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会议 > 学术活动
中国蕨类国际研讨会会召开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1-07-06 【字号: 小  中  大   

    中国蕨类国际研讨会会议概况和总结报告
    会议名称:中国蕨类国际研讨会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Chinese Pteridophytes.
    会议时间:2001年5月26日-29日。
    会议地点:北京香山中国科学院植物所。
    会议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植物所。
    与会人数:56人。
    会议语言:以英语为主。
    会议赞助单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美国密苏里植物园。
    会议审批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科外审字(2000) 1841号。
    参加会议主要国家:美国、日本、俄罗斯、新西兰、印度、比利时、荷兰。
    会议交流论文篇数(口头报告及墙展):口头报告:15篇;墙报:15篇。
    我国学者参加会议的情况:全国各地有26人参加会议,其中6人做了口头报告,15人进行了墙报交流。
    我国学者提交大会论文情况及学术水平的评估(包括会议反响):我国学者,王中仁研究员、张宪春研究员、陆树刚教授、廖文波副教授、何海副教授、和兆荣讲师等做了口头报告。这些报告受到普遍好评,并引起会场上激烈的讨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论文目录:我国学者提供的大会报告和墙报多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成果,主要有《中国植物志》项目、“中国蕨类植物孢子形态”课题、“卷柏科植物系统发育和中国卷柏科植物分类研究”等基金资助。以下12篇论文系在国家资金项目资助下完成的。
    1.A taxonomical study of the fern genus Arachniodes Blume  (Dryopteridaceae) in China.<Hai He>
    2.Taxonomy of the genus Angiopteris Hoffm. in Yunnan.< Zhao-Rong He>
    3.Studies on the spore morphology of five species of Selaginellaceae from Nepal and Pakistan. <Jia-Xi Liu, Xiao-Hong Sun, Jing-Mei Zhang, Kuo Dong, Ying Zhang, and Xian-Chun Zhang>
    4.Studies on the leaf epidermal morphology of Selaginella. <Bao-Dong Liu, Da-Wei Zhang, and Xiao-Nan Wang>
    5.A taxonomic study on the genus Dryopteris Subgenus Erythrovariae (H. Ito) Fraser-Jenkins from China. <Shu-Gang Lu>
    6.Studies on the spore morphology of Microsoroideae (Polypodiaceae) from China and neighboring regions. <Lei Shi and Xian-Chun Zhang>
    7.Studies on the Morphology and Anatomy of the Chinese Selaginellaceae). <Zhi-Ying Sun, Feng-Qin Zhou, and Shao-Mei Cui>
    8.Studies on the Spore Morphology of Polypodiales (Filicales) from  China). <Quan-Xi Wang, Jing Yu, Xian-Chun Zhang,Da-Wei Zhang, Wen-Mei Bao, and Pei-Shan Wang>
    9.A biosystematic study of the Asplenium sarelii complex. <Zhong-Ren Wang>
    10.SEM studies on vessels of Selaginella. <Ping Yang and Xian-Chun Zhang>
    11.Spore morphology of Leptolepidium and its taxonomic significance. <Gang-Min Zhang and Xian-Chun Zhang>
    12.A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fern genus Platygyria (Polypodiaceae).< Xian-Chun Zhang and Jing Xu>
    对当前该学科的世界学术发展形势的基本估计:世界蕨类植物分类系统,蕨类植物各大类群的系统发育,以及物种形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将是该学科主要研究方向。
