磁共振协会主席德国Freiburg大学的Henning Juergen教授就人体磁共振成象的最新进展、日本东京技术研究所的Ando Isao教授就高分子扩散的核磁共振研究以及英国Metabometrix公司的Shockcor John博士就新药设计及药物代谢的核磁共振研究以及Varian/牛津大学应用实验室Eriks Kupce博士就高磁场下生物大分子核磁共振研究作了精彩的报告。他们的报告引人入胜,为这次会议增添了色彩。
    通过本次会议,使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国际上核磁共振波谱学科最新前沿的研究热点、发展趋势和最新技术,以及国内该领域的研究进展情况。从中可以看出,近年来核磁共振波谱学在继续其传统学科发展的同时,其应用领域一再拓展,已发展成为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医学不可缺少的强有力的研究手段,并愈来愈引起各国科学界的重视。近年来随着场强的提高和成象分辨率的提高,核磁共振技术开始在结构生物学和脑智科学的研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国的核磁共振研究近几年来发展迅速,以武汉物数所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代表的国内研究小组在核磁共振理论、液体及固体高分辨核磁共振技术、核磁共振成象方法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国际瞩目的成绩,并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青年学术带头人,他们大都活跃在本领域国际前沿。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也体现出我国核磁共振研究青年人才济济,积极的政策导向与必要的经费支持,将为这批青年学者提供施展自身才华的舞台,为我国该学科走在国际前沿作出自己的贡献。
    整个会议期间,自始至终洋溢着浓厚的学术气氛,由于会议报告质量高,讨论热烈,几乎每段报告时间都被迫超时,代表们到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参观只能安排在晚上进行。在参观实验室后,许多代表表示希望能与该所开展合作研究。代表们对此次会议的组织承办和报告质量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例如厦门大学陈忠教授认为:“这次会议组织得很好,是我国近年来最高水平的有关核磁共振的会议,效果也很好”;英国帝国科技医学院唐惠儒教授认为:“(本次研讨会)和国际有关会议相比,都属于学术水平高,效果优异的,组织工作也十分出色”;清华大学李家明院士指出:“介绍的MRI、fMRI、MRS在生命科学的方法以及其它方面的新进展非常有意义,希望(籍此)进一步推动我国磁共振临床诊断的水平,同时也希望能推动我国在这方面‘新方法’的发展”;美国康奈尔大学王乙教授这样评价说:“大会组织得很好,报告内容都是前沿的、及时的,在我印象中这是国内(本领域)首次重要的会议,希望将此会议办成两年一次的定期会议”。会议闭幕时,与会代表对主办此次会议的中国科学院人事教育局及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表示感谢,对此次会议的承办工作表示非常满意,一致认为此次会议水平高、学术气氛浓,是一次高水平的学术研讨会,并希望有关方面将此项会议办成系列会议定期举行。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