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一线动态

《中国迁地栽培植物志·秋海棠科》出版

2020-09-28 昆明植物研究所
【字体:

语音播报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主编的《中国迁地栽培植物志·秋海棠科》由中国林业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主持的科学技术部基础性工作专项“植物园迁地栽培志编撰”项目的又一科研成果。

  该书记述了173种秋海棠属植物的自然分布、鉴别特征、迁地栽培形态特征、受威胁状况评价、引种信息、物候、迁地栽培要点、主要用途等种质资源及迁地保育基础数据信息,并附迁地栽培生长发育各阶段形态特征照片;以总论概述秋海棠属植物分类分布及资源现状、引种栽培历史、繁殖和栽培技术要点,以及杂交育种和新品种培育等。该书旨在为秋海棠属植物收集保育和鉴赏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可供植物引种驯化专业研究人员、相关院校师生、从业人员及植物爱好者参考。  

  秋海棠科植物仅包含两个属,除分布于美国夏威夷群岛的单种属Hillebrandia Oliv.外,其余种类均属于秋海棠属Begonia Linn.。秋海棠属是全世界显花植物中的第六大属,全世界1900余种,主要分布于中南美洲、亚洲和非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少数种类在温带地区也有分布。中国是秋海棠属植物自然分布较丰富的国家之一,已报道种类224种,尚不断有新种发表。我国秋海棠属植物主要分布于西南部,尤以云南东南部和广西西部种类最为丰富。

  昆明植物所昆明植物园自1950年开始引种栽培秋海棠,初期收集和保存的种类和数量较少。经过几代人近30年的努力积累,建成秋海棠种质资源收集保育温室2000m2,引种栽培秋海棠410种及品种。其中,以云南野生种为主的国内野生种168种,国外野生种和园艺品种242个。  

 
打印 责任编辑:江澄
  • 工程热物理所与江苏海洋大学签署合作协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