    从本次会议看国外今后重点发展的研究领域、前沿课题:蕨类植物各大类群的系统发育,物种形成和进化,特别是分子系统学在揭示整个高等植物各大类群间系统发育关系上的作用极大。国外目前的研究方向除了一些人员从事植物志的编写外,主要是蕨类各大类群的系统发育和分类问题,前沿课题是物种形成和进化和蕨类系统发育。
    学科主要研究领域的重大进展和主攻方向: 美国加洲大学Alan Smith博士同合作者在Nature 409: 618-622, 2001上发表了“木贼和真蕨是一个单系类群并是种子植物的最近的现代亲缘”的论文。Alan Smith博士在大会上就此作了深入分析。该研究是维管植物系统学研究上最新进展。未来主攻方向可能是石松类、卷柏类、水龙骨类和其它主要类群的系统发育问题。在水龙骨科植物的研究上,我们有一定的优势,主要是秦仁昌为本类群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加之,中国有不少重要类群。近年,北京植物所蕨类组正在开展水龙骨和卷柏类的系统学研究。
    新出现的学科领域与生长点:本次会议上尚无新领域的出现,生长点可以说是植物形态发生与系统发育,及分子系统学。
    重点研究方法和新技术现状及动向:主要是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这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是主要研究方法。
    一些主要国家本领域的研究情况及评价:欧洲学者对具体类群的专著性研究代表了较高水平,而美国学者突出表现在分子系统学上的进展。
    我国本领域状况,与国际水平的主要差距以及研究中的薄弱环节:我国学者的突出成绩在于植物志书的编写上,对于系统发育的研究不够深入,薄弱环节在分子系统学研究上。
    对我国学科发展战略的建议(包括急待加强扶植的研究领域,我国学者在本学科领域的地位,如何跟踪和赶上本领域世界前沿):中国蕨类植物十分丰富,有许多系统发育上的关键类群和特有类群,一些大属集中分布在我国和临近地区,是研究蕨类植物的理想之地。我国学者秦仁昌院士生前的一系列研究成果至今仍受到世界学者的重视和肯定,可以说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蕨类植物研究中心。目前,该学科在国内需要加大扶持力度,培养学科接班人是当务之急。分子系统学方面需要开展工作以赶上世界水平。
    这次会议存在的问题:青年学者需要提高英语水平以便更好地进行学术交流。
    会议期间的友好学术往来:会议学术主席美国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标本馆的 Alan Smith博士邀请会议秘书长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张宪春博士共同发表采自越南北部岩溶地区的蕨类植物一新属。新属拉丁文拟定为“Chunasia”即“China-USA”的字母合成,表示中-美合作蕨类研究的友谊。印度学者Chandra博士会后在植物所标本馆工作一周,指导有关研究生动手进行蕨类植物根状茎维管束的形态学研究。荷兰国家植物标本馆Hans P. Nooteboom博士,马来西亚植物志的编辑,会后在植物所进行了2天电子植物志方面的学术交流。美国蕨类植物学会特意向大会赠送了25册American Fern Journal 85(4), 1999,该期是关于蕨类分子系统学研究成果的专刊。会议也向每位代表赠送了张宪春、邢公侠1999年编辑的《纪念秦仁昌论文集》和邢公侠、K.U.Kramer 1989年编辑的《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ystematic Pteridology,1988》。
    对国家际交流的建议,诸如有哪些学科领域可以和有关国家的哪些单位进行合作交流;如何扩大国际间学术交流的渠道:同美国密苏里植物园的长期合作将是《中国植物志》英文版的修订工作,欧洲一些机构和学者将是主要合作者,如英国邱园、自然博物馆、爱丁堡植物园、荷兰国家植物标本馆、比利时根特大学等。我们需要加强同法国、日本和印度学者的交流与合作,改变过去充当日本及其他学者的野外向导的角色的形象。我们需要进行具体研究项目上的合作,可以通过合作培养研究生,短期学者访问进行合作研究等途径,达到预期目的。
    本会议对基金课题的完成起了哪些促进作用:这次会议将极大地推动有关基金项目的完成,植物所的研究生已开始对大量卷柏科植物进行DNA测序的工作。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中外人士对会议的评价和印象(具体例子):美国密苏里植物园主任、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Peter Raven博士,高度评价了这次会议。美国David Conant博士在会以闭幕式上激励中国青年学者“有幸出生在一个蕨类植物异常丰富的国家”,要努力开展蕨类研究。会后组织了江西庐山和云南野外考察,中外代表参加了庐山植物园“蕨园”的揭幕仪式,并到中国蕨类植物研究的创始人、庐山植物园首任园长秦仁昌院士幕前敬献了花环。这次国际学术讨论会上,中外学者肯定了秦仁昌先生对世界蕨类植物系统和分类的突出贡献,加强了中外学者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为进一步开展学术研究,特别是英文版植物志蕨类部分的修订奠定了基础。